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降价,这是对所有高价车的公开处刑

五万块的车,正在把整个行业往死里逼。

讲真,这事儿的开头,就像所有烂俗小说的引子一样,平平无奇。周五下午,办公室里弥漫着一种名为“等死”的氛围,领导的PPT讲得跟催眠曲似的,所有人的灵魂都已经下班打卡,只有肉体还在工位上抽搐。然后,一篇关于奇瑞多米的文章跳了出来,标题温情脉脉,内容岁月静好。什么初恋脸,什么闺蜜团,什么周末郊游。

这不是降价,这是对所有高价车的公开处刑-有驾

我差点就信了。

直到我看到那个价格,五万出头。那一刻,我感觉太阳都要一个趔趄。这不是在卖车,这是在给所有友商的ICU病房,提前预付费。

我们必须搞清楚一个核心问题:当下的汽车市场,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它不是温良恭俭让的商业互吹,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和谐社会。它是黑暗森林,是你死我活的蛊盆,是修仙小说里最残酷的资源争夺战。所有人都被关在一个斗兽场里,唯一的规则就是活下去。怎么活?最好的手段不是把自己的牛排做得多好吃,而是直接把餐厅爆了,让所有人都没得吃。

从这个【掀桌子式竞争法则】的视角再看奇瑞多米,你就会发现,那篇文章里所有的小清新描述,都显得无比诡异。

什么“隐藏式门把手”?这玩意儿以前是十万以上车型的装逼利器,是品牌用来区分韭菜等级的鄙视链工具。现在奇瑞把它按在一台五万块的小车上,这是在干嘛?它不是为了让你觉得高级,它是为了让隔壁卖十二万,还在用传统门把手的合资车销售,被客户指着鼻子骂:“你看人家五万的都有,你凭什么没有?你是不是在抢钱?”

杀人,还要诛心。

什么“魔术空间”、“730升装载”?那篇文章描述得像个移动城堡,能装下拉杆箱、折叠桌,甚至一只思考人生的秋田犬。这听起来很温馨是吧?错了。这根本不是生活方式的展示,这是一种赤裸裸的挑衅。它在对所有同价位,甚至更高价位的车说:你们那点可怜的空间,也好意思叫后备箱?我这个五万块的买菜车,后备箱那个巨大的,能塞进一头猪的豁口,比你们的后排都大。就问你气不气?

以前大家卖车,讲究一个“精准刀法”。这个配置加一千,那个功能减八百,在成本和售价之间反复横跳,玩的就是一个信息差。现在奇瑞这种选手入场,直接把刀扔了,掏出了一把冒蓝火的加特林,对着整个价位区间无差别扫射。

这不是降价,这是对所有高价车的公开处刑-有驾

不装了,摊牌了。我不过了,你们谁也别想活。

这不是降价,这是对所有高价车的公开处刑-有驾

这让我想起一个朋友,一个坚定的特斯拉信徒。他坚信特斯拉是天,是地,是宇宙的光。我们聊起国产电车,他总是一脸不屑,觉得那些都是“没有灵魂的工业垃圾”。前几天,他老婆想买个代步车,预算十万以内。我把多米这种车甩给他看。他研究了半天,表情从不屑,到困惑,再到沉默。最后憋出一句:“坏了菜了,这玩意儿让特斯拉怎么卖Model 2?”

