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圈风云突变!
各位,最近有没有察觉,身边换乘电动汽车的朋友逐渐增多?
而且,似乎直接选择纯电驱动的比例也在攀升!
回想当初,提起新能源,插电混动、增程式那可是炙手可热的选项,技术流派为此争执不下,什么“四种工况模式”、“能量转化效率”,听得人头昏脑胀。
结果呢?
去年增程式汽车销量井喷,突破百万大关!
理想、问界,销售业绩一路高歌猛进!
这说明什么?
消费者的选择最具说服力,真金白银砸向何处,胜负便已见分晓!
说到底,咱们购车为了什么?
无非是追求驾乘的舒适性,使用的便捷性,谁会闲着没事儿去钻研发动机的内部构造!
追忆往昔,我也曾是技术至上论的拥趸,每日捧着汽车杂志研读,什么发动机压缩比、变速箱齿比,背得比教科书还熟稔。
那时,我对增程式汽车是抱有偏见的,认为它不过是“电动汽车外挂充电宝”,技术含量不高。
插电混动才是正统,发动机能够直接驱动车轮,高速行驶还能节省燃油,听起来就颇具格调。
然而,现实往往与设想背道而驰。
我有一位朋友,前年倾囊购置了一辆插电混动车型,没开多久便向我抱怨:“这车,在市区拥堵路段,发动机冷不丁地启动,声响堪比老牛喘息!纯电续航也名不副实,标称能跑五十公里,实际能跑三十公里就谢天谢地了!”
此事,听来着实令人惋惜。
换个视角审视增程,起步加速那叫一个行云流水!
纯电模式下,加速迅猛,静谧如猫。
日常通勤代步,两百公里续航,足够一周使用。
电量告罄?
寻觅充电站,几分钟即可搞定,便捷至极。
尤其身处北方的车友们,感受更为深刻。
寒冬时节,电池性能衰减,续航里程大幅缩水。
增程式汽车的发动机还能为电池提供热能,这才是真正的实用!
犹记那次,与几位朋友前往草原游玩,队伍中有一辆纯电SUV,一辆插电混动轿车,以及一辆理想ONE。
结果,纯电SUV在途中便因电量耗尽而抛锚,插电混动轿车也因电量不足,发动机持续轰鸣,令人心烦意乱。
唯有理想ONE,一路平稳,将我们安全送达目的地。
自那以后,我对增程式汽车的看法便彻底改观。
当然,增程式汽车也并非毫无瑕疵。
高速巡航时油耗偏高,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难以规避。
毕竟多了一道能量转换环节,效率自然不及插电混动。
但是,各位,请诸位扪心自问,一年之中能有多少次长途旅行?
又有多少人是每日奔波于高速公路之上?
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市区用电零油耗,长途加油无忧虑,这才是真正切合实际的需求!
如今,部分厂商也已洞察到这一趋势,开始研发“兼顾增程模式的插电混动车型”。
市区采用电力驱动,高速切换至油电混合模式,力求兼得两者之长。
这种策略,在我看来颇为明智。
正如《菜根谭》所言:“ path is not to be sought from without, but springs up in the heart.”
归根结底,技术层面的争论再激烈,也比不上用户体验来得实在。
插电混动技术门槛虽高,但用户体验未必尽善尽美;增程式汽车虽被贴上“落后”的标签,却凭借平顺与实用成功逆袭。
这正如武侠小说中的武功,花哨的招式固然引人注目,但真正能够克敌制胜的,往往是最简洁、最有效的杀招。
眼下,汽车厂商之间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
增程式汽车竭力降低油耗,插电混动车型也在不断优化纯电续航。
这对我们消费者而言,无疑是天大的喜讯!
过去,我们在选购汽车时,总是被各种参数、各种理论搞得晕头转向。
现在,我们终于可以抛开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真正从自身需求出发,挑选最适合自己的座驾。
因此,下次您前往汽车销售门店看车时,切莫只听信销售人员的夸夸其谈,也无需盲从专家的推荐。
亲自试驾,用心感受,掂量一下自己的钱包,答案自在心中。
颇为玩味的是,我发现许多过去坚守插电混动阵营的技术人员,也开始暗自研究增程技术了。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市场才是检验产品的唯一标准!
各位,你们对此有何高见?
你们更倾向于插电混动还是增程?
抑或,你们认为纯电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真知灼见,让我们一同探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