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一个人驾驶水平高低,只需观察这3个行为习惯就够了

判断一个人开车水平高低,只需要注意他有没有这3个行为就知道了

大家好,我是小李,一个喜欢在假期带着家人朋友自驾游的普通车主。每次一到长假,朋友圈里不是在堵车,就是在去堵车的路上。说实话,跑长途最怕的不是路远,而是司机太累,又没人能替。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一个人握着方向盘,眼睛都快睁不开了,嘴里还硬撑着说“没事,我不累”。可旁边的乘客心里直打鼓:这眼神都飘了,再这么开下去,真怕出事。

我以前也这么“逞英雄”,直到有一次去安徽自驾,1700多公里的路程,晚上开车困得眼皮打架,咖啡都救不了。没办法,只能把车交给同行的朋友。他有驾照,还开过面包车送货,我想着应该没问题。结果刚上路没多久,一个急刹车差点把我从后座甩到前挡风玻璃上!那一刻我彻底清醒了——不是有驾照就等于会开车,更不等于能安全跑长途。从那以后,我就特别留意观察别人开车时的小细节。慢慢地,我发现,判断一个人的真实驾驶水平,根本不用看他开多快,只要看这3个行为就够了

看懂一个人驾驶水平高低,只需观察这3个行为习惯就够了-有驾

坐姿不对,安全就“悬”了

先说说最直观的——坐姿。你有没有发现,有些司机一上车,就把座椅调得特别高,整个人“杵”在驾驶座上,离方向盘近得仿佛要“贴脸”?乍一看,好像视野很好,能看清车头的每个点位。但老司机都知道,这恰恰是新手的典型操作。

为什么?因为没车感啊!刚上路的新手,换了一辆不熟悉的车,心里没底,总想把身体往前凑,生怕看不到车头或者压线。但这种坐姿,等于把驾驶舱变成了“压缩包”,手脚活动空间被严重挤压。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右脚很可能因为太挤而无法快速、准确地踩到刹车。更别说,身体离方向盘太近,万一气囊弹出来,那冲击力可不是闹着玩的。

正确的坐姿是什么?座椅高度适中,膝盖微弯,手臂自然伸直时,手腕能搭在方向盘上沿。这样既能保证视野开阔,又能留出足够的反应空间。我朋友那次开车,座椅调得太高太靠前,手都快碰到胸口了,难怪一个急刹就让我差点“起飞”。你说,这样的坐姿,能让人放心把命交给他吗?

看懂一个人驾驶水平高低,只需观察这3个行为习惯就够了-有驾

打方向盘的姿势,暴露了“段位”

再说说方向盘。你观察过别人怎么打方向吗?很多人,尤其是新手,喜欢“一把抓”在方向盘最上面,像握着自行车龙头一样。有的甚至双手死死按在12点钟位置,整个人紧绷着,生怕方向跑偏。

老司机都懂,正确的握姿是“9点-3点”方向。左手在9点,右手在3点,像时钟一样。这样打方向时,左手为主,右手辅助,一个推一个接,流畅又省力。而且,这个姿势能确保万一气囊弹出,你的手不会直接挡在气囊和胸口之间,避免被弹飞导致骨折。

看懂一个人驾驶水平高低,只需观察这3个行为习惯就够了-有驾

我那位朋友就是典型的“12点党”,手一直搭在方向盘上沿。这不光姿势难看,更说明他对车辆的掌控缺乏自信,动作僵硬,完全是凭本能反应在开车。开车不是比谁握得紧,而是比谁更放松、更从容。一个连方向盘都握不对的人,你敢让他在高速上超车吗?

超车拖泥带水,就是“心里没底”

最后说说超车。高速上超车,最考验一个司机的胆识和预判。真正的老司机,超车讲究“快、准、狠”——提前打灯,一脚油门把速度提上来,迅速完成变道超车,绝不拖泥带水。

可我朋友那次超车,简直像在“蹭”过去。变道出去后,油门不敢踩,速度提不起来,跟前车并排行驶了好久,看得我心惊胆战。为什么?一是不敢踩油门,怕踩到底出意外;二是对前车的反应预判不足,没料到对方可能会加速。结果就是超车过程拉长,反而增加了风险。

看懂一个人驾驶水平高低,只需观察这3个行为习惯就够了-有驾

你看那些经验丰富的司机,超车前早就瞄好了时机,油门一踩,速度差拉开了,干净利落地完成超车。这背后是无数次驾驶积累出来的车感和信心。而拖泥带水的超车,说白了就是“心里没底”,技术不过关。

所以你看,判断一个人开车水平,真的不需要看他开多快、漂移多帅。就看这三点:坐姿是否合理,方向盘握姿是否正确,超车是否果断。这三个细节,任何一个出问题,都足以说明他的驾驶水平“有待提高”。下次你和朋友自驾,不妨也悄悄观察一下,说不定能避免一次潜在的危险。

看懂一个人驾驶水平高低,只需观察这3个行为习惯就够了-有驾

毕竟,安全驾驶,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事。你觉得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