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省份的人爱买什么车?广东人钟情凯美瑞,浙江人青睐小米SU7

小米SU7在浙江卖得比网红还火,秦PLUS DM-i在东北零下30℃照样跑得欢——2025年5月的各省销冠车型榜单一出,我第一反应是:这届消费者真会选。

你可能以为新能源车在东北活不下去,结果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销量第一的居然是秦PLUS新能源;你以为广东人只爱德系豪华,人家偏偏把凯美瑞捧上了榜首;而浙江人呢?不买BBA,不追特斯拉,直接把小米SU7开成了街头潮流。这背后,不是盲目跟风,而是消费者用钱包投票,选出最适合自己的出行方式。

今天我就带各位车友,从实际驾驶感受出发,拆解这几款“地域王者”,看看它们凭什么能成为一方百姓的心头好。

浙江人为什么偏爱小米SU7?因为“流量”也是产品力

说实话,第一次在杭州街头看到小米SU7时,我愣了三秒——这车长得太有辨识度了。低趴的车头、无框车门、溜背造型,风阻系数做到0.195Cd,这数据别说在同级,就算放在百万级跑车里也够看。但真正让我坐进驾驶座后印象深刻的,是它的“交互逻辑”——车机不是冷冰冰的屏幕,而是像手机一样“听话”。

不同省份的人爱买什么车?广东人钟情凯美瑞,浙江人青睐小米SU7-有驾

我试驾过不少新势力车型,很多所谓的“智能座舱”其实只是大屏堆料。但小米SU7不一样,它把MIUI那一套流畅体验搬到了车上,语音响应快得像在跟真人对话。比如我说“打开副驾座椅按摩,调低空调温度”,它能一次性执行多个指令,不像某些车得一句一句“喂”。

更关键的是,这款车在浙江卖得好,真不只是因为雷军是湖北人(笑)。 杭州作为电商和直播之都,网红经济发达,很多人买SU7,图的就是它的“出片率”和社交属性。一位杭州的短视频博主朋友跟我说:“我拍一条探店视频,评论区十个有八个问车怎么买。”——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交通工具,而是内容创作的移动装备。

当然,也有人质疑它加价抢购的行为。但据我了解,目前提车周期确实较长,部分早期订单被转让时溢价几千到上万不等。这让我想起当年买iPhone4的日子——当一款产品同时具备实用性和社交价值,市场就会自发形成“稀缺感”。

横向对比来看,同价位的极氪007、小鹏P7+产品力也不弱,但在“出圈”能力上,暂时还没谁能撼动SU7的流量地位。不过我也提醒各位老铁:买车不是追星,颜值和热度可以加分,但日常通勤、充电便利性、售后网络这些“柴米油盐”的事,才决定你开得舒不舒心。

东北人开秦PLUS新能源?零下30℃也不慌,秘诀在这儿

不同省份的人爱买什么车?广东人钟情凯美瑞,浙江人青睐小米SU7-有驾

“电动车在东北冬天趴窝”——这话以前说得太多,我都快信了。可数据显示,秦PLUS新能源(主要为DM-i插混版)在黑龙江、吉林、辽宁、新疆、青海等寒冷地区销量第一,这就很有意思了。

我去哈尔滨朋友家过年时专门试驾了他的秦PLUS DM-i 120km版本。那天早上气温零下28℃,我原以为电池会“罢工”,结果一键启动,电机直接驱动,发动机等水温上来才介入,整个过程安静得像在开纯电车。

这正是DM-i系统的聪明之处:它不是简单地“油电混合”,而是以电驱为主,发动机只在高效区间工作,相当于给发动机划了个“舒适区”。 所以即便在低温环境下,电池哪怕衰减一些,车辆依然能靠电机维持平顺行驶,油耗还低——我朋友说他市区通勤基本用电,一箱油能跑1200公里。

底盘方面,秦PLUS用的是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独立悬架,在同价位燃油车里很少见。我在结冰路面轻踩油门,车身稳定控制系统(ESP)介入及时,没有打滑失控的感觉。说白了,东北人买它,图的就是“能烧油能充电,冬天不怕冷,平时还省油”——务实,才是最大的浪漫。

对比纯电车型,比如比亚迪自家的海豚,虽然也耐寒,但充电桩覆盖率和低温续航仍是短板。而秦PLUS DM-i完美避开了这些痛点,它不像某些“新势力”强调颠覆,而是用“不折腾”的方式,让普通人也能享受新能源红利。

不同省份的人爱买什么车?广东人钟情凯美瑞,浙江人青睐小米SU7-有驾

山东、河南人钟爱吉利星愿:10万块买个“小号Model 3”?

