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7月24日消息(记者吕红桥)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环球新财讯》报道,我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约3.8亿辆,平均每4个人就拥有一辆。骑电动自行车出行虽然方便、省钱,但电池起火、超速行驶引发交通事故等安全隐患也不容忽视。距离9月1日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实施还有一个多月时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发布《关于强化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家标准实施加快新产品供应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推进新国标实施。电动自行车购买、使用有哪些变化?老旧车辆怎么处理?
《意见》从严格电动自行车生产管理、认证管理、销售监督、登记管理、老旧车辆更新换代、消费者权益保护、长效机制建设等七方面作出部署,推动电动自行车全产业链各环节按照新标准要求调整和适配,加快形成适应新标准要求的产业生态和监管模式。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表示,新标准实施后,将产生五方面积极效果,包括降低火灾事故隐患和危害,减少交通事故风险,有效防范非法改装,提升车辆整体安全性能,更好满足消费者日常使用需求等。其中,在减少交通事故风险方面,新标准确保车辆无法超速行驶。
何亚琼表示:“通过严格限制电动机最高转速等关键参数,确保车辆无法超速行驶,同时增加低速运行时转矩限值指标,确保车辆能够应对爬坡等特殊工况。提升车辆制动性能要求,车辆最大制动距离降低为原来的一半左右,降低碰撞事故发生风险。”
在更好满足消费者日常使用需求方面,铅蓄电池车型车重限值等作出调整,续航里程相应提升。
何亚琼介绍:“通过将铅蓄电池车型整车重量限值由55公斤调整至63公斤,续航里程可以达到60—70公里,减少充电频次,提升消费者使用体验。不再强制安装脚踏骑行装置,提升产品的实用性,节约生产成本,也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车型选择空间。同时,鼓励安装后视镜、转向灯,提高车辆行驶安全性。”
值得注意的是,新标准生产环节实施时间是9月1日,销售环节实施时间是12月1日。也就是说,12月1日之前的这段时间,将出现新旧标准电动自行车同时销售的情况。但工业和信息化部建议消费者从现在开始就优先购买安全性更高、实用性更好的新标准车辆,减少身边的安全隐患。
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管司一级巡视员李春江建议消费者从两个方面识别选购质量安全有保障的电动自行车。
李春江建议:“一是看CCC认证。出厂销售的电动自行车应当获得认证并在车身上标注CCC标志,表明这辆电动自行车经过指定认证机构的认证,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要求,可以放心购买和使用。二是看产品合格证。消费者在购买时可核对随车附带产品合格证上的产品型号、整车编码等信息参数与实车一致。”
目前,全国在用的电动自行车约3.8亿辆,其中还有很多是老旧锂电池电动自行车,电池使用时间长、使用环境及保养条件差、质量参差不齐,威胁老百姓生命财产安全。这些车辆怎么处理?何亚琼说,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健康评估及报废回收试点工作已经总结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经验。今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专项行动,加快推进相关工作。各省已掌握老旧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底数。
何亚琼说:“下一步需要具体找出超过5年的电动自行车在哪里,谁在使用。今年我们已配合国务院安委会将老旧锂电池健康评估和报废回收作为重点指标之一,纳入对各省的安全生产考核巡查。各省要敢于动真碰硬,加力督促以旧换新,加快报废存在风险的老旧车辆及电池,切实消除安全隐患。”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