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听说了吗,那个在欧洲两轮圈混得风生水起的大厂又杀回来了,这年头谁还没点“老巨头复活”的戏码,感觉就跟复古球鞋重新上架差不多,看似情怀,实则又是技术镀金。
但这次主角不是咱熟知的日系大哥,也不是美式铁骑,主打的是来自奥地利的哈莱因发动机厂,也就是HMW。你上网搜搜——奥地利摩托史,那就是不得不提的头号种子选手之一,最早能追溯到1948年,跟许多老品牌相似,一半靠技术,一半靠传奇色彩,把欧洲两轮的车市炒过不止一轮。
过去多少年,HMW自己搞出的“福克斯”发动机,在上世纪50年代年代就已经是圈内神器,随手一查,年产量最高那阵子能做到2.5万辆,这在欧洲摩托小厂里属于“顶流级别”。想象一下,老街区里一群人骑着HMW,叮叮哐哐,烟雾腾腾,那画面有点意思。
可惜,说到底,所有技术和品牌辉煌过之后,还不是被时间汰换了下去?品牌沉寂,旗下车型也慢慢退出主流市场。
现在,有意思的来了——HMW这牌子重新亮相,直接跟传统说拜拜,投奔电动阵营,主导它的是叫Acceleration Hub的新公司,口号相当抓人眼球,“下一代出行”,你品一品,多少带着点要做电动圈扛旗的理想化色彩。
到底是随波逐流?还是打算让欧美两轮圈掀起新的浪潮,这事儿一开始还真看不清楚。
就问一句,在城市“电摩大跃进”的当下,HMW这波操作,真的是王炸,还是一颗看起来很威但实际上不怎么响的小鞭炮?
你说,巨头回归本身挺让人兴奋,毕竟品牌基因在那放着,可单靠名字能顶多久?
新推的两款车分别叫FoxE和ConnE,说白了,一个偏户外,一个偏城市,泾渭分明。
FoxE这货都是奔着野外而去,并且一上来就细分出俩版本,听上去套路很“懂圈”。
首先FoxE Street,是很明显的大众越野小摩托定位,排量啥的,大概也就50cc级别,不同的是它能合法载两个人。别小看这个设计,多少欧洲小型电摩一味追求极致轻量化,结果成了单人专属,这点HMW有点反其道而行。
更值得说道的是FoxE Street整车带电池72公斤,卸了电池连60公斤都不到,丢车架上跟扛折叠自行车没啥区别。对于那些动不动要去户外探险、甚至开小轿车装车出游玩乐的人来说,简直太友好。
至于动力参数,官方藏得还是很严实,据说扭矩不错,却一直不放详细数据,就像一群人翘首等新剧发布会那种“欲盖弥彰”,让圈里人先打个激动的前奏。
另外的版本是FoxE Backyard,定位直接告诉你:纯粹就是给山野越野整活用的。没上牌,想上路你就别想,最大功率冲到8kW,那些喜欢畅快撒野、不在意城市边界的人,估计都跃跃欲试了。
对比同级别竞品,不得不说FoxE系列确实有自己的小心机,不是瞎扑腾,轻量+双人合法装载+越野专用,拎出来就是一股“咱能玩点真的”的劲儿。
但眼尖的人可能要吐槽:具体数据不给,有点藏头露尾,难免让人想这牌子是不是还在“试水”,还在等市场反馈再看要不要开大招。
总之,FoxE的定位确实很挑细分市场,也算玩出了一点新意思。
鼠标再一划,咱再看看ConnE,这就跟FoxE截然不同,是实打实为城市通勤而生。
ConnE的配置直接摆在那,电机功率给到8.6kW,这水平在同类电摩里算不算爆款不好说,但395Nm的轮端扭矩却是硬话。
什么意思,哪怕你不太懂行业参数,简单理解就是一脚油门下去,加速度堪比很多油摩,不缺爆发力。
这车最高速能到105公里每小时,城市郊区随便溜达都很富余,基本上不担心跟风驰电掣的车流丢人。
续航方面,标配双块72V35Ah电池,满电能跑120公里,对于平时通勤以及周末小短途,估计都能应付了。
电池充满时间也不吓人,一组4个小时就整好,对比那些动辄七八小时的电摩来说,已经算很佛系,早上出门前插着就行,晚上回家再来一次,日常用着基本没心理压力。
刹车是CBS联动系统,220mm大碟片,安全稳当。
前叉用伸缩式,后减震给到双筒并可调,明显冲着坑洼路和城市小颠簸来的,上下班偶遇烂路也不用皱眉头。
总体来看,ConnE的思路很清晰——不试图全面碾压但也绝不弱势,抓住痛点、砸钱补齐体验,这种务实其实很讨好市场。
不过,商品推新哪有不让人挑刺的事。
FoxE的野外定位挺诱人,可你要真想在城市里用Backyard版本还得绕路,不上牌那是“只能看不能骑”的代表。
Street版本虽然轻量、双人功能都做了,咱还不知道那个“貌似不错的扭矩表现”到底强到啥程度,总觉着厂家还在琢磨套路。
ConnE给的配置没毛病,实际使用能不能顶住西式长距离通勤的高频使用?120公里对有的人来说,也就是个周末散步量,万一电池掉速,实际里程缩水怎么办?
