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小时狂揽6万订单 一年却只卖出2.5万!谁在割韭菜?

直播间的订单数字像窜天猴似的往上冲,4S店的停车场却冷清得像鬼城。当某新势力晒出"三天六万单"的喜报时,没人敢信它全年只能卖出2.5万台。这年头,汽车圈的注水订单比洗车泡沫还多!

刚刷到某品牌新车预售海报时,我差点把枸杞茶喷在键盘上——"72小时狂揽6万订单"!这数字够把特斯拉都吓出冷汗。可等乘联会年度榜单公布,这车全年销量才2.5万,剩下的3.5万订单是被外星人劫持了?

72小时狂揽6万订单 一年却只卖出2.5万!谁在割韭菜?-有驾

这不是个别现象。今年前五个月,某日系品牌宣称预售订单破3万,结果上市首月真实交付量才813辆;某国产新贵高调宣布"24小时订单破万",现在月销量稳定在三位数。这些车企怕是把消费者当金鱼——以为大家七秒就失忆?

知道这些亮瞎眼的订单怎么来的吗?三招教你识破套路:第一招叫"自产自销",4S店销售拿亲戚身份证疯狂下单,反正定金能退;第二招叫"数据整容",把试驾预约、官网点击量统统算成"意向订单";最绝的是第三招"虚空造车",直接在后台改数据库,要多少有多少。

上个月陪朋友去提车就撞见现场表演。销售小哥边刷手机边嘀咕:"姐你运气真好,现在订车要等三个月呢",结果停车场里新车落灰,现车随时能提。后来才知道,这品牌当月真实订单才327单,对外却敢说"预售破五千"。

要说车企为啥敢这么玩?就欺负没人查!乘联会统计的是开票量,中汽研看的是上险量,厂家自己编的是批发量。同一款车能变出三组数据,比川剧变脸还快。更绝的是,现在某些直播间开始卖"期货车",价格比现车便宜两三万,等韭菜们付完定金,转头就降价清库存。

72小时狂揽6万订单 一年却只卖出2.5万!谁在割韭菜?-有驾

这波操作坑惨了真实车主。去年有位大哥花23万抢了辆"爆款SUV",半年不到官降4万,二手车商报价只剩15万。现在车友群里流行新暗号:"你买我推荐,真买我不买"。

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三招教你拆穿把戏:一看停车场库存,现车堆积必是虚火;二查二手车行情,真实保值率从不说谎;三盯终端优惠,真抢手车打死不降价。记住,现在车市没有"买不到",只有"卖不动"。

当你在直播间看到"上市即爆单"的标语时,会不会多留个心眼?毕竟天上不会掉馅饼,只会掉陷阱。最后问句扎心的:那些消失的3.5万订单,是不是都变成了销售的朋友圈素材?

#图文打卡计划#汽车订单注水——吹(锤)得越响,破得越快

那么最后小编想问:下次再看见车企晒订单战报,你会不会先查停车场监控?对此你怎么看?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素材来源于网络,如侵联删。

72小时狂揽6万订单 一年却只卖出2.5万!谁在割韭菜?-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