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哥几个,今儿这事儿,咱必须得掰扯掰扯。
保时捷,对,就是那个你挂在墙上、存在手机里,做梦都想来一台的保时捷,终于也跟着“发疯”了。
你别误会啊,我不是说它价格跳水了,我是说它那个全新的纯电卡宴,叫Cayenne Electric的那个,内饰官图一甩出来,我直接好家伙,这哪是造车啊,这不明摆着是想把中关村的电脑城给你原封不动地搬进车里嘛。
三块巨型屏幕,就那么直愣愣地杵在你面前,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个网吧老板投资的新产业。
讲真,我第一眼瞅见那几张图的时候,脑子里“嗡”的一下,就跟被人敲了一闷棍似的。
这不是我们认识的那个保时捷了,真不是了。
你闭上眼想想,保时捷的魂儿是啥?
是那个经典的五连环仪表,对不对?
是那种转动钥匙,“轰”的一声,整个世界都安静了,只剩下你和那台机器的原始交流。
那是一种纯粹的、不掺水的、拳拳到肉的机械感。
现在呢?
一块14.25英寸的曲面仪表盘,一块中控屏,再加上副驾前面那块丧心病狂的14.9英寸娱乐屏。
这车厢,整个一“移动IMAX包厢”。
我都能想象未来的场景了:你开着车,媳妇儿在旁边戴着蓝牙耳机刷着《庆余年2》,你耳朵里是志玲姐姐的导航声,眼前仪表盘上是密密麻麻的能耗、G值、胎压……这他娘的是在开车,还是在发射神舟十八号?
别跟我提什么“拥抱未来”,什么“科技感”。
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圣诞老人,一切都得自己上手拼。
开车这事儿,更是容不得半点马虎。
你需要的是跟路面死磕的专注,而不是被屏幕里跳出来的弹窗分心。
保时捷倒是“机灵”,在方向盘上给你留了几个物理按键,美其名曰“控制高频功能”。
听听,多专业的词儿,搞得跟写代码似的。
这感觉,就好比你饿得前胸贴后背,人家给你端上来一碗泡面,然后特真诚地告诉你:为了您的健康,我们特意在面饼里加了一片脱水胡萝卜。
我谢谢您祖宗十八代啊!
最骚的操作,还得是那个副驾驶娱乐屏。
吹得那叫一个天花乱坠,说能让副驾乘客看片、打游戏,还不打扰你主驾安心驾驶。
听着是不是特人性化,特有爱?
可这玩意儿,就像潘多拉的魔盒,恶魔藏在细节里。
它在低配车型上,是选装!
对,你没听错,选!
装!
你要是抠抠搜搜没掏这笔钱,那你副驾驶前面是啥?
是一块光秃秃的、用皮革或者织物包裹的饰板。
兄弟们,这是什么?
这根本就是个“阶级鉴定器”。
你想想那画面,你开个低配的纯电卡宴去接心仪的姑娘,姑娘一上车,满心期待地想看看那块传说中的大屏,结果一摸,一块皮……那场面,尴尬得能用脚趾头抠出三室一厅。
保时捷这手,是在卖屏幕吗?
不,它是在精准收割你的社交恐惧症,卖的是“面子险”。
当然,咱也不能一棍子打死。
保时捷的工程师,那帮德国老哥,还是那群能在泥潭里打滚的狠人。
他们一旦认真起来,能把物理定律按在地上摩擦。
这台纯电卡宴的性能参数,简直就是冲着掀桌子来的。
108千瓦时的大电池,能喂饱一台超过1000马力的电机,续航还能干到600公里。
1000马力啥概念?
就是红绿灯一亮,你一脚下去,边上那台V8的Mustang只能看见你的尾灯,还得是离得特别近才能看见的那种。
再加上那个恐怖的400千瓦快充,15分钟,从10%充到80%,你上个厕所喝杯咖啡的工夫,车就“满血复活”了。
这技术,这性能,没得黑,确实是顶流。
于是,一个拧巴的矛盾体就这么诞生了。
一方面,保时捷像是打了鸡血一样,疯狂地往车里堆屏幕、塞功能,试图告诉你,这就是未来的驾驶,信息才是王道,娱乐必须至上。
但另一方面,它骨子里那种对速度的渴望、对操控的偏执,又一点没丢。
这感觉就像一个穿着阿玛尼西装的顶级特工,他能一边用最新款的平板电脑破解卫星密码,一边漫不经心地单手把你掰弯。
又酷,又让人觉得哪里不对劲。
所以,我们到底需要一台什么样的电动车?
这个问题,可能连马斯克自己都还在琢磨。
是特斯拉那种一块大屏搞定一切的极简风,还是保时捷这种用屏幕把你淹没的“科技豪华”?
我不知道。
但我总有一种感觉,当驾驶本身的乐趣,被一块又一块亮晶晶的屏幕稀释、取代时,车,就离那个能带我们追风的伙伴越来越远了。
它变成了一个会跑的智能手机,一个冷冰冰的数据处理中心。
也许,是我们老了。
也许,未来的孩子们会觉得,一辆没有副驾屏的车,就像一部不能打游戏的手机一样不可理喻。
但至少在今天,当我看着那个熟悉的盾牌标,被三块大屏抢走了所有风头时,心里多少有点不是滋味。
那个属于轰鸣与热血的世界,好像,又被代码侵蚀了一块。
所以问题来了,给你一百多万,你是选这个“移动网吧”,还是去淘一台成色不错的二手911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