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肯价格难涨,销量一般,市场竞争压力大

停车场的风,比夜色更冷。

一个穿着整齐的男人站在林肯冒险家的车旁,手机屏幕上,二手车收购价冷静地亮着:三年车龄,跌破豪华线。

他不骂街,只是点了一根烟,看着远处那些依旧排队洗车的比亚迪仰望U8和崭新的蔚来ES6,有点像一场豪华车界的“金融审判现场”。

林肯价格难涨,销量一般,市场竞争压力大-有驾

这不是电影桥段,而是2024年秋天中国豪华车市场的日常。

假如你三年前咬牙买了台林肯,今天会不会觉得,自己仿佛押错了宝?

林肯的“跌”与“不涨”,其实是一场有迹可循的慢性病。

数据不会撒谎。

2023年10月,林肯中国销量3085台;美国本土,也只卖出8100台,而且还比去年跌了13.4%。

更要命的,是那种“自救而不得”的下滑曲线:经销商网络收缩,保值率下行,价格体系一塌糊涂。

再往里看,三年前还在全国150多家经销商里“雍容华贵”的林肯,如今剩不到百家,三分之一的渠道就这么没了。

如果这是一场侦探剧,证据已经堆满桌面,犯罪动机也写在脸上。

我并不觉得林肯是一次性失足,倒像是被困在了时代的旋涡里。

这不是林肯一个人的困局,奔驰、宝马、奥迪们也没好到哪里去。

奔驰甚至在2025年上半年利润腰斩一半,还公开表态“油电并行”,之前信誓旦旦说要到2030年全面电动化,现在却像早年间的武林高手,招数还没使完,先开始怀疑人生。

EQ系列电动车,靠大降价拉销量,效果却像冷笑话——越便宜越没人买,品牌的“豪华光环”直接掉线。

细究林肯的病灶,本质还是“慢”——慢到让人恼火。

林肯价格难涨,销量一般,市场竞争压力大-有驾

这个品牌在新能源、智能化浪潮面前,不是没反应,而是动作缓慢。

主流对手一个个上马纯电平台,林肯却还在“油改电”的边缘犹豫徘徊。

智能座舱方面,不用跟小鹏蔚来比,甚至比不过二线中国品牌的流畅度和功能丰富度。

林肯曾经的“总统座驾”形象,如今在年轻人眼里,可能只剩下“爸妈朋友的车”那种尴尬。

至于保值率?

三年时间,林肯就能让你亲身体会“豪华”二字的贬值速度有多快。

一位二手车商朋友调侃,说林肯现在的残值表现,跟十年前某些自主品牌有得一拼。

这个世界总是充满讽刺:曾经的总统座驾,如今在市场上却“无人问津”。

更别说,那些为了冲销量,被打到20万以内的冒险家,价格一降再降,越降越没人买。

这不是市场的恶意,这是品牌信用破产的慢性反应。

如果说,林肯还是在坚持些什么,那多半是对过去的自恋。

豪华品牌的老路——历史、情怀、外观、服务,曾经是护身符,如今成了包袱。

中国品牌的进击明显得让人发怵。

林肯价格难涨,销量一般,市场竞争压力大-有驾

比亚迪仰望U8,岚图等新玩家,技术创新玩得风生水起,三电、智能化、用户体验全线拉满,已经和传统豪华品牌拼到了价值定义的核心区。

他们不是靠“便宜”取胜,而是用技术、体验和品牌故事再造豪华的新标准。

林肯的“林肯之道”服务,曾经引以为傲,现在却被“体验经济”玩坏了。

买蔚来、理想的车主,社区互动、上门服务、OTA升级、专属权益,已经成了日常。

林肯的销售顾问还在讲“总统式礼遇”,消费者心里却更关心APP能不能远程启动空调。

服务的标准变了,林肯却还停在过去。

价格体系失衡,渠道收缩,品牌认知度下滑,这一连串反应,像连锁化学反应,哪怕林肯换个logo,也难以逆转。

此处不免自嘲一句,当分析师真不容易。

每天看市场数据、用户调研、行业趋势,写着写着就发现,自己和那些“被时代抛弃的人”也没什么本质区别。

林肯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在汽车圈混久了,大家都明白一个道理——市场比人心更冷,变革比套路更狠。

当然,我并不想把林肯描绘得一无是处。

这个品牌仍然有一批忠实用户,他们爱那种美式豪华的厚重、温吞和经典。

林肯价格难涨,销量一般,市场竞争压力大-有驾

只是,这份“厚重”在智能化和电动化的冲刺赛中,被轻盈的中国新势力甩出了赛道。

技术创新、产品体验、用户服务,这些新豪华的“硬通货”,林肯给不了,或者说,给得太慢、太少。

但林肯的困境,恰好为中国品牌提供了一扇“窥镜”。

你可以看到,曾经的豪华、曾经的高光,抵不过一场彻彻底底的行业重塑。

中国品牌有机会,但也有风险。

今天比亚迪、仰望、岚图们风头正劲,明天谁敢保证不会“林肯化”?

品牌不是靠降价买出来的,技术不是靠PPT讲出来的,用户忠诚也不是靠一两次服务促销维系的。

这一切让我想起某次在车展后和同行喝酒,一个朋友感慨:“汽车市场就像一场无休止的马拉松,不会等任何一个掉队的人。”这话虽然有点冷,但却很准。

林肯的尴尬,是整个豪华车行业的尴尬,也是所有品牌在技术变革迭代中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说到底,林肯究竟是在等一个“春天”,还是只能等到最后一根稻草?

这个问题我不能轻易下结论。

对于所有还想在豪华赛道活下去的品牌来说,或许真正应该思考的是:在电动化、智能化浪潮面前,豪华还能靠什么定义?

躺在功劳簿上,是不是比降价更危险?

所以,夜色下的停车场,那个男人和他的林肯,或许只是一个缩影。

下一个“豪华失落者”会是谁?

你,准备好了么?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