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理想i6在常州智能制造基地正式开启交付。这款被官方称为“新形态五座SUV”的新车,以24.98万元起的定价、720公里的CLTC纯电续航和5C超充技术迅速引发关注。尤其在续航与补能效率方面,理想汽车打出“充电10分钟,续航500公里”的宣传口号,直击用户对电动车“续航焦虑”的痛点。但消费者更关心的是:这些数字在真实驾驶中是否经得起考验?它到底能省下多少电费?
理想i6的720公里续航,依据的是CLTC(中国轻型汽车行驶工况)标准测试结果。这一工况模拟城市、郊区等多种路况,但测试环境理想化——无空调、匀速驾驶、气温适宜。现实中,高速巡航、频繁启停、空调使用等因素都会显著增加能耗。根据第三方对同级车型的实测数据,高速工况下的续航达成率普遍在65%至70%之间。以特斯拉Model Y为例,其CLTC续航688公里,但在120km/h高速实测中仅跑出约398公里,达成率约58%。小鹏G6在类似测试中达成率约为69%。这意味着,理想i6在高速上实际可行驶里程可能在470至500公里左右。
城市通勤场景则乐观得多。在时速30至60公里的市区道路中,电动车能量回收效率高,电机运行在高效区间。参考特斯拉Model Y、小鹏G6等车型,城市工况下的续航达成率普遍可达85%以上,部分温和驾驶情况下甚至接近100%。理想i6搭载的低风阻设计(官方未公布具体Cd值,但强调“鲨鱼形态”优化)和13.6kWh/100km的网端电耗数据,表明其能耗控制能力处于行业前列。若日常通勤为主,其720公里续航大概率能实现600公里以上的实际行驶距离。
那么,理想i6到底能省多少钱?以年行驶2万公里计算,假设70%为城市路况、30%为高速,综合电耗按15kWh/100km估算,全年耗电约3000度。按家庭用电均价0.6元/度计算,年电费约1800元。相比同级别燃油SUV百公里油耗9升、油价8元/升的年支出约1.3万元,理想i6每年可节省超1.1万元。即便与混动车型相比,其使用成本仍具优势。更重要的是,5C超充技术大幅压缩补能时间。充电10分钟补能500公里,意味着在高速公路服务区间歇休息时即可完成补电,使用便利性显著提升。
理想i6的推出,不仅是产品线的扩展,更折射出中国新能源车企的竞争重心已从“堆配置”转向“拼效率”。续航数字之外,补能速度、低温表现、电耗控制等“隐性指标”正成为决定用户体验的关键。理想i6支持在20%低电量下仍能维持120km/h巡航,并宣称在零下7℃环境中续航达成率超70%,这些细节体现了对真实使用场景的深入考量。此外,其搭载的5C磷酸铁锂电池在安全性与循环寿命上优于三元锂电池,长期使用衰减更慢,进一步降低了全生命周期成本。
未来,随着5C超充网络的持续铺开,理想汽车自建的超3300座5C超充站将为用户提供更可靠的补能保障。而i6的定价策略也显示出理想向更广泛市场渗透的意图——25万元门槛,直接对标特斯拉Model Y、小鹏G6等热门车型。可以预见,接下来的市场竞争将更加聚焦于“真实续航”“充电效率”和“综合使用成本”的透明化比拼。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无疑是个好消息:选择电动车,不再只是为技术买单,更是为实实在在的省钱与省心。理想i6能否在口碑和销量上复制L系列的成功,取决于它在真实世界中的表现。而这场考验,才刚刚开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