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慕尼黑车展开幕,德系新车比智能,中国品牌秀底气

据说慕尼黑的冬天,连小鸟都要绕开汽车展览馆飞,怕一不小心被“智能驾驶”识别成障碍物,享受一把被电动汽车“智能避让”的待遇。不怪小鸟胆小,是科技让大家都有点神经过敏,尤其是每逢欧洲车展——有种你不搞点智能、不加点电,怕是连门票都配不上,更别提做梦上台露脸。2025慕尼黑车展刚落地,我刷了几圈资讯,连带朋友圈都跟着多了几句深奥的“800V平台震撼”、“4K大屏炫目”、以及“50米记忆泊车”,听着都像汽车产业要组团进军火星种地了。

2025慕尼黑车展开幕,德系新车比智能,中国品牌秀底气-有驾

先看看德国自家几位老伙计,摇身一变的宝马iX3率先出场。要说新能源这行当,德国人还真憋着劲儿,指望着哪天靠工程学重新统一欧洲。iX3搞了个108度大电池,弄了个据说能跑900公里的续航,听起来挺吓人,实际咋样你得问老司机。豪车的嗓门儿依然不小,官方数据随手一摊,345kW功率、4.9秒破百,全是让人看着热血的数字。但讲真,咱普通用户能不能体会得出这么复杂的优秀,关键还得看那40英寸的4K全景大屏——说是还能配合偏振墨镜减少视觉影响,仿佛下一步就轮到自动驾驶跟你闲聊人生规划了。至于外观嘛,竖着两根肾,还一副车头灯与中网合体的小心思——就怕你认不出“我是宝马,不是新势力蹭热度的”。

这时,奔驰默默翻出自己的GLC EV,不搞噱头不叫奔驰。你看那车头:942个可点亮像素点,活脱脱一块表情包屏幕。经典金属镀铬夹杂着发光阵列,好像是在宣布“老子既传统又潮流”。车身加长80毫米,加多点空间,明摆着给拜访丈母娘留足后备厢。前备箱还搞了128升空间(我怀疑是专门给冰箱彩电留的)。内饰一块快40英寸的大屏,细节呢?矩阵背光、分区亮度,空调氛围灯,弄得整个座舱像深夜酒吧,还能随手变个色让你分分钟满足少女心。动力上奔驰也厚道,既有常规的单后驱和四驱,也没忘了AMG粉丝,608匹马力:反正数据显示都很美好,键盘前大家都是性能达人,至于日常谁开得出来,再说吧。

2025慕尼黑车展开幕,德系新车比智能,中国品牌秀底气-有驾

奥迪心里估计是一边喝酒一边琢磨:“我们不出新东西,是不是就没人记得TT了?”所以咣当端出个Concept C,纯电双门小跑设计,画风有点致敬1936年那种甲壳虫还没出生的斯文,混搭2004款A6。车身线条一股子数字工业风,电动可伸缩硬顶搞得跟变形金刚似的,真怕用户半夜梦游把敞篷给拆了。内饰走简洁科技风,10.4英寸折叠中控屏,阳极氧化铝的物理按键,主打一个“你摸得出来我是金属”。不过动力参数保密,搞得像诺贝尔试剂商店,卖不卖还得再来说。作为潜在TT继任者,希望到时候别连“情怀”一块儿继承没了。

大众这次确实现实主义,不像某些品牌一边天天喊智能,一边连导航都吊死在2018年。全新T-ROC从MEB Evo平台出发,外观换了新家族脸,R-Line的小运动也有,没“惊天动地”但至少没人喊骗我感情。车身长了二十多毫米,后排据说宽敞了,但对于长腿星人来说,还是不太能拿来炫耀。车内智能化硬件不错,双大屏十来英寸,还上了记忆泊车、轻混系统。大众仿佛碗里只有一颗西兰花,炒来炒去都能出新味道,至于动力选择,1.5T 48V,1.4T油电混动甚至四驱还在酝酿中,典型的“我什么都能来点,但主角永远是实用主义”。明说了,大众就是那种天天喊着改革创新,实际上一边打算盘一边给你稳稳地上半辈子保险。

