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惨痛教训
上周帮发小处理他的雪佛兰,发动机过热报警灯亮得刺眼。一问才知道,他网购了 2 桶冷却液自己动手更换,结果把不同型号的冷却液混加进去,导致水箱堵塞。4S 店拆开时,里面全是像豆腐渣一样的沉淀物,光维修费就花了 2300 元。这事儿让我意识到,很多车主都在纠结:冷却液到底能不能自己换?
自己换冷却液到底行不行
答案是能,但有前提。冷却液更换本身不算高难度操作,可要是步骤错了,后果比不换还严重。我见过最夸张的案例,有人刚换完冷却液就启动车辆,滚烫的液体直接从水箱口喷出来,胳膊被烫得脱皮。
自己换能省多少钱
4S 店换冷却液工时费一般在 150-300 元,材料费另算。自己网购同型号冷却液,5 升装大概 80-150 元,工具一套也就 30 块。算下来,一次能省 200 元左右。但这笔钱不是谁都能稳稳拿到手。
3 个绝对不能犯的错误
• 型号混加是大忌:红色和绿色冷却液不能混,即使同颜色也要看成分。去年有个粉丝把乙二醇和丙二醇型混加,3 天后发动机水道全堵死。
• 没放干净旧液别加新的:必须等到发动机完全冷却,打开放水阀彻底排空。有车主图快,旧液残留 30% 就加新的,等于白换。
• 忘记排空气等于自杀:加完冷却液要启动发动机,打开暖风最大档,让气泡排干净。我邻居就因为没排空气,跑高速时发动机直接开锅。
这 2 种情况建议自己动手
如果你的车是 5 年以内的常见家用车(比如卡罗拉、朗逸这类),且平时换机油、换滤芯都是自己来,那换冷却液完全没问题。但要记得提前查好车型的冷却液型号和排放口位置。
这 3 类人千万别逞强
新车还在质保期的、动手能力基本为零的、开豪华品牌(尤其是带电子节温器的)的车主,老实去店里换。上个月有个开奔驰 E 级的朋友自己换,因为没专用工具复位,花了 5000 元才修好行车电脑。
其实冷却液更换就像剪头发,手艺好的自己来能省钱,手笨的强行操作只会毁形象。你有没有自己换冷却液的经历?遇到过什么奇葩问题?评论区聊聊。觉得有用的话,点个关注,下次教你们怎么判断冷却液该换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