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30万,丰田终于想起来自己还会造MPV了。
这事儿本身,就挺魔幻的。
我愿称之为一场大型、复古且充满“表演性”的行为艺术,主题是《你看我努力过了》。
讲真,当下的中国汽车市场,已经不是什么蓝海红海,也不是什么存量竞争,这是一个标准的黑暗森林,是一个你死我活的修罗场。所有人都杀红了眼,信奉的唯一法则是掀桌子,是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规则?没有规则。体面?体面值几个钱?
前脚理想MEGA重新定义了一下MPV的造型,虽然市场反应比较抽象,但好歹人家是奔着造“任意门”去的。后脚各路神仙疯狂堆料,冰箱彩电大沙发只是开胃菜,800V、激光雷达、AI大模型都快成标配了,就差给你配个驾驶员了。
大家都在卷,往死里卷。
这时候,丰田老师,这位曾经的车圈教父,迈着从容的、优雅的、甚至有点迟缓的步伐,端上来一盘菜,说:
“你看,我这个2.5升的混合动力,省油。”
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说好的技术爆炸呢?怎么你还在研究烧油的艺术?
这就好比,大家都在用高达对轰了,你开出来一台保养得锃光瓦亮、闪闪发光的虎式坦克,然后自豪地拍着炮管说,你看我这个装甲,厚实。
大哥,时代变了。
我们来看看丰田这台“虎式坦克”的具体参数。
什么最新的家族式大嘴设计,什么3000mm的轴距,什么2+2+3的七座布局。是是是,这些都很好,很标准,很丰田。就像一份优等生的答卷,每个知识点都覆盖到了,但没有一道附加题是自己想做的。
核心是那套2.5L混动系统,最大功率146千瓦,纯电续航65公里。
这套东西,你必须承认,它很牛逼。在那个燃油车统治的年代,丰田的混动就是“雷电法王”,是“道诡异仙”,一手油电切换玩得出神入化,把油耗打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境界。
但能过,就是能过。放在今天,这就有点尴尬了。
65公里的纯电续航,在一众动不动就一两百公里纯电续航的插混对手面前,像个压缩毛巾,看着有,用起来真不够干啥的。通勤稍微远点,或者路上堵一会儿,发动机就得“轰”一下介入,那种感觉,就好像你正在用5G看高清视频,网突然给你跳回了2G,主打一个心态爆炸。
最好的手段是直接把餐厅爆了。新势力们压根不跟你聊省油,他们直接告诉你,用电更便宜,充电桩我们给你装好,出去玩还有超充。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新势力MPV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物都没放过。
丰田这波操作,给我的感觉就是,他终于开窍了,但开得不多。好像一个闭关修炼多年的武林高手,出关后发现,江湖上大家都不比武了,改打激光枪了。他那一身引以为傲的“金钟罩铁布衫”,在激光枪面前,唯一的价值就是能让烧焦的味道不那么难闻。
更要命的是,丰田似乎还没搞懂,现在大家买MPV,到底在买什么。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一个真的开过好几台车,甚至曾经也对丰田的可靠性有过宗教般信仰的人,我越来越觉得,现在的车,尤其是MPV,它卖的根本不是车。
它卖的是一个移动的“家”。
理想问界们,早就把这个逻辑玩明白了。他们不跟你聊操控,不跟你聊底盘,他们跟你聊,我的二排座椅能不能完全躺平,我的冰箱能不能冰镇可乐,我的屏幕能不能看动画片,我的智能语音能不能在我娃哭的时候给他讲个笑话。
这些需求,扯淡吗?非常扯淡。
但有用吗?太有用了。
因为解决这些扯淡需求的核心,不是技术,是洞察,是对中国家庭用户那种既要又要还要的“贪婪”的极致满足。他们把车从一个交通工具,硬生生给你变成了一个移动的亲子乐园、一个移动的办公室、一个移动的KTV。
你再看丰田这台新车。12.3英寸中控屏,支持CarPlay。
典中典。
这配置放在五年前,是顶流。放在今天,就是个笑话。隔壁新势力连后排娱乐屏都快卷成电影院了,你还在骄傲自己能连个手机。这就好比大家都在讨论怎么用AI写代码了,你还在炫耀自己打字不用看键盘。
同行看了也得傻,不是因为你强,是因为你这思路太清奇了。
丰田安全感知2.0,预碰撞,车道偏离。这些东西当然重要,是底线。但问题是,现在的消费者,早就被惯坏了,他们要的不是底线,是上限。
他们要的是自动泊车能停进犄角旮旯,高速领航能自动躲避前车丢下来的垃圾。
讲个暴论,自动驾驶技术的成败,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只要你能驯服在马路上横冲直撞的老头乐,你就掌握了宇宙的终极真理。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你那点L2级别的辅助驾驶,在真正的中国特色路况面前,就是个弟弟。
写到这里,我感觉我把丰田黑的有点惨。但没办法,爱之深,责之切嘛,大概吧。
那是不是说,这台车就一无是处,谁买谁大头呢?
也不是。
这就涉及到“品牌玄学”和“用户信仰”这个终极问题了。
你必须承认,有些品牌,它就是有光环的。比如奔驰,比如特斯拉,比如丰田。
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跟他说内饰差,他跟你聊自动驾驶;你跟他说刹车硬,他跟你聊科技感。你永远无法说服一个信徒。
同样的,会买丰田的人,他们买的也不是车,是一种“确定性”。
这种确定性,就是这车开不坏,省油,保值率高。在一个充满不确定的世界里,这种朴素的价值观,就是某些人的“锚”。
他们不需要那些花里胡哨的屏幕,不需要那个时灵时不灵的智能语音,他们甚至对后排能不能躺平都不在乎。他们要的,就是每天早上打着火,车能稳稳当当地把他们送到公司,十年后,这车还能稳稳当当地卖个好价钱。
这是一种近乎宗教的信仰。他们的核心需求是维护这种信仰。
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所以,这台定价不到30万的丰田MPV,它的目标用户,压根就不是那些天天泡在网上看新势力发布会的年轻人。它的目标用户,就是那些坚信“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的,我们的父辈,或者心态上的父辈。
对他们来说,这台车,刚刚好。不激进,不出错,一切都那么熟悉,一切都那么妥帖。
说起来,最近楼下便利店的关东煮涨价了,一个海带结都要三块,这世界真的不会好了。
丰田推出的不是一台MPV,它推出的是一枚“祖传大力丸”,一颗给那些对新时代感到焦虑和不安的人的定心丸。
加大加大加大。
对他们来说,这就是最好的。
所以,这车到底值不值得买?
就问你怕不怕?
如果你觉得一台车,就应该是一个可靠的工具,如果你对大屏幕和智能驾驶毫无兴趣甚至有点恐惧,如果你坚信汽车的本质是机械而不是电子产品。
那这台车,就是你的天选之车。
但如果你觉得,汽车是生活的延伸,是第三空间,是彰显你拥抱未来的态度的电子玩物。
那么这台车,你看都不要看一眼。
因为你们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信奉着不同的神。
要么成仙,要么成盒。丰田选择了一条最稳妥的路,就是假装盒子外面的世界不存在。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悲哀。
最终的结论是什么?
结论就是,买这车的人,图的根本不是车本身,而是图个心安理得地、继续活在自己熟悉的那个黄金时代里的资格。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