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福最新发声:吉利启动极氪退市重组计划

李书福最新发声:吉利启动极氪退市重组计划

李书福最新发声:吉利启动极氪退市重组计划-有驾

当极氪美股盘前暴涨10%时,李书福正在下一盘更大的棋。这位汽车界的"战略大师"再次出手,用一纸私有化要约搅动资本市场——吉利汽车拟以25.66美元/ADS的价格收购极氪剩余股份,这比前收盘价高出13.6%。要知道,极氪去年5月才风光登陆纽交所,如今却要退市"回家",这背后藏着什么战略玄机?

一、退市背后的三重阳谋

李书福在《台州宣言》里埋下的伏笔正在显现。去年9月那份被外界视为"战略指南"的文件,如今看来更像是整合行动的倒计时表。这次私有化绝不是简单的资本操作,而是吉利重构战局的"组合拳第一式"。

第一拳打在资源整合上。极氪与吉利合并后,研发投入能省下10%-20%,造车成本直降5%-8%。就像把分散的火药集中成炸药包,这些数字背后是李书福对"重复建设零容忍"的狠劲。当年沃尔沃的技术反哺吉利,如今要在电动化时代复刻这个剧本。

第二拳瞄准品牌矩阵。领克专注潮流运动,极氪主攻豪华科技,银河扎根大众市场。这种错位布局像极了手机圈的"华为+荣耀"模式,既能避免内耗,又能形成协同效应。今年前4个月极氪完成年度目标17.2%的"战报",或许正是催促李书福加快整合的催化剂。

第三拳藏在全球化布局。虽然极氪从美股退市,但李书福特意强调"保持与国际资本市场对话"。这让人联想到特斯拉私有化又上市的迂回策略,不排除未来打包吉利系新能源业务整体登陆更活跃的资本市场。

二、汽车界的"俄亥俄级战略"

这次整合让人想起美军核潜艇的"三叉戟升级计划"——用现有载体装载更强武器。吉利正在把分散的电动化技术、供应链和渠道网络,整合成更具杀伤力的战略核力量。

在杭州湾南岸,吉利研究院的工程师们已经尝到甜头。极氪浩瀚架构与领克CMA平台开始共享三电技术,就像安卓系统适配不同手机品牌,这种模块化研发让新车开发周期缩短30%。生产线上更上演着"变形记",极氪001和领克08能共线生产,产能利用率硬生生拔高5%。

李书福的野心不止于此。从收购沃尔沃到入股戴姆勒,他深谙"以资本换时间"的法则。这次私有化极氪,本质是把高端电动车的技术蓄水池与集团制造体系全面打通,为即将到来的智能电动车决战储备弹药。

三、新战局下的生死时速

在特斯拉市值缩水、新势力洗牌的当下,吉利选择此时整合恰逢其时。但摆在李书福面前的挑战同样真实——今年150万辆新能源车的销售目标,相当于每天要卖出4100辆电动车。

资本市场用真金白银投票。消息公布后极氪美股盘前飙涨10%,反映出投资者对这场"瘦身运动"的期待。不过也有分析师担忧,完全合并后能否保持极氪的高端调性?毕竟独立运营曾是极氪快速崛起的关键。

李书福的解题思路藏在《台州宣言》的第五战略:"人人都是人才"的管理哲学。从林杰等高管跨品牌兼任可以看出,吉利正在打造能灵活调配的"特战小组"。这种组织变革比资本运作更难,却决定着整合能否真正成功。

这场汽车业的大变局,看似是资本市场的闪转腾挪,实则是中国车企向电动化深水区进发的必经之路。当跨国车企还在为电动化路线争吵时,吉利已经用"退市-整合-再出发"的三部曲,走出一条独特的转型之路。正如李书福所说:"打基础、炼内功,用智慧开道",这场自我革命的终局,或将重塑全球汽车产业格局。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