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星通智联,从导航到智能座舱,解码汽车联网化未来

现在咱们老百姓买车,越来越看重车里的那块大屏幕了,导航要准、听歌要方便、倒车影像要清晰,最好还能跟手机一样流畅好用。

当您在高速公路上打开辅助驾驶,车子能稳稳地在车道中间行驶,或者在拥挤的停车场里,它能自己找到车位并完美地停进去时,您有没有想过,这些越来越聪明的汽车,它们的大脑和眼睛,究竟是哪位高手在背后打造的?

其实,在长安、吉利,甚至大众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汽车品牌背后,藏着一个不常被提起但至关重要的名字——北斗星通智联,简称BiCV。

北斗星通智联,从导航到智能座舱,解码汽车联网化未来-有驾

这家企业,正用咱们中国自己的北斗卫星技术,重新定义着智能汽车能做什么,能走多远。

要说清这家公司,得先从它的“家底”说起。

它的母公司叫北斗星通集团,这可是咱们国家卫星导航产业里第一家上市公司,实力非常雄厚。

搞卫星导航,尤其是咱们自己的北斗系统,是他们的看家本领,还因此拿过好几项国家级的科技大奖,更是率先研发出了支持全球多种卫星系统的导航芯片。

这就像一个武林世家,手里攥着的是独门绝学。

大约在十多年前,汽车开始变得越来越“聪明”,需要联网、需要更精准的导航,北斗星通敏锐地嗅到了机会,觉得自家的导航技术在汽车上大有可为。

于是,他们整合了一些在汽车电子领域有经验的企业,成立了北斗星通智联(BiCV),专门负责把顶尖的卫星定位技术和汽车的智能化需求结合起来,主攻智能座舱和高精度定位这两大块业务。

那么,这家公司的“功夫”到底有多深呢?

首先,他们有一支非常强大的研发队伍,超过六百八十人,而且里面十个人里有七个都是从国际大车企或者顶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那里请来的专家。

这支队伍能干什么呢?

小到一块简单的液晶仪表盘,大到那种带有增强现实抬头显示(就是能把导航箭头直接投射在马路上的技术)和中央处理器的豪华智能座舱,他们都能搞定。

北斗星通智联,从导航到智能座舱,解码汽车联网化未来-有驾

比如,现在吉利和红旗的一些高端车型上用的智能座舱,就是他们基于联发科的8666芯片开发的,操作起来的反应速度,比老式的车机快了整整百分之四十。

这就意味着,您在屏幕上点一下,系统立马就有反应,没有那种烦人的卡顿感。

其次,也是他们最核心的本事,就是高精度定位。

这可不是普通手机导航能比的。

依托集团自主研发的“争气芯”——“星云四号”(Nebulas-IV),他们做出了一系列车规级的高精度定位模块。

这能达到什么效果呢?

它的定位精度可以达到毫米级。

咱们用个大白话来解释:普通导航只能告诉您,您的车在某某路上;而这个技术能精确地告诉您,您的车在这条路的左侧车道还是右侧车道,甚至能知道您的车轮距离车道线只有十几厘米。

长安UNI系列车型上那个让人惊艳的自动泊车和高速领航辅助功能,背后就有这项技术的支持,它为汽车的“大脑”提供了一双“火眼金睛”,让机器看得清、走得稳。

光有好的设计还不够,还得能稳定地生产出来。

北斗星通智联在江苏宿迁建有大型的生产基地,一年能生产超过两百万台设备,而且品控极其严格,通过了像大众汽车那种出了名挑剔的质量体系认证,确保每台产品的合格率。

北斗星通智联,从导航到智能座舱,解码汽车联网化未来-有驾

这种从研发到制造都自己掌控的模式,不仅保证了质量,还大大缩短了供货时间,比行业平均水平快了百分之二十。

如今的智能汽车市场,大家可能也感觉到了,一方面是车里的大屏幕设计得越来越像,功能大同小异;另一方面,真正高级的自动驾驶技术因为需要昂贵的高精度定位设备,所以成本降不下来,很难普及到普通家用车上。

北斗星通智联的创新,恰好就是冲着解决这两个问题去的。

针对座舱体验,他们不搞“一刀切”,而是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如果您的车是入门级的经济型轿车,他们可以提供一套稳定可靠的基础系统,能连手机,满足日常使用。

如果您的车是高端豪华车型,他们也能提供基于高通8155高端芯片的方案,支持多块大屏幕联动,还有前面提到的增强现实导航。

比如,他们为上汽大众定制的一款数字液晶仪表,通过3D渲染技术,能把车辆的行驶状态、油耗、速度等信息非常直观、酷炫地展示出来,据说用户满意度高达百分之九十二。

针对定位的可靠性,也就是咱们开车常遇到的,一进隧道或者高楼林立的市区,导航就“犯迷糊”的问题,他们拿出了一套融合方案。

这套方案把自家的北斗芯片、感知车辆姿态的惯性导航模块,以及车路协同技术(V2X,简单说就是让汽车能和路边的红绿灯、摄像头等设施“对话”)整合在一起。

这样一来,就算天上的卫星信号被遮挡了,汽车也能通过自身的感觉和跟周围环境的“沟通”,来保持精准的定位,不会“迷路”。

这套技术已经在重庆的示范路段上成功应用,能让车辆提前感知到五百米范围内的碰撞风险,大大提升了行车安全。

北斗星通智联,从导航到智能座舱,解码汽车联网化未来-有驾

更重要的一点是,他们致力于核心技术的国产化。

长期以来,高端的汽车芯片都依赖进口,不仅价格贵,还存在“卡脖子”的风险。

北斗星通智联自主研发了一款型号为UC9810的定位芯片,完全符合严苛的车规级安全标准,国产化率达到了百分之八十,成本比同类的进口方案降低了百分之三十。

这不仅为车企省了钱,更关键的是,把核心技术掌握在了我们自己手里,让更多普通老百姓能用上过去只有豪车才有的高科技安全配置。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越来越普及,北斗星通智联的优势也愈发明显。

他们不仅仅是卖零件的供应商,更是能和车企深度合作的伙伴。

因为从最底层的芯片,到中间的模块,再到最终的智能座舱产品,都是他们自家的技术,所以可以做到深度的优化。

举个例子,他们通过协同优化天线和定位模块,让终端设备的功耗降低了百分之二十五。

对于越来越普遍的电动汽车来说,省下的每一度电都意味着更长的续航里程。

正是这种别人难以复制的优势,吸引了像沃尔沃这样的国际品牌也把他们列入了下一代自动驾驶方案的供应商名单。

如今,他们已经累计服务了三十多家主流车企,和长安、吉利等核心客户的合作年限都超过了八年,在长安CS75、吉利星越这些销量火爆的车型上,他们的智能座舱产品搭载率超过了百分之六十。

这背后,是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可靠的产品质量赢得的信任。

从北斗卫星导航的国家战略,到我们普通人车里那块越来越好用的屏幕,北斗星通智联的成长,正是中国汽车工业从追赶到引领的一个生动缩影。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