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德国工厂要卖给中企?巨头沦落是真,但也不会轻易便宜他人!

全球汽车工业的心脏地带,此刻正经历着一场不同寻常的震动。

你能想象吗?

德国,这个孕育了无数经典汽车品牌,代表着顶尖制造工艺的国度,它的标杆企业之一——大众汽车,竟然在认真考虑把自己宝贵的两座工厂卖给来自中国的车企。

这个消息,就像是往平静的湖面丢进了一颗重磅炸弹,瞬间掀起了层层波澜。

故事的起点要从今年初说起。

大众德国工厂要卖给中企?巨头沦落是真,但也不会轻易便宜他人!-有驾

据外媒披露,三家迅速崛起的中国汽车制造商——比亚迪、零跑和奇瑞——对大众位于德国境内的两座工厂产生了浓厚的收购兴趣。

要知道,大众在德国人心中的地位,绝不仅仅是个汽车厂那么简单,它代表着工业荣光和技术沉淀。

如今,它计划关闭的德累斯顿工厂(主要生产ID.3电动车,员工约340名,定于2025年关闭)和奥斯纳布吕克工厂(主要生产T-Roc敞篷车,员工约2300名,计划2027年停产),竟然有可能迎来来自东方的新主人,这其中的象征意义实在耐人寻味。

为啥大众会走到卖厂这一步呢?

大众德国工厂要卖给中企?巨头沦落是真,但也不会轻易便宜他人!-有驾

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挖。

看看大众眼下的处境,确实让人捏把汗。

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大众在全球,尤其是在它最重要的单一市场——中国,销量都出现了让人忧心的下滑。

全球总销量跌破千万大关,在国内市场更是遭遇了两位数的跌幅。

利润下降更是触目惊心,高达数十亿欧元的资金缺口,像一块沉重的巨石压在大众管理层心头。

大众德国工厂要卖给中企?巨头沦落是真,但也不会轻易便宜他人!-有驾

这种全方位的压力,迫使大众必须做出艰难而彻底的变革。

去年底那场持续了三天三夜的马拉松谈判,最终达成了一个让全德国乃至全球汽车业都为之侧目的决议:大规模裁员数万人,同步削减巨大的产能规模。

大众的困境,绝不是一夜之间形成的。

很多长期关注汽车行业的分析人士认为,这艘巨轮被三重风暴所困:首先就是电动化这步棋走得慢了,而且成本高企。

大众德国工厂要卖给中企?巨头沦落是真,但也不会轻易便宜他人!-有驾

大众力推的电动车产品线,生产成本据说平均比同级别的燃油车高出五成!

但价格又不敢定得太高去完全覆盖成本,这种“越卖越亏”的局面实在难以为继。

雪上加霜的是,软件问题如同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时不时爆发的系统故障和召回,严重损耗了消费者的信任和对大众电动车技术实力的信心。

其次,体量庞大带来的“大企业病”突出。

超过十万的德国本土员工,复杂的决策链条和部门壁垒,使得大众在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时,常常显得迟钝和笨重。

大众德国工厂要卖给中企?巨头沦落是真,但也不会轻易便宜他人!-有驾

一个决定往往需要穿越无数层级才能拍板,商机就在这个过程中溜走了。

最后是外部环境的持续恶化。

飙升的能源价格、高企的通胀,对生产成本和消费者购买力形成了双重挤压。

有调研显示,尤其是在年轻一代消费者心目中,大众的品牌吸引力正在被更具价格优势或技术亮点的竞争对手所分食。

大众德国工厂要卖给中企?巨头沦落是真,但也不会轻易便宜他人!-有驾

所以,当传出大众要卖厂给中国车企的消息时,外界的好奇心自然被极大地激发了。

不过,在德国这片土地上,涉及到核心制造业资产的转让,绝不可能只是买卖双方谈妥价格那么简单。

第一个巨大的“拦路虎”就来自强大的工会力量。

在德国企业里,工会拥有举足轻重的话语权。

关于奥斯纳布吕克工厂的未来,其工会代表所提出的那个意味深长的条件,可以说点中了这笔潜在交易的核心难点:工人们不反对未来为中国老板干活,但前提是生产线上跑下来的车,必须“继续挂大众的标,遵守大众定的规矩”。