另外一层,有道是“老品牌重启,水土能服吗?”
就是你以前辉煌不假,但时过境迁,如今电摩圈一堆新秀和跨界强者都在抢蛋糕,HMW要想翻身,总不能靠一份情怀卡打下用户。
现在的市场,是有点像“饭圈混战”,谁家猫粮更新有料,谁才有人气。
也就是说,有底蕴能加成,但玩不好就成了负担。
所有技术也好,情怀也好,最终是得落地到体验和性价比上——你产品够硬,用户才有理由买单。
而FoxE和ConnE这两辆车,有没有那个爆发力?真还得看后续市场表现。
回望HMW的发展轨迹,从战后靠发动机拉动本地出行,到现在把赌注压在新能源电摩,基本上是“老瓶子装新汽水”。
现如今,新能源风口还在,技术方向变成了电动+智能的混搭show。你很难不感叹:两轮圈子早已经不是那个靠排量、个性出彩就能立身的年代。
大佬复出,用户提供的不是免费的掌声,而是用脚选的销量数据。
而这次的FoxE和ConnE,感觉是“把握进可攻退可守”,既不冒进,也不低调。
像FoxE这样把轻量化和便携做成卖点,还要兼顾郊游、户外这个小圈子,如果能保证耐用可靠,估计会有群死忠粉。
ConnE则主打一条“通勤+短途”,继续发力两轮用户中最刚需的板块。
搞新能源电摩这步棋,说是顺潮流,有点“被局势推着走”的意思。
但怎么跑出差异化,最关键的是能不能把那些极细致的体验做好。
其实,说到底,像HMW这种老厂转型,跟那些曾经爆红的明星一样,复出总伴随着怀旧和风险。
外界关注的不只是圈内的那点门道,而是“新时代下你能否活成自己又不是原来的老自己”。
很多品牌重启,都有点像一部新编的老剧,观众再多,剧情无聊也顶不上。
电摩市场就是一场永不停止的淘汰赛,不拼价格,就拼技术;不拼技术,就看谁更懂年轻人。
HMW踏上电动化,其实也算是一场“豪赌”,他要赌的是旧IP能不能激活新需求,要看新玩家还能不能咬住老粉。
这波FoxE和ConnE“首发双子星”,具体能不能往爆款方向发展,估计至少得再过一年市场才会给出答卷。
最后,咱话说回来,电摩这块蛋糕越来越大,玩家也越来越多,圈子就像小时候玩的淘汰跳房子,跳得晚的不一定掉队,关键得看谁先踩到了合适的格子。
咱也不是在看衰老牌子,毕竟复活是每个人都爱看的热闹,但终归还是要厂家拿出真本事,别让情怀成了包袱。
说不定哪天,HMW真能靠FoxE和ConnE杀出重围,给两轮圈提个醒:新瓶装旧酒,如果酒真香,谁都不嫌熟。
不过话又说回来,市场不会撒谎,销量见真章。
你说,HMW这波电动转型,你更看好哪款车呢,还是压根不买账?
留言聊聊,你觉得“老品牌复活”是圈内真香还是过去的回忆杀?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