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琼最近陪朋友去买车,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4S店的销售总是把"高配"两个字挂在嘴边,好像不买高配就亏大了似的。但你知道吗?有些所谓的高配功能可能一年都用不上几次,而真正实用的配置反而被忽略了。
上周小琼的表哥就吃了这个亏,花高价买了辆"顶配"车,结果发现多花的3万块钱就多了个华而不实的全景天窗和氛围灯。这钱要是省下来,都够加两年的油了!那么问题来了,我们该怎么一眼就看出这辆车到底是真高配还是伪高配呢?
外观篇:从轮子就能看出门道
小琼有个在4S店工作的朋友透露,判断高低配最直观的方法就是看轮子。上个月小琼去停车场就做了个小实验:找了10辆同款不同配置的车,结果发现——
低配车的轮毂简直就像没化妆就出门:
尺寸小一号,看着就小气
材质是黑乎乎的钢圈
有些还套着廉价的塑料罩
轮胎品牌都是没听过的
而高配车的轮毂就像精心打扮过:
大尺寸铝合金材质
造型精致有设计感
搭配米其林、马牌等大牌轮胎
胎面更宽,安全性更好
小琼闺蜜去年买的低配车,轮毂才15寸,后来自己花4000块升级成17寸,整车气质立马不一样了!
灯光篇:黑夜里的照妖镜
晚上开车时最明显,小琼小区地库里停着各种配置的同款车:
低配车的大灯发黄,像老式灯泡
中配的稍微白一些
高配的LED大灯雪亮雪亮的
更夸张的是,有些高配车的大灯会"跳舞"!就是启动时会有个自检动作,上下左右扫一遍,看着就高级。小琼邻居新买的顶配车就有这个功能,每次启动都引来围观。
内饰篇:摸一摸就知道
坐进车里,第一个要看的就是座椅。小琼上周试驾了两款同车型不同配置的车,差别太大了:
低配座椅:
布料粗糙,像老式沙发
调节靠背要使劲转旋钮
坐久了屁股疼
高配座椅:
真皮包裹,手感细腻
电动调节带记忆功能
还有加热通风
小琼试驾时不小心按到了座椅加热键,大夏天的差点没把自己烤熟!不过冬天应该会很舒服。
中控屏也是个重要指标:
低配:小得像手机屏幕
中配:尺寸适中但反应慢
高配:超大屏,操作流畅
隐藏篇:这些细节最骗不了人
很多区别藏在细节里,小琼教你几招:
看车窗:
低配:普通玻璃,夏天烫手
高配:隔热玻璃,还有隐私功能
看钥匙:
低配:老式机械钥匙
高配:智能钥匙,靠近自动解锁
看后视镜:
低配:手动调节
高配:电动折叠还带加热
小琼同事上个月就因为没注意这些,买了辆"伪高配",现在后悔得直拍大腿。
实用建议:这些配置最值得买
经过多年观察,小琼总结出几个最实用的高配功能:
倒车影像和雷达 - 新手救命神器
自动空调 - 不用频繁调节
电动座椅 - 特别是带记忆功能的
车身稳定系统 - 保命配置
而那些华而不实的配置,比如:
全景天窗(一年开不了几次)
氛围灯(新鲜两天就腻)
自动泊车(很多都不好用)
完全可以根据预算酌情考虑。
最后小琼想说,买车不是买手机,没必要追求顶配。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配置组合,才是明智之选。下次去4S店,不妨先问问自己:这些多出来的配置,我真的用得上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