大众德国工厂要卖给中企?巨头沦落是真,但也不会轻易便宜他人!-有驾

这翻译过来,就是德方更倾向于一种技术输出、品牌合作的模式,而非彻底的“易主”。

德国金属工业协会的言辞则更为直白和强硬,直言“大众的标志必须继续矗立”,工厂运营必须以大众的标准为准绳。

这些强硬的立场,无疑给单纯的资产收购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

另一个难以预测的变量就是政治气候。

时值德国国内政策调整的关键期,新一届政府对中国的态度将直接影响这类敏感交易的审批结果。

大众德国工厂要卖给中企?巨头沦落是真,但也不会轻易便宜他人!-有驾

任何潜在的买家都不得不小心掂量这其中的政治风险。

那么问题来了:明知山有虎,这些中国车企为何偏要向虎山行,对这两座“烫手”的德国工厂展现浓厚兴趣呢?

这恐怕与去年欧盟挥舞的那把“关税大刀”息息相关。

为了应对日益强大的中国电动车“入侵”,欧盟去年祭出了最高可达35%以上的惩罚性关税。

大众德国工厂要卖给中企?巨头沦落是真,但也不会轻易便宜他人!-有驾

这一招的确非常狠,直接抬高了国产电动车进入欧洲市场的成本门槛。

在这种情况下,“在欧洲造、欧洲卖”成为了越来越多中国车企的现实选择。

大众这两座位于德国的成熟工厂,无疑是极具吸引力的标的——既可利用现有的制造体系和熟练工人,又能规避贸易壁垒,还能沾点“德国制造”光环的“仙气”,对于志在开拓和扎根欧洲市场的中国品牌来说,确实是个颇具战略意义的切入点。

事实上,布局欧洲,早已被写进了这些中国车企的发展蓝图。

比亚迪在匈牙利建厂,零跑与斯特兰蒂斯合作指向波兰,奇瑞也在西班牙启动了合资计划……“本地化生产”已成为中国车企“走出去”后的下一步“走进去”的关键策略。

大众德国工厂要卖给中企?巨头沦落是真,但也不会轻易便宜他人!-有驾

不过这些新点大多选在了成本更可控的东欧国家。

如果这次能成功接手大众这两座位于德国心脏地带的工厂,其象征意义和实际价值都将空前巨大。

据悉,工厂的估值大概在1亿到3亿欧元之间,对大众而言,出售总比直接关停彻底报废要划算得多。

面对这一系列复杂的局面,大众自身的转型自救之路也在艰难推进。

大众德国工厂要卖给中企?巨头沦落是真,但也不会轻易便宜他人!-有驾

削减成本高达200亿欧元的计划,关停效益不佳的工厂,加速向电动化冲刺……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

德国政界也深知问题的严重性,经济层面强调必须“重塑德国汽车业的竞争力”,并承诺将投入巨额资金支持技术研发和基础设施建设。

在技术上,大众正押注于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前沿领域,并重组内部资源提升软件实力(如CARIAD部门)。

在供应链上,吸取过去过度依赖单一区域(如受芯片危机和地缘政治冲突的影响)的教训,分散风险、多元化布局成为共识,例如宝马在墨西哥建电池厂就是个例子。

成本控制和品牌重塑也在同步进行,奔驰的EQ系列独立运营就是一个高端电动车尝试新形象的例子。

大众德国工厂要卖给中企?巨头沦落是真,但也不会轻易便宜他人!-有驾

回头再看德累斯顿和奥斯纳布吕克的命运,悬而未决。

中国买家能否最终成功闯过工会的严格标准、政治风向的考验以及经济上的可行性关,目前还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这场潜在的收购,不仅仅是一笔跨国商业交易,它更像一面镜子,映照出德国传统汽车工业在时代巨变下的阵痛与艰难抉择,也折射出中国汽车力量在全球化竞争中寻求更高级别突破的勃勃雄心。

全球汽车产业的格局,似乎正在这条名为转型的道路上,经历着一次深刻的洗牌与重构。

大众德国工厂要卖给中企?巨头沦落是真,但也不会轻易便宜他人!-有驾

柯达和诺基亚曾经的神话与陨落,时刻警醒着每一个行业巨头。

对于昔日的王者大众,乃至整个德国汽车工业而言,能否在这场电动化与智能化的角逐中成功蜕变,避免从领跑者变成掉队者,将是对其智慧和决断力的终极考验。

而中国车企能否借力攀上更高峰,也让我们拭目以待。

毕竟,产业的更迭永远遵循一个朴素的真理:昨天的成就无法担保明天的辉煌,唯有拥抱变化,才能赢得未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