看德国本地的选手一番操作,再回头看看咱东方来的中国品牌,气势一上来根本藏不住豪情。阿维塔想哪去?“大六座旗舰”,风格定位直接豪华,外观线条溜得连空气动力师都要头疼,立标一树,心里仿佛在喊“我不是模仿奔驰,是我要开辟新海洋”。全量智能化,自研底盘,概念说得天花乱坠,不过实际效果还是要让用户慢慢帮忙测评,能不能跨海被欧洲土豪买单,现在谁也不好说。但阿维塔的胆气是值得尊敬的,一口气带全家桶棒棒糖上车展,顺便顺风船票报个价,吓吓欧洲老钱:“中国人这次不是卖白菜了,豪车咱也有谱。”可奔驰宝马坐在展厅角落,应该也没睡好觉——毕竟新时代的出海不只靠“价格屠夫”,还要讲点时髦的新故事。

零跑在车展玩得就更随性些。Lafa5这小车,外观依旧家族式,甚至连AI驾驶都分“激光雷达版”、“纯视觉版”两档,一边招呼理工男,一边讨好生活党。官方动力和续航都还不说,营销这套“保持神秘感”,搞得欧洲观众都成了盲盒收藏家。B10一亮相就交付,喊着“性价比打遍天下”。9.98起步的国内价到欧洲能否复制?按理说欧洲人的钱包也懂精打细算,但面对满大街本地品牌,零跑敢出牌?愿否为性价比买单,那得等本地车主抖音开箱测评以后才见分晓——何况人家货真价实的品牌光环还在那晃悠呢。

讲到最具反差感的,还得是咱这台212 T01柴油版。大环境都谈新能源、发三电,212这块“皮实铁疙瘩”还是硬要扛着柴油进展馆,靠着分时四驱、差速锁、可断开防倾杆亮肌肉,想冲击欧洲老炮们的心头好。想法虽好,现实最爱打脸,欧洲环保标准可不是说下来就砸给你的,气候少女随时等着你发朋友圈。比配置,欧洲本地有一众“打不死”的经典硬派,咱212到底能不能亮出“中国味儿”的铁骨,最终可能还是被现实狠狠上了一课,到头来“硬派”多半成了广州街头的“情怀”。但不能说没勇气,这种逆流而上的精气神,电池厂的工程师们也该上炷香膜拜。

回过头看,今年的慕尼黑车展和往年有什么不一样?其实套路没怎么变,还是各自见招拆招,各家自说自的智能自的电。德国品牌还在做“我只进化不革命”,富丽堂皇但谨小慎微。中国新势力呢,仗着体量和速度,杀到欧洲来的架势像极了古代商队,车子里装的不止是产品,还是写给全球市场的新名片。技术方向、思维范式焕然一新,谁也不肯先服软,哪家都梦想着终有一天自己不是配角。好比一场泛欧舞会,你跳你的华尔兹,我踩我的北欧电音舞步,主角角色随时更替,但台下的掌声和尴尬同在。

最后,展台上霓虹泛滥,观众围得水泄不通。有人拍照,有人闲聊,也有人假装很懂技术,其实心里早打着哪个价钱、哪家口碑的算盘。所有理想和技术,最终还是要落地成一份打工仔开的Excel:数据好不好用、配置够不够炫、车主群友吹不吹牛。冠军归谁?不急,这事只有时间和用户买账才算数。

而今年的慕尼黑车展说白了,就是一场没人愿意先认输、大家都不想放掉话语权的押注。至于这些押注能不能兌现?别问我,我只是个围观群众,最多下次悄悄去欧洲商店逛一圈,看我钱包配不配得上宝马iX3的那块40英寸大屏幕。谁让科技洪流里,每个人最后的选择,其实都不过是“到底买不买单”。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