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车圈不太平,几家老牌合资车企在中国市场步履维艰,让不少车主心里打鼓。买车容易养车难,万一品牌“退场”,后续维修保养找谁去?这可不是危言耸听!
广汽三菱:名字变了,售后有点悬
去年3月,广汽三菱正式更名,日方股东彻底退出。想当年欧蓝德可是年销十万辆的“神车”,如今风光不再。虽然广汽承诺售后不变,质保政策也延续,但现实是:偏远地区维修点少了,排队保养时间拉长,服务响应速度也慢了。老车主们普遍反映,以前半天搞定的事,现在可能要等好几天,心里真不是滋味。
斯柯达:销量“跳水”,配件等不起
斯柯达的下滑更让人揪心。2018年还卖34万辆,2024年全年销量却只有1.75万辆,简直是“断崖式”下跌。现在并入上汽大众网络销售,但问题来了:不少配件得从国外订,维修周期显著延长。老车主更是头疼,车况尚可的小零件(比如传感器、塑料件)却难觅踪影,要么停产,要么价格翻倍找拆车件,养车成本陡增,修车像“等旅行”。
DS:存在感稀薄,修车成难题
法系豪华品牌DS,如今月销量仅几十台,全国授权店屈指可数。很多消费者甚至没听过这牌子。车主们尴尬:车坏了,官方渠道难寻,只能找非授权维修点。价格没谱,保障不足,花高价修车还可能“踩坑”,二手车价更是跌到谷底,成了真正的“用车孤儿”。
国产车崛起,服务更安心
与合资品牌的困境形成鲜明对比,国产车势头正猛!2023年,中国市场每卖出两辆车,就有一辆是国产品牌。比亚迪、吉利、长安们不仅在新能源技术上突飞猛进,智能化配置也毫不逊色,性价比优势明显。更重要的是,它们的服务网络遍布全国,很多新能源品牌还提供“三电终身质保”,充电设施也越来越完善。连修车师傅都在忙着学修国产车,市场选择一目了然。
买车,得算长远账!
这些案例给咱们提了个醒:买车不能只看眼前的“牌子光环”,更要算长远账。品牌一旦在中国市场收缩甚至退出,售后网点减少、配件供应不畅、技师流失等问题就会接踵而至,终吃亏的还是车主。与其担心自己的爱车变成“孤儿”,不如选择那些根基在国内、服务网络扎实、承诺长久的品牌。国产车的崛起,不仅是技术和销量的胜利,更是服务保障的胜利。买车是大事,省心、安心、有保障,才是硬道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