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今天咱来唠唠车上那个不太起眼,却又至关重要的 ESP 按键。您可别小瞧了它,关键时刻用对了,能帮咱大忙;要是不会用,那车子装了这功能,可就跟白装差不多了。
咱先来说说这 ESP 到底是个啥。ESP,全称车身电子稳定系统,您就把它想象成一个默默守护在您身边的驾驶小助手。平常开车的时候,它就悄无声息地工作着,通过车上各种各样的传感器,像车轮转速传感器、转向传感器啥的,时刻监测着车子的行驶状态。一旦它发现车子有转向不足,就是您打了方向盘,车却没按照您预想的方向转够角度;或者转向过度,也就是车子转得太猛,有甩尾的趋势,它就会立马行动起来。怎么行动呢?它会通过降低发动机输出扭矩,通俗点说就是让发动机别输出那么大劲儿了,再对车轮进行制动,该给某个车轮刹车就刹车,这么一来,就能让车子保持稳定,避免侧滑或者甩尾这些危险情况,保障咱的行车安全。
说到这,您可能要问了,这 ESP 这么厉害,是不是一直开着就万事大吉了?嘿,还真不是!虽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ESP 默认开启是最好的选择,能给咱稳稳的安全感。但在有些特殊场景下,您还真得把它关掉。
比如说,您开车到了那种沙地或者泥泞路段。您想啊,沙地和泥泞地,那车轮的附着力特别小,车走在上面,车轮特别容易打滑。这时候,如果 ESP 开着,它一检测到车轮打滑,就会按照它的 “逻辑” 来工作,限制发动机的转速。可咱在这种路况下,想要车子脱困,往往需要发动机多输出点动力,让车轮转得更有力才行。ESP 这么一限制,车子就像被捆住了手脚,反而很难从沙地或者泥泞里开出来了。所以啊,在这种时候,您就得果断按下 ESP 按键,把它关掉,让车子摆脱 ESP 的 “束缚”,这样才更有机会脱困。
再比如,到了冬天,路面有冰雪,或者平常路面湿滑的时候,您要是开车爬坡,也得注意 ESP。这种路面本身就滑,车轮很容易就会打滑。ESP 一旦检测到打滑,就会降低发动机扭矩,咱爬坡本来就需要足够的动力,它这么一降低,车子就更没劲儿往上爬了,很可能就卡在坡上了。所以,在冰雪、湿滑路面爬坡的时候,如果车子出现打滑情况,您就得赶紧把 ESP 关掉,让发动机能输出足够的动力,帮助车子顺利爬上坡。
还有一些特殊爱好的朋友,喜欢玩漂移。您想想,漂移的时候,车轮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打滑状态,这可完全违背了 ESP 防止车轮打滑的 “初衷”。要是 ESP 开着,它就会不停地干预,限制车轮打滑,那您还怎么好好施展漂移动作,享受漂移的乐趣呢?所以,对于漂移爱好者来说,在施展漂移动作之前,肯定得先把 ESP 关掉。
不过啊,朋友们,咱得记住,ESP 虽然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需要关掉,但在绝大多数正常驾驶的时候,它可是咱的得力助手,一定要让它保持开启状态。而且,一旦特殊情况结束,比如说您从沙地、泥泞地开出来了,或者坡爬上去了,玩完漂移了,一定得赶紧把 ESP 重新打开,可别忘喽!不然,在后续正常驾驶过程中,车子少了 ESP 的保护,遇到紧急情况,可就增加了发生危险的可能性。
好啦,关于车上 ESP 按键什么时候用,咱就唠到这儿。希望今天这一番话,能让您对 ESP 有更清楚的认识,以后开车的时候,该开就开,该关就关,让这个小功能更好地为咱的出行保驾护航。要是您觉得这内容有用,麻烦动动您那发财的小手,给点个赞,关注一下呗,祝您往后开车一路平安,干啥都顺风顺水,财源广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