这不是降价,这是对所有高价车的公开处刑-有驾

你看,这就是问题的核心。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这是一种近乎宗教的【品牌玄学】。你跟他聊性价比,他跟你聊马斯克要去火星。你跟他说国产车配置高,他跟你聊自动驾驶是人类的未来。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他们的核心需求不是买一辆车,而是维护这种信仰。

但奇瑞多米这种“物种”的出现,它不跟你辩经,它直接釜底抽薪。它用五万块的售价,把“智能电车”这个概念,从云端的神坛,一脚踹进了泥地里。它让普通人意识到,哦,原来隐藏式门把手不值钱,原来无钥匙进入不值钱,原来那个大屏幕也不值钱。当这些曾经被包装成“科技感”、“未来感”的零件,变得跟楼下超市的打折鸡蛋一样唾手可得时,那个所谓的“信仰”就开始崩塌了。

这就引出了另一个更可怕的逻辑:【反技术崇拜与民粹解构】。

我们总以为,决定自动驾驶未来的,是特斯拉的FSD,是英伟达的芯片,是各种高大上的激光雷达。我觉得这帮人都想错了。真正决定未来的,是横行霸道的“老头乐”。因为最牛逼的算法,也算不过一个突然窜出来的,不讲任何交通规则的移动铁盒。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

同理,奇瑞多米这种车,它就是在用一种“老头乐”的思维在造车。它解构了所有关于“智能汽车”的宏大叙事。什么智能座舱?能放《江南style》治困不就行了?什么人机交互?一句“OK 多米”能打开导航不就完事儿了?它把一切都拉回到了最原始、最混乱、最不讲理的现实需求层面。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开过一些所谓的“好车”。讲真,很多功能,我到卖车那天都没用过。什么自动泊车,我自己的侧方停车比它快多了,还不用担心它发神经蹭到别人的车。什么座椅记忆,车基本就我一个人开,记个锤子。我们真正需要的,就是上车,走,到地方,停。中间别出幺蛾子。

奇瑞多米,就是把这个逻辑给你干到极致。它就像一个压缩毛巾,五万块你买回去,发现用水一泡,诶,智能电车该有的东西它好像都有。虽然糙了点,但能用,就是能用。这就够了。

写到这里我自己都觉得离谱,把车比成修仙是不是有点中二,但你仔细想想,还真就是这么个道理。以前的车企,大家都在卷修为,你元婴我出窍,你渡劫我大乘,互相攀比谁的法宝更炫酷。突然,奇瑞这个浓眉大眼的家伙不修仙了,他改修“道诡异仙”了。他不求飞升,他只求把所有同级别的修士全都污染异化,大家一起烂在新手村。

你看它那个设计,什么福星高照LED灯,什么鸿运护体尾灯,什么铜钱外形轮毂。这根本不是在做工业设计,这是在开光,是在搞赛博玄学,是在给车主上物理BUFF。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了,我这边研究降维打击,你那边搁这儿画符念咒?

这帮车企,有一个算一个,全都疯了!

这不是降价,这是对所有高价车的公开处刑-有驾

所以,那篇原文里写的什么“闺蜜的惊叹”、“周末的惬意”,在我看来,都像是这场残酷战争废墟上开出的一朵小花,美丽,但不真实。真实的世界是,当一个闺蜜花十五万买了一辆合资车,发现很多功能还不如你这五万块的多米时,你们的友谊小船可能就要面临考验了。真实的世界是,当你开着多米,用省下来的油钱多吃了好几顿火锅时,你才会真正“悟了”,什么品牌溢价,什么驾驶乐趣,在绝对的低成本面前,都是狗屁。

所以五万块,给你这么多东西,它到底是不是一辆好车?这重要吗?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让那些卖十五万二十万的车,看上去像个笑话。这就够了。

它就像一颗信号弹,告诉市场上所有人,那个靠品牌、靠信息差、靠讲故事就能躺着赚钱的时代,彻底结束了。接下来,是刺刀见红,是贴身肉搏,是所有人被拉到同一个水平线,用最原始的方式互殴。

我甚至能想象到,各大车企的产品经理,看到多米的配置和价格后,连夜开会,会议室里烟雾缭绕,PPT翻了一页又一页,最后老板一拍桌子,只说三个字:

“加大,加大,再加大!”

而这一切的开端,仅仅是一辆看起来人畜无害,长着“初恋脸”的小车。

这个世界,真的越来越好玩了。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