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汽车2025年止跌,盈利下降,三季度表现平稳

大家有没有发现,最近看各大车企的财报,尤其是长安汽车,那感觉就像拆一个盲盒——你永远不知道他们又搞出了什么新花样。

前一阵控股股东一通更名折腾,表面看好像跟上市公司没啥关系,但怎么说呢,气氛这玩意儿有时候比实质还重要。

咱们不聊那些玄乎的架构变化,就说说实打实的业绩数据。

你说长安汽车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终于同比涨了5.6%,这是不是个好事?

表面上看确实算是“止跌反弹”,但你仔细扒拉一下,发现这增速跟过去比简直是龟速。

长安汽车2025年止跌,盈利下降,三季度表现平稳-有驾

别忘了,2024年可是经历了不小的下滑,2025年这回涨点儿,算是亡羊补牢。

但大家想过没,增速慢下来这事能靠一个季度就逆转吗?

现在的车市,竞争有多卷不用我赘述了,随便看一眼朋友圈,都是各种降价优惠,厂家拼到肝都快爆了,消费者才稍微抬头多看一眼。

我们再来琢磨琢磨销量。

2025年前三季度长安卖了206.6万辆,同比增长8.5%,看着还行对吧?

可比一比营收增速,低于8.5%这水平,背后说明啥?

就是单车售价在下降。

有同学说,这也正常啊,卷价格嘛,为了抢份额只能降价。

没错,汽车行业的内卷现在就是这样,价格战那是最狠的武器。

你不降价,别人降价,你连展厅都没人进。

长安汽车2025年止跌,盈利下降,三季度表现平稳-有驾

可问题是,价格下来了,销量上去了,利润还在吗?

厂商都在和供应商讨价还价,零部件厂商也不好过,总之谁也没赢,只有消费者买车多了点实惠。

说到净利润,这才是最“扎心”的地方。

2024年已经大跌了三分之一,2025年前三季度又跌了快15%。

有人说跌幅小点算不算利好?

这就像考试上次考了30分,这次考了28分,跌幅小了点,家长能高兴起来吗?

毛利率这块,长安还算守住了阵地,甚至比去年还往上蹭了0.1个百分点,你要是拿它去跟比亚迪比,可能还得心里安慰下自己,起码没大幅下滑。

但比亚迪都跌到17.9%还有这么高,长安这边也没啥底气说自己多厉害。

再往深里扒一下,销售净利率和净资产收益率这几个核心指标,不管你怎么“季度”算,长安都没前几年有优势。

为啥?

因为实打实的盈利能力就是被压缩了。

长安汽车2025年止跌,盈利下降,三季度表现平稳-有驾

毕竟每年最后一季度都是汽车行业旺季,前三季度的表现怎么能和全年比?

但你就算和前几年前三季度比,长安也没啥亮点。

主营业务能赚的钱几乎快见底了,盈利空间只剩不到1个百分点,这在近几年可是头一回。

大家想一想,为啥盈利能力被压缩得这么厉害?

表面上看,毛利率还稳着,期间费用却飙了上去,一来一回钱就没剩多少了。

尤其是销售费用暴涨,占营收比增加了1.7个百分点,这可是主要的“吃钱大户”。

为啥销售费用暴涨?

这里面很大一块是新能源销量提升带来的销售服务费增长,再加上新品推出、各种品牌宣传、广告砸钱,都是实打实的开支。

新能源现在确实是风口,但想在风口站住脚,先得把钱烧出去,广撒网多捕鱼,至于能不能回本,得看东风什么时候来。

你可能想问,这些砸出去的钱,能不能换来未来更高的增长?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长安汽车2025年止跌,盈利下降,三季度表现平稳-有驾

销售费用居高不下,效果还不一定立竿见影。

广告打了,销售人员奖了,服务提升了,问题是市场认可你了吗?

国际市场那块,长安汽车2024年上半年和全年境外销售都能占到两成,2025年掉到16.9%,这是不是说明国际化也没那么顺利?