如果说小米SU7是“高富帅”,那吉利星愿就是“老实人里的潜力股”。这款起售价6.88万的小型纯电车,在山东、江西、河南、安徽等地卖得风生水起,凭啥?

我特意去试驾了一圈。第一印象:这车轴距2650mm,比很多A级车还长,后排坐三个成年人不挤。内饰虽然用料普通,但设计简洁,890mm超大天幕让小车不压抑。最让我惊喜的是它的快充能力——30%到80%只需21分钟,一杯咖啡的时间,又能跑200多公里。

动力上,它用的是后驱布局,这在同价位很少见。我朋友说他每天送孩子上学、买菜、接单跑短途,一周充两次电就够了。“以前开燃油车,一个月油费近800,现在电费不到100。” 这种实实在在的省钱,才是老百姓最看重的。

不同省份的人爱买什么车?广东人钟情凯美瑞,浙江人青睐小米SU7-有驾

有人拿它和五菱宏光MINI EV比,但星愿明显更“家用化”——有快充、有独立悬架、有L2级辅助驾驶可选,安全配置也更全。它不像宏光MINI那样“工具化”,而是试图让低预算用户也能享受体面出行。

不过我也得说实话:它的三电系统在极端高温或高寒环境下表现暂无详细数据,电池终身质保政策也需具体确认。建议北方朋友优先考虑插混或增程车型,南方城市日常代步,星愿是个性价比极高的选择。

北上广青睐特斯拉Model Y:不是因为它最好,而是它“够格”

北京、上海、江苏销量第一的是特斯拉Model Y,这结果我不意外。我在北京打过几次Model Y的网约车,司机师傅说:“这车省电、故障少、保值率高,跑一单多赚五块。”

我自己也试驾过长续航版。第一感觉是“极简”:没有传统仪表盘,所有信息集中在中控屏,刚上手有点不适应,但开久了会觉得“没冗余按键真清爽”。 动力响应快得像被踹了一脚,L2级辅助驾驶在高架上表现稳定,变道提醒、自动泊车都挺靠谱。

不同省份的人爱买什么车?广东人钟情凯美瑞,浙江人青睐小米SU7-有驾

但它也不是完美。内饰塑料感强,座椅偏硬,高速风噪明显。可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买?我想,是因为特斯拉代表了一种“标准”——就像智能手机里的iPhone,你可以不喜欢,但无法忽视。

对比蔚来ES6、理想L7,Model Y在舒适性和配置上不占优,但品牌认知度和超充网络是实打实的优势。尤其在上海,特斯拉超充站密度高,充电体验远超依赖第三方桩的新势力。

总结:买车,终究是买一种生活方式

你看,广东人爱凯美瑞,图的是皮实耐用、保值率高;浙江人追小米SU7,要的是科技感与社交资本;东北人选秦PLUS DM-i,求的是极端天气下的安全感;而北上广拥抱Model Y,某种程度上是在选择一种“国际范”的出行认同。

这背后没有高低之分,只有适不适合。

不同省份的人爱买什么车?广东人钟情凯美瑞,浙江人青睐小米SU7-有驾

我始终认为,买车不是比参数、拼品牌,而是看你每天上下班、接送孩子、周末出游时,这台车能不能让你少一分焦虑,多一分从容。再炫的技术,也抵不过一次半路没电的狼狈;再低的油耗,也换不来家人一句“坐着真舒服”。

所以我想问问各位车友:

你是哪个省的?你身边的朋友最爱买什么车?是跟风热门款,还是坚持自己的实用主义?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观察,我会挑几个问题详细回复。

不同省份的人爱买什么车?广东人钟情凯美瑞,浙江人青睐小米SU7-有驾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车是铁,人是钢,选对了,每天通勤也是享受。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