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RAV4油耗跌到4.5L,本田CR-V插混能跑80公里,这波合资SUV突然集体换血,4S店销售说上个月来看车的老车主,一半都在犹豫要不要换
上周末陪朋友去东风本田看车,销售小王说了句话挺有意思:“今年来的客户,三分之一是冲着e:PHEV来的,还有一半是开老CR-V来打听置换政策的。”我当时就觉得,这风向确实变了。
回头又跑了几家店,丰田、大众、日产,情况都差不多。展厅里放着的新车,动力铭牌上要么是混动,要么是插混,要么就是轻混。那种纯燃油的2.0T、2.5L发动机,反倒成了少数派。
RAV4这次是真的动了
荣放混动换了第五代THS II,这事儿懂行的都知道意味着什么。电池从镍氢换成锂电,直接轻了17公斤,城里堵车的时候电机工作时间能占到四成以上。我有个朋友开老款荣放双擎,他说新款那个顺滑感确实不一样,发动机启动的次数明显少了。
油耗能到4.5L,这数字放在1.7吨重的SUV上,还是说得过去的。关键是丰田这套东西已经卖出去50多万台了,可靠性基本不用担心。
本田的插混终于配上快充了
CR-V e:PHEV纯电能跑80公里,数字或许不算特别亮眼,但它那个快充功能挺实用。半小时充到八成电,对于没固定车位的人来说,这个便利性就出来了。
我表哥前两天刚订了这车,他跟我说:“就是看中亏电之后油耗还能保持在5.2L左右,不像有些插混车,没电了油耗直接飙到8、9个。”他住的老小区装不了充电桩,但公司楼下商场有快充,这个组合刚好合适。
满电满油能跑900多公里,这个数据对于经常跑长途的人来说,多少能减轻点儿续航焦虑。
大众的双离合不再是个笑话
途观L Pro这次换的DQ500,据说专门针对国内路况重新调过校。我一个开老途观的哥们儿,以前每次堵车都骂娘,那个低速顿挫真的让人抓狂。
新款我在试驾场地开过两圈,走走停停的感觉确实好多了。虽然还是偶尔能感觉到一点儿换挡动作,但至少不会让你开得心烦。EA888 Evo4那台2.0T机器,220匹马力配350牛米扭矩,7秒1的加速在这个级别算中等水平,但高速上的储备还是够用的。
奇骏的增程式挺另类
日产这个e-POWER思路有点儿独特,发动机只管发电,车轮全靠电机转。开起来跟纯电车一样安静、一样平顺,但不用找充电桩。
那台1.5T三缸机确实是个槛儿。虽说不直接驱动车轮,振动传递已经很小了,但“三缸”这俩字对有些人来说就是过不去的坎儿。我个人倒觉得,只要开着没问题,标签这东西看个人心理承受度吧。
城里穿梭的话,这车低速提速挺带劲儿,电机扭矩来得直接。5.4L的综合油耗,对于不用充电的增程式来说,算是合理区间。
韩系车的底盘确实练出来了
胜达这代车麋鹿测试能到78公里时速,这成绩在同级里算靠前的。现代这几年在底盘调校上确实下了功夫,不像以前那么软了,过减速带利落,高速稳定性也还行。
只是品牌号召力弱了点儿,所以配置给得比较狠,双12.3寸屏、HUD、主动降噪,该有的都有。价格相比日系德系低个一两万,算是用实在换市场。
锐界L还是那个暴力美学
福特这台2.0T能压榨出252马力,这动力储备在同级里基本到顶了。48V轻混虽然不能纯电跑,但至少把启停做顺了,起步时候电机帮一把,涡轮迟滞没那么明显。
车内空间是真的大,第二排那俩独立座椅带电动调节和腿托,坐着比汉兰达舒服。7.5L的油耗对于这个车身尺寸和动力水平,还能接受。就是美系车保值率这个老问题,开个五六年卖二手,掉价会比日系狠。
市场变化藏着些门道
这波升级背后,其实是市场份额的博弈。国产新能源这两年势头太猛,合资品牌不拿出点儿真东西,饭碗确实要保不住。
但混动技术的成熟度、长期可靠性、保值率,这些还是合资的传统地盘。尤其丰田本田的混动系统,开个十几二十万公里基本不用操心,这对于家用车来说,分量可能比中控大屏重。
只是价格也跟着水涨船高了。现在这些新车优惠力度远不如以前,落地价很多都跟国产中高配持平甚至更高。所以买车的时候,真得想清楚自己更看重什么——大屏智能化,还是机械可靠性;纯电续航数字,还是长期使用成本。
写在最后
上个月乘联会的数据显示,混动SUV销量同比涨了68个点,日系混动占了一半多。这个趋势说明,技术扎实、体验均衡的车还是有市场的。
买车这事儿没有标准答案,适合自己才最要紧。这些新技术确实都不错,但也别光看参数,有空还是自己去试驾感受一下。毕竟车是要开好几年的,坐在驾驶位上的感觉,骗不了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