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当保时捷潘世奇车队的6号保时捷963赛车以全场第二的成绩冲过勒芒24小时耐力赛的终点线时,远在万里之外的上海大虹桥商务区,一座全新的研发中心正悄然拔地而起。
这两件事看似毫无关联,却暗合了保时捷全球战略的双重叙事——一边是赛道上的极致性能,一边是市场的深耕细作。正如保时捷中国总裁及首席执行官潘励驰(Alexander Pollich)所言:“在中国,我们跑的不是冲刺赛,而是一场需要耐心与校准的耐力赛。”
01 勒芒启示录:速度与耐性的辩证法
勒芒的银光尚未褪去,保时捷便以一场“技术复调”向世界证明:性能与耐力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
963赛车的混合动力系统在萨尔特赛道鏖战24小时,虽然最终以微弱差距屈居亚军,却完美诠释了保时捷“既要快,更要稳”的工程哲学。
这种哲学同样被植入中国市场的战略中——潘励驰将2025年比作“校准之年”,而保时捷的每一步调整,都像勒芒的进站维修:精准、冷静、为下一段赛程蓄力。
“勒芒教会我们,真正的胜利属于能平衡激进与克制的团队。”潘励驰在采访中说道。
这句话或许正是保时捷中国研发中心的注脚。
这座将于2025年下半年启用的上海基地,不仅容纳着300名工程师,更以“中国速度”推进信息娱乐系统与驾驶辅助技术的本土化开发。
这让人想起2001年保时捷首次正式进入中国时的情景。当时,这个品牌带来的不仅是跑车,更是一种对精密机械的敬畏。如今,保时捷正在中国完成从技术输入到技术共生的转变,就像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驼队,最终演变为航行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巨轮。
从赛道到街道,保时捷的“性能”正被重新定义——它可以是电动机的瞬时扭矩,也可以是车机系统的一次无延迟响应。
02 西安行:千年古都里的品牌温度
作为一位务实的CEO,走访经销商成为潘励驰上任以来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今年6月9日,潘励驰专程走访西安保时捷中心,这次考察让他深刻体会到品牌与城市文化的共鸣。
“西安这座融合了中国千年积淀、同时又作为创新与现代科技蓬勃发展的城市,与保时捷忠于传承又勇于创新的特质相得益彰。”
成立于2007年的西安高新保时捷中心,是保时捷在中国内地最早的授权经销商之一。
潘励驰特别赞赏当地团队的表现:“西安地区的保时捷中心展现出卓越的市场洞察力与服务热忱,从客户数字化体验的创新探索,到日常运营的细节打磨,他们进行了许多创新尝试,为品牌注入了鲜活的动能。”
这次走访也强化了潘励驰对经销商网络的思考:“保时捷中心是品牌与当地客户之间联结的桥梁和纽带,一方面传达品牌价值和文化精髓,另一方面也将客户的想法敏锐捕捉并及时反馈。”
03 “质大于量”:一场网络革命
在宏观经济承压的背景下,保时捷并未盲目扩张,而是以“外科手术+中医调理式” 的调整优化网络:收缩低效市场,加码高潜力区域,将传统4S店升级为“沉浸式品牌体验中心”。
“经销商不是销售终端,而是文化的传递者。”潘励驰强调。
宁波北仑保时捷中心的开业与上海浦东店的“睿境计划”改造,无不指向这一目标——让每个触点都成为品牌价值的放大器。
这里,保时捷的经销商网络战略呈现出惊人的历史既视感。就像勒芒赛道上的赛车需要根据天气、轮胎损耗调整进站策略,保时捷在中国的渠道布局也在进行着动态平衡:收缩过度饱和市场的网点,犹如赛车卸下多余的燃油;在宁波等新兴市场扩建新店,恰似换上更适合当前赛道的新胎。
04 Cayenne与Taycan:豪华与性能的东方解法
在中国,保时捷的销量冠军仍是Cayenne,但真正的故事藏在细节里。
专为中国市场推出的“逐梦版”与“劲驰版”,通过本土化配置将SUV的实用性包裹上保时捷的跑车灵魂;而纯电车型Taycan和Macan则凭借“无忧残值承诺”与全场景充电生态,试图破解电动时代的信任难题。
潘励驰深谙中国消费者的矛盾心理——他们既渴望保时捷的赛道基因,又需要符合日常场景的豪华体验。
“奢华不是材料的堆砌,而是技术为体验服务的艺术。”他举例新款Taycan,“它的加速像911一样凌厉,带来一如既往纯粹的保时捷驾驶乐趣。”
这种平衡术,恰似勒芒赛车在直线与弯道间的切换:性能是底色,但耐久性才是抵达终点的密钥。
05 未来:冠军永远在下一圈
2025年的保时捷,左手握着勒芒的奖杯,右手铺开中国的蓝图。
当被问及“热身圈过半”的感受时,潘励驰的回答带着德式的严谨与东方的智慧:“我们不会为了一时的领跑而透支引擎。”
保时捷的77年历史证明,真正的传奇,属于那些“既敢踩油门,也懂踩刹车的行者”。
或许,这就是保时捷的终极哲学——无论是在萨尔特赛道的夜雾中,还是在上海大虹桥的写字楼里,它始终在速度与耐性、性能与奢华、全球标准与本土洞察之间,寻找那个完美的平衡点。
而中国市场的这场“耐力赛”,才刚刚驶过第一个弯道。
写在最后
保时捷在中国的故事,本质上是两种时间观念的对话。德国人用精密机械丈量时间,中国人以朝代更迭理解永恒。
当保时捷的ECU(电子控制单元)遇见西安的兵马俑,当祖文豪森的风洞数据邂逅《考工记》的营造法式,一个全新的豪华范式正在诞生。
这不是简单的本土化,而是一场文明的互鉴。保时捷在中国市场的每一步,都在重新定义什么是真正的“长期主义”:既要像大唐长安那样海纳百川,又要如勒芒赛车般专注当下;既要保持斯图加特的工程执着,又要理解东方市场的独特韵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