有的同行能一路高歌猛进,长安这步子明显没跟上。

国际市场哪有那么好啃,关税、认证、渠道建、售后都不是三两年能捣鼓明白的。

经营性现金流方面,长安还算稳,至少没到净流出的地步。

投资也不算激进,和比亚迪那种“买买买、盖盖盖”的扩张比,长安这边就像是小心翼翼地数着钱花。

不过行业里竞争这么激烈,你保守有保守的道理,但也会错过窗口期。

固定资产略降,在建工程21.9亿元,算是“够用就好”。

有息负债也不多,偿债能力尚可,起码账上没大雷。

说到风险,大家都知道车企现在面临“60天账期”压力,账上的钱什么时候能变现都是个事儿。

长安汽车2025年止跌,盈利下降,三季度表现平稳-有驾

长安的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降到了600亿以内,看起来离行业要求不远了。

但账上存货却涨到184亿元,比过去几年高。

为啥?

销量高于产量,照理说库存要减少,但存货仍然增长,说明有些车型也许卖不动,放在仓库里积压着。

又或者原材料、零部件积压,都是钱压在货上的表现。

另外,合同负债也下降了,就是说收到的预收货款少了。

长安官方解释是“经销商启票核销预收货款影响”,这话说得专业,实际意思就是“钱没那么早收到手了”,现金流压力比以前大了点。

再说说其他收益这块,政府补助、投资收益每年都有,2025年前三季度这块又下来了。

别小看这点“外快”,对车企来说,有时候能补不少亏空。

可2025年资产处置收益有限,政府补助也减了,投资收益能起到的作用也不大。

长安汽车2025年止跌,盈利下降,三季度表现平稳-有驾

可以说,这部分的下滑也直接拉低了净利润。

仔细看各季度表现,发现2025年头两个季度营收还真就是负增长,第三季度靠着23.4%的暴力增长才拉回来了。

不然全年数据可不好看。

可净利润呢?

二季度暴跌,一三季度虽有小涨,架不住二季度坑太大,整体还是下滑。

毛利率季度之间波动不小,惯例是四季度最高,不过每年行情都变,这回能不能守住还得看市场脸色。

主营业务盈利空间2025年是季季下滑,期间费用连着高企,三季度“保本”都费劲。

有些人会说,至少现金流还稳着,没乱投项目,债务压力不大,这已经算是稳健了。

可你要明白,车企这行,稳健有时候也是危险。

你不快跑,别人就把你拍在沙滩上。

尤其是新能源、智能化这波大潮,非得头铁敢投钱、敢试错、敢砸资源,才能拼出一条出路。

长安汽车2025年止跌,盈利下降,三季度表现平稳-有驾

长安汽车现在像什么?

像老字号饭馆,味道还行,服务也不错,可外头新式网红店天天造势、满减送券,年轻人早就被吸引过去了,老主顾吃着吃着也会腻。

更关键的是,主业的盈利能力已经到了“保本”边缘,你不能指望每年都有政府补贴、资产处置、投资收益来救急。

市场环境只会越来越卷,新能源新势力来势汹汹,造车逻辑和打法都变了。

长安再不变,未来有点悬。

你说咱们普通人买车乐呵了,价格一降再降,配置一加再加,哪怕不买新能源,油车也不得不自降身价,捡个便宜。

可你要站在厂家的角度,真的是“赔本赚吆喝”。

大家都想熬到最后,看谁能笑到年底。

可别忘了,这市场讲的从来不是“熬”,而是谁能率先抓住新趋势。

回头看看长安的财报,一句话总结:表面扭转颓势,实则盈利堪忧。

销量冲上去了,利润却没跟上,主业快成“苦力活”了。

长安汽车2025年止跌,盈利下降,三季度表现平稳-有驾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行业格局乱了,大家都拼渠道、拼促销、拼服务、拼体验,想在存量里抢蛋糕。

可蛋糕就那么大,大家都拿刀砍,最后谁都吃不饱。

长安想靠促销拉业绩,短期有效,长期看无异于饮鸩止渴。

渠道成本一高,利润空间没了,员工累到吐血,公司还得慢慢耗。

所以说,车企要想活得好,光靠价格战不行,得在产品创新、技术突破、品牌建设上下功夫。

新能源、智能座舱、自动驾驶,这些才是真正的护城河。

长安要是想翻身,必须有大动作,不能只做“稳健好学生”,得敢冒风险,敢改革。

不然,将来市场上可能就没什么人再谈论它的名字了。

最后一句话,汽车行业这几年谁敢说自己稳赢?

今天比亚迪、长城、吉利、长安轮番厮杀,明天又蹦出来一堆新势力。

活下去是第一位,活得好才是本事。

长安这季度虽然拉回了营收,但盈利能力掉到谷底,已经敲响了警钟。

未来能不能翻身,就看有没有破釜沉舟的勇气。

你说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