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这碗饭,曾经是很多人眼里的“铁饭碗”。
现在呢?一年亏四千万,全国都快撑不住了。
谁也没想到,这个曾经人人羡慕的职业,如今却要被时代淘汰。
到底发生了什么?
就是没人坐了。
以前出门靠公交,现在全变了。
你看以前公交车司机多体面,穿制服,有编制,风吹不着雨淋不着。
可现在呢?一天开十几个小时,工资不高,年纪还大。
平均年龄47岁,年轻人根本不愿意干。
人手不够,一个司机管一辆车,成了常态。
更惨的是,运营成本压得喘不过气。
每公里跑下来,要花5块7毛钱,可票钱才收3块2。
一公里就亏2块5,这谁顶得住?
数据不会骗人。
2014年,公交客运量高达781亿人次。
到2023年,不到一半了。
疫情那几年,更是雪上加霜。
苏州公交集团2024年营收2.28亿,成本却要28.7亿。
补贴再多,最后还是亏了近五千万。
成都也不行,收入11亿,照样亏一亿多。
天津更夸张,收入5.9亿,净亏7亿!
工资都发不出,全靠财政救命。
为什么补贴少了?
因为教育、医疗、养老,哪样都不缺钱。
公交的“公益”标签还在,但钱袋子越来越紧。
于是各地开始砍线路。
北京2024年底砍了24条。
广州2025年直接停了32条。
河南商丘直接宣布没钱了,只能暂时歇业。
最后还是政府出手,才没让公交彻底消失。
不是没人用公交。
是大家有了太多选择。
高铁飞速发展,2021年才9000公里,现在已超4.8万公里。
5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基本都被覆盖。
长途出行,谁还坐大巴?
私家车越来越多,收入上来了,谁还挤公交?
短途自驾方便,远点还能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网约车也杀进来了。
滴滴一叫,门对门接送。
虽然贵点,但舒服没人愿意在车上挤半天。
这些新玩意儿,把公交的路越走越窄。
连带影响了上游。
曾经的“客车之王”宇通,2016年赚了40亿。
到2020年,只剩5亿,利润暴跌八成七。
销量从17万降到6万,几乎腰斩。
网友说得扎心:
“蛋糕就这么大,现在一堆人来分,能吃饱才怪。”
有人分析,公交的亏损,本质是两个问题:
一个是太“福利”,国家得兜底;
另一个是上座率越来越低。
电动自行车、电踏车普及,短途出行更灵活。
新能源车也越来越多,大家都想自己开车。
可问题是,公交真能关吗?
不能。
还有很多人,离不开它。
老人、学生、低收入群体、没车的人……他们去哪儿?
公交不能倒。
但它必须变。
现在的公交,正在悄悄转型。
有的改成了微循环线路,专接地铁站。
有的加入智能调度,减少空驶。
甚至有些城市开始试水“按需响应”的未来或许不再是“固定路线+固定时间”,而是更灵活、更人性化的服务。
这不只是公交的问题,
更是我们整个社会在进步时,如何照顾那些“慢一点”的人。
最后:
公交的困境,不是它不行了,而是时代变了。
我们追求效率,也该记得,便利不该只属于少数人。
哪怕再难,也有一辆车,能载着普通人,稳稳地走完一段路。
这才是城市真正的温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