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余承东压制赛力斯问界这个事儿,压得不是汽油,是一群人最后的脸面。毕竟,他要么是中国汽车江湖的华山论剑,攒了三年的剑气;要么是国产造车的“沉默羔羊”,只不过羔羊比狼还凶。这个剧情展开得比四大名著都长,三年里,余承东带着问界,蹲在江湖边上手磨剑;结果剑还没拔出来,旁边的大哥们已经开始腿软了。你说这是戏剧冲突?不是,这是中国汽车圈的标准流程:谁搞出个新故事,谁就得当一阵“工具人”。
你听说过在商言商吗?别信。中国的造车圈才不靠什么商业逻辑,它靠的是“看谁心理素质最强,能扛住董事会和八卦群的双重鞭挞”。余承东打鸿蒙智行的招牌,赛力斯问界捧着万亿新赛道的气运,这画风怎么看怎么看都不像正常剧情,倒像是一把将“公平竞争”撕得稀碎的搅拌机。
为什么余承东要压着问界不让上?真不是为了凹人设,纯粹是怕麟角兽一夜生太多,其他人连吃饭机会都没了——吃独食容易噎着,得讲团结。这话你放在饭桌上说谁都信,放在汽车圈说,味道就奇怪了。
说到合作,余承东2021年和张兴海第一次握手,一拍即合。这次海誓山盟来得太顺,赛力斯连夜修了三家工厂,问界M5、M7一顿操作。当时问界的气势,就差没在央视春晚上溜达一圈。可惜风头太盛,主机厂们觉得余承东在玩火,靠近怕被烧成黑炭。于是自家汽车还在卖老三样,看别人造出爆款,心里不是滋味。
与此同时,任老爷子在2020年和2023年连发两份“不造车文件”,直接把余承东的车胎扎了个漏气,规定华为八年不造车。这下余承东一脸茫然,整个行业都在看他失落:你要做自有品牌行;你要高端也行;但不能造车,这就有点像让李白写诗别用酒,余承东不造车像是王五四不写段子,总觉得有点哪里不对劲。
问界品牌本来势如破竹,但内部和外部阻力接踵而至。你以为创业维艰,结果是被同事使绊子、领导写文件、合作伙伴发小情绪,一场戏拍三年,一波司机要划船,但划船的方向都不一致,还在一个船上。享界和智界两个品牌折腾到头,有点像是“双胞胎抢奶吃”,问界吃得太快,剩下两个抓着空奶瓶敲头玩。
所以,余承东不得不天天压制问界。压制到什么程度呢?每次新车要上市都要左思右想,先压一压,让兄弟们有机会站起来。赛力斯问界如果大放异彩,把30-55万区间全占了,那北汽和奇瑞吃啥?这问题跟老农坐饭桌抢咸菜一样,吃独食伤感情。
张兴海不开心不是没道理,一边看着奔驰宝马奥迪年销两百万流口水,一边自己的车不能上阵。事情和《亮剑》一模一样:李云龙骂赵刚抢不到主攻机会,这局面同款难堪。
你要说理智吧,还真没多少。赛力斯一把梭哈,把厂子全压上,几兄弟凭着问界M5、M7在新赛道上横冲直撞,这种勇气有点像热血动漫,不是创业,是热血中二。鸿蒙智行生态联盟成立,感觉就是开个群聊——问界、智界、享界、尊界,名字起得花花绿绿,结果是真拼命。
2023年,AITO问界M9一上市直接变爆款,到了2024年更是开挂,整个行业都嫌弃自己的销量,拼命蹭问界热度。奇瑞和北汽够努力吗?不够。内耗多、信任少,享界和智界像是被封印的宝宝,捧一捧胳膊还不敢哭出声,余承东只能自己边开会边加班,唱一出独角戏。
这一边轿车市场还没分蛋糕,问界SUV已经把高端区间打得服服帖帖。赛力斯轿车要是上市得有多凶?估计北汽和奇瑞都得关门喝西北风。也难怪主机厂和新势力都得感谢享界、智界拖拖拉拉,大家喘口气等一等,不然2025年BBA就要兵败如山倒,造车大业又换新王。
于是,每轮新车都要晚点上市,问界M8本该一飞冲天,偏偏要被压着,问界M7要上市也得排队,想急都急不起来。你说这玩意儿公平吗?根本不公平——本来大家是赛跑,现在让冠军穿拖鞋先压一压,和谐共富,谁信呢。
而且,这三年来,赛力斯问界成功得让人瑟瑟发抖,智界和享界品牌仿佛在影子里摸鱼,过得和隔壁班的小孩一样,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站起来。余承东的理想很宏大,希望每个品牌都能好起来,但现实就是爱莫能助,精神寄托只能靠卖力宣传。
2024年嘴哥全程压着问界 M8,精力全搭在享界S9和智界R7上,用心良苦,累到头发都快掉光了。奇瑞和北汽这边依然是幺蛾子频出,折腾到最后,新势力都得在沙发上数自己还剩几根头发。这三年就是围城局,谁都进不去,谁都不敢出来。
可别以为2025能变天,余承东还要继续压着问界,只为享界和智界能多卖几辆,让所有人都能喝口汤。自己春节前后戴着小红花,一路从深圳跑到安徽,嘴上说的是宣传新车,心里想的还是三国演义:谁能笑着撑到最终?
享界品牌搞活动,余承东亲自参与,各种新车标、体验测试、董事长合体,画面就差没上综艺了。智界也不落人后,直播拉人气、品牌之夜连轴转,余承东都快跑不动了。刘亦菲卖力宣传,奇瑞董事长签新约,余承东新疆连夜测试新车,这阵仗比高考押题还刺激。好不容易享界S9T和智界R7小范围成功,几十天大定几万辆,总算有点盼头。
可见这场压制,是为让新品牌活下去,别被问界吃光。2025年底,享界、智界挣扎着出SUV和MPV,试图分点市场。到了2026年,问界又要发力,非凡大师、四改款、全新轿车又要来了,余承东只能跟着节奏换频道,继续做车轮上的马拉松。
压制这三年,不是笼中困兽,是连自己都快被困住了。嘴哥2027年说不压了,那是真的累不动了。问界要上市轿车,高端品牌后发先至,成王败寇就是一句话:拖得起的人才是赢家。到时候传统车、央企车、新势力车一顿厮杀,界车、境车内卷个天翻地覆,BBA直接掉坑里,所有老品牌只能学会痛哭流涕。
你说这场戏荒诞吗?够荒诞。公平竞争是茶壶里的风暴,压制品牌是产业升级的慢动作。余承东扮演的不是救世主,是一位手握13亿镑大锤的搬砖工,极限操作三年,最终还是得靠问界轿车给自己翻盘。
至于BBA,新势力和传统主机厂,看着这场大战大约只剩下指甲在抠墙皮。等2027年,五界同堂,谁还记得压制曾经有多不科学?也许这一切都成了行业的段子,反正活着的那位才有资格写下最终的赢家。其余的只能拍拍脑袋,黑色幽默一笑了之。
剩下的无非是感慨:大哥们的斗智斗勇,终归是为吃口更好的饭。至于谁能爆款,谁能分羹,不妨让盖世汽车评论继续吹牛。中国汽车江湖,真正的赢家,永远是能活到故事结尾那个人。至于过程,怎么看都像一台加了喜剧滤镜的荒诞剧。
所以——压不压、上不上、谁哭谁笑,都是段子手的素材。谁能笑到最后?不好说,反正群众吃瓜不嫌多,这份黑色幽默还得继续嚼三年。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