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坐在展厅里碰触那辆新上市的尚界H5,感觉它的重量比我想象中轻一些,但又特别扎实。看外表那大气的前脸线条,心里也琢磨:没有什么特别奇异的设计,但大气稳妥,看得出它走的还是传统又实际的路线,就是那种买菜和出去浪兼得的风格。
我印象里,华为的鸿蒙座舱看起来挺抢眼的,尤其是10.25寸的仪表盘和15.6寸中控的组合,超宽屏,反应灵敏,我脑中第一反应是:用手机操作换成车载屏幕,实际上也没那么复杂,但我心里有个疑问:这种大屏是不是会影响驾驶时的视线?毕竟我试过两年前朋友的车,大屏也挺好,就是一时还适应不来。
对了,刚才我问销售:你们这车用的激光雷达是国产的吗?他猛点头:是华为自家的,性能一流。我心里怀疑:国产雷达到底跟进口比,有没有差别?大厂的技术,应该差不了多少吧?估算,华为那颗雷达的成本大概占到整车传感器成本的15%-20%(这段先按下不表),但听说它的性能在国内算得上顶级了。
说到配置,我得说,朋友买车都看重空间和价格。尚界H5的尺寸:长4.78米,宽1.91米,轴距2.84米,空间确实厉害。对比同级的奥迪Q5L、奔驰GLC,感觉H5的后排腿部空间更宽,超出他们的水平。你们注意没?买车最看重空间,特别是带娃或者喜欢长途的,除了价格外,空间排第一。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看到那车的后备箱:601升,旁边还带个80升暗格,装折叠箱和登机箱完全没问题。车内布局合理,座椅调节和后排舒适度,都是考虑过的。而且中间座还能调角度,后备箱还能自动弹开,真心巧思。那个电吸电弹,听起来不大,但实际用起来方便不少。记得去年我试过别人的车,要开后备箱还得先拉拉拉,来回几下。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这车的电池容量为64.6度和80度两档,续航在535公里到655公里,估算下来每公里电费0.5元左右,年开1万公里,电费大约两千多点。油耗方面,增程版百公里油耗4.44升,算下来每年油费也差不多一万(不确定,应算个大概值)。挺值的,尤其是在快充50W的无线充电面板上,就算跑长途,也不用担心充电的问题。
价格方面,Pro版只要15.98万,不支持激光雷达,但加上自动驾驶辅助,日常开在城区也够用。Max版带激光雷达,要多出2万,想开全场景辅助的话,得提前考虑花个1.2万(30天内)还是3.2万(过后)。这让我反思:是否真需要全场景智驾?我怎么感觉很多买车的人都喜欢一堆万一的配置,是不是有点患得患失?这一点我也不够确定。
你会问:那么这车安全性怎么样?毕竟,安全是命门。毕竟,有个朋友说:这新车配了全向防碰撞,能在360度无死角检测,真要出门也敢放胆走。但我会问:高科技是不是也会出故障?谁能保证它永远靠谱?边上修车厂的师傅们说,这样的智能系统,硬件用料都挺扎实的,但用久了难免会出点小毛病。小毛病,不过就是软件偶尔卡壳。
我还真没细想过,为什么华为这么拼命在车这里布局?可能是他们发现,手机没办法永远占领屏幕市场,汽车才是真战场?还是想用车联网锚定更多场景——给个猜测,不一定对。
顺便问一句:这车的价格和配置,到底能吸引到的用户到底是个什么画风?喜欢不喜欢?还是,他们在意的,除了价格外,还是得靠品牌自信心?坐在车内,我觉得其实比起那些豪车的豪华材质,这车的实用更打动我。你们觉得,买车的人,最后更看重能不能用得顺心和空间够不够大?
我觉得,很多人其实心里想:能不能便宜点?配置能不能多点?好像每次到4S店,最怕的就是那一堆复杂的配置追踪游戏。对了,那个激光雷达的饼,价格究竟算高还是低?据我感觉,它其实也就多一层保障,真用的场景少,可能油钱省不了几块。
(这段先按下不表)你说,要是这车在未来还能升级ADAS系统,像手机一样不断推送更新,那真的挺期待。可问题是,硬件还是软件?我相信硬件用料能手工打磨,但软件是否永远跟得上需求?这就像你手机的操作系统,升级了能用得更顺畅,但也很可能升级后出漏洞。
我用一句话收个尾:你觉得,真正决定买不买,还是空间和钱?还是那点默默无闻的小细节,比如弹窗自动开合的便利感?这些贴得很实的一点,真的是决定性因素吗?还是我在太较真?这车的外观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和三五年前的旧模样没啥差别,但它的实力摆在那儿。
这让人想:到底买车,是追求新鲜感,还是讲究实用?
思考到这,我得再喝口水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