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西班牙造车,丰田7月销量冲顶,日系三巨头各有烦恼
小区门口那家修理铺最近又多了几个新面孔。师傅一边擦手一边念叨,说今年车市真是看不懂了,“国产的都杀到欧洲去了,你说这阵仗像不像二十年前日本品牌刚进中国?”我在旁边听着,也琢磨着最近看到的那些消息——零跑汽车直接把生产线搬到了西班牙,那地方据说是Stellantis的老厂房,萨拉戈萨这个名字还挺拗口。
群里有人发图,说B10和B05马上要在那儿下线了。欧洲人用车习惯跟咱们不太一样,喜欢手动挡、讲究底盘调校,还有本地那种奇怪的小众配置,比如座椅加热带通风但没方向盘加热。有个做外贸的朋友去年去过一次,说当地汽配件价格比国内贵不少,这回零跑能不能适应欧洲人的挑剔胃口,还得慢慢看。
其实上半年他们海外卖出去两万多辆,在圈子里算是挺能打的成绩。Stellantis投了15亿欧元换20%股份,这种合作也不是天天见。我记得前几年吉利刚开始搞全球化的时候,也是先从东南亚试水,再一步步往欧美靠。这次零跑直接选西班牙,有点“兵行险招”的意思吧?邻居老李喝茶时就问:“你说他们会不会水土不服啊?欧洲工人干活节奏跟咱们可不是一个路数。”
另一头,日本三巨头日子就没那么顺心。本田和日产现在有点像陷进泥潭,不管怎么折腾就是起不来劲。但丰田却反而越走越稳。今年7月的数据出来后,我朋友圈几个做汽车销售的小哥都嚷嚷,“丰田产销双创新高!”全球846771辆产量、899449辆销量,比去年涨了一截。据说混动车型特别吃香,美国塞纳混动版甚至出现加价五千刀才提车,有点疯狂。
不过别光看数字风光,其实很多老丰田用户私下吐槽新款bZ系列纯电续航缩水严重,上高速掉电快,一到冬天暖风开大一点表显剩余公里就吓人。我家楼下那个开凯美瑞十年的王叔,今年想换bZ4X,被他儿子劝住:“爸,这玩意充电桩还不好找呢。”结果还是买了油混版,说省心。
智能驾驶这块最近也遇到坎儿,本来大家以为技术一路飙升,可2025年7月智能驾驶指数竟然降了一些(听微信群里自测数据),环比跌1.3单位。有师傅分析,是算法升级卡壳还是传感器成本压不下来?舱内智能倒还好,新鲜玩意层出,但舱外交互才是真正难啃骨头。“16.5分算啥水平?”技师小张皱眉,“国外路况复杂,系统识别障碍物容易误判。”
再瞄一眼国内理想汽车的数据吧:第二季度营收302亿,看起来体面,可同比其实少了4.5%,净利润也微跌0.4%。群友戏称“高开低走”,第三季度目标9万至9.5万辆交付,还不知道能不能达标。有段时间理想L系列毛病不少,高速上自动变道偶尔抽风,据说软件OTA之后好了些,但老司机还是更信机械手感。“电子助力方向盘嘛,好用归好用,就是隔靴搔痒。”这是维修站赵师傅常挂嘴边的话。
上汽集团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943亿,同比增长6%,但净利润反而少赚近10%。销售部小王吐槽成本控制失灵,其实更多原因可能是新能源转型压力大。传统燃油车型养护便宜,而新能源主打高科技配置,小毛病频出且维修费用水涨船高——比如某款插混车型后备箱漏水问题,一直没人彻底解决过,每次去店里都是临时补丁。
写到这里忽然想到前几天二手市场闲逛,看见有台旧普锐斯挂着“经典保值”标签,却无人问津。旁边摊主摇头:“现在谁还买这种‘半拉电’呀?”时代变化太快,新旧技术切换总让人措手不及。不知道明年这个时候,会不会又冒出哪个冷门品牌悄悄逆袭,把这些大厂逼得满地找牙?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信源:行业数据平台、修理铺闲聊、微信群自测反馈等自然嵌入正文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