嘿,你知道吗?其实我最近在逛车展时,第一次注意到极氪001这个牌子,真的是感觉它的气场不同。随手看了一下车头,那焕新标识一亮,心里就忍不住想到,这次它到底焕了什么?哪怕没细看,我都能感受到那股陌生又熟悉的味道。
昨天下班路上,一个卖车的朋友跟我吐槽:你说极氪这次突然提前预售,是不是觉得压力大?老款都卖完了,得赶紧给点新鲜感。我那会儿心里暗想,估计预售几天内就能卖个不错,毕竟,现在哪还不抢点快的?而且我体感,极氪001的价格大概在25-30万吧(这段先按下不表),在市场上,除了性能灌注,还得看那颜值和技术力。
你知道吗?我还特意对比了下同价位的小米SU7和新一代的小鹏P7。除了续航和加速,小细节差别挺大的。极氪001配的900V三电平台,峰值可以到680kW(估算吧,毕竟我没拆车),零百加速2.83秒。这一秒,跟小米SU7 Max的2.78秒,几乎旗鼓相当。实际上,跟竞品比,还算挺硬核。开车的朋友都知道,拉到极限除了硬实力,还有个手感。
说到这里,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相册,发现它的轮毂又多了几款新样式,心里顿时多了一点想象空间。换个轮毂还真能改变整个车的调性。对比起之前的老款,焕新版在外观上细节调整不少,比如正面微调的家族式灯组,隐藏一点差异化设计,整体更年轻。这让我想起,店里销售的小哥曾经说:你看这车,改了外观,心情都不一样。我好奇:不同的细节,会不会就决定了消费者的偏爱?
我总是在想,换句话说,如果这次全系标配900V平台,充电效率真的提升不少,但实际充电时间能做到7分钟充80%,是否有点夸张?(这段先按下不表)其实我觉得,就是成本的控制,像这种高压高比例的充电技术,其实挺烧钱的。比亚迪的兆瓦级充电体系支持10C,充得快,但成本也是天价。我心里暗示:极氪这一套,是否能在保证续航的也把价格控在合理范围?
你有没有想过?我猜测,随着平台和技术的升级,可能整车的生产成本会有所提升,但品牌如果能在售价上不让利太多,利润空间还是不错的。毕竟,能用900V高压平台的车,是不是就是说,它会占用更多的模组和高端零部件?但又觉得,极氪的量产逐渐上升,如果能把这些技术普及到其他车型,可能成本会有所下降吧?(不确定,这只是猜测)
接下来,我想说说操控。焕新版的极氪001,悬挂也换了,升级了闭式双腔空悬,最大调节达85毫米。这种设计,就跟我们平时骑自行车调节座椅差不多吧,调得更舒服,平路和山路互补。之前我试驾那辆老款,悬挂偏硬,过坑时那咯噔咯噔的声音,听得我挺烦。新版本能不能磨平点,做到可赛可野的平衡点?我觉得,还是得看调校师傅的功夫。
我还会偶尔琢磨,有没有必要配个智能魔毯在家门口?就像家里铺个软垫一样,车还真得在细节上用心,否则,开起来再快,心里总难彻底放松。其余的自动辅助,比如那个750TOPS的Thor-U芯片,支持车位到车位领航,听起来挺牛,但实际用时,大概就是靠感应操作,有时候总会想:天啊,万一误判了怎么办? 技术越先进,责任也越大。
聊到这里,我差点跑题。对比之下,极氪这个焕新,着重在内部升级,目的嘛,也就为了稳住这块市场。2025年前后,市场上纯电车型百花齐放——小米SU7、P7、岚图、奥迪E5……这阵势,真的是开放式作战。我身边的朋友都说:这车都像开超市一整排。感觉市场已经不再是我买这个品牌,而变成我喜欢这个功能。
我心里想着:这次预售,若真能不涨价,会不会让一部分老用户觉得算了,我还真得考虑考虑别的?毕竟,车子用了几年,真难免会有背刺的感觉,尤其是突然升级技术、变化不小。
哎,极氪001的焕新,是不是在告诉我们:即使你一身老兵气质,也得不断更新换代,才能不被市场抛下?换个角度,你有没有思考过:未来的汽车,究竟会变成什么样?会不会有一天,车子里面都变成了虚拟投影墙?
还是那句话,车外那些精致的细节,才是我最喜欢的。就像我在这次预售现场,盯着那新logo看了几秒,然后心里暗自想:真正焕新的,可能并不仅仅是车的硬件,更多是那份不断追求的心。而你,期待着你的下一辆车?还是还在犹豫?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