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这句话在汽车行业,尤其显得实在。
现在挑车,可不是随随便便的事儿。
早些年,腰包鼓了,首选合资品牌,图个牌子响亮。
现在呢?
国产新能源车,配置丰富,智能化程度高,真让人眼花缭乱。
近来,汽车圈又热闹起来,华为牵手上汽,推出新品牌——尚界。
这“尚界”啊,可不单单是个新招牌,背后藏着不少心思。
这事儿,得从上海车展说起。
余承东和上汽的领导们并肩站台,正式发布了“尚界”。
它是鸿蒙智行系列的“第五位成员”,目标锁定20万左右的中端市场,希望借助华为智选车的模式,搞出点新意。
余承东那股自信劲儿,说这车一上市,准火!
上汽也表了决心,要资源给资源,全力支持。
听说,光是新工厂就砸了60亿,团队也拉起一支五千多人的队伍。
华为主导设计、产品定义、定价和销售,上汽负责生产制造和供应链,这组合听着就靠谱。
大伙儿都等着瞧,这“尚界”能拿出什么与众不同的产品,能不能填补目前市场的空白。
要知道,现在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已经超过半数,单纯再添一个电动车品牌,恐怕难以激起浪花。
当今,想靠一款车一炮而红,光靠堆砌硬件可不行。
得真正get到用户的痛点,满足他们的实际需求。
就像特斯拉Model Y、理想ONE、问界M9、小米SU7,哪个不是靠着自身独特的优势,硬生生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国内车市,如同一个金字塔。
高端市场和入门级市场,电动车已经占有一席之地。
可提到20万这个“黄金价位”,燃油车仍是主流。
原因何在?
过去电池成本高昂,智能配置价格也不低,厂商难以在该价位打造出高性价比的电动车。
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消费者对智能化的诉求日益增长。
他们渴望更出色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更流畅顺滑的智能座舱体验,可惜选择面窄。
随着技术日臻成熟,成本逐渐下降,相信会有全新的电动车型,在20万这一价格区间,树立新的典范。
这种车型,并非简单地从竞争对手口中夺食,而是要扩大整个市场容量,激发潜在的消费力,吸引用户主动选择升级换代。
近年来,仅有问界M9和小米SU7做到了这点。
问界M9,定价不菲,但华为将顶尖技术倾囊相授,打造出豪华旗舰的标杆。
小米SU7,外形吸睛,性能出色,在中型轿车市场杀出一条血路,成功破圈。
特斯拉Model Y和理想ONE,同样如此。
它们没有一味地与燃油车比拼参数,而是从客户的角度出发,用差异化的解决方案,赢得了一片市场。
归根结底,就是要摸清用户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上汽以往在燃油车领域颇有建树,海外市场也经营得有声有色。
此次与华为携手,或许正是为了补齐“用户导向”这块短板。
上汽高层也明确表态,要以用户为中心,这与“尚界”的品牌理念不谋而合。
“尚界”的精髓在于“风格至尚、科技至尚、信赖至尚、人人至尚”,说白了,就是用户至上。
华为与上汽目标一致,都想“为用户打造好车”,这才是“尚界”的核心竞争力。
“尚界”立足于华为此前几款车型的经验之上,起步就很高。
华为之前与多家车企合作,已累积了丰富的经验。
这些经验都将被运用到“尚界”的开发中。
那些顶尖技术,也将逐步下放至“尚界”。
余承东曾用形象的比喻:“尚界与其他几位兄弟就像一个人的五指,握成拳头,力量无穷。”
“尚界”将采用鸿蒙智行简约的设计语言,外观造型值得期待。
华为拥有打造高端车型设计的经验,此前操刀的问界M9,都获得了市场的认可。
智能化更是华为的拿手好戏。
华为在汽车智能化技术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和时间,积累了十余年。
比如在自动紧急制动(AEB)的生效车速上,华为率先实现了突破。
现在,“尚界”也将采用华为的全方位主动安全技术。
在合作中,华为拥有充分的话语权,能够将自身标准严格落实到每一款车上。
上汽也对华为展现出充分的信任,表示华为可以随意调用上汽的资源,“咱们的人你随便指挥。”上汽将这次合作,视为“再一次合资”,希望借此学习,推动自身革新。
上汽为“尚界”投入了海量资源,这背后是多年造车历史和完备的供应链体系。
上汽在与外资品牌合营的过程中,汲取了宝贵的经验,也培育出国内的汽车产业链。
上汽与华为的结合,让“尚界”兼具顶尖科技与扎实制造实力,有望打破固有认知。
从外形设计、智能技术,到整车制造,“尚界”的起点就高人一等。
“尚界”还将借助鸿蒙智行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迅速抢占市场。
到去年底,鸿蒙智行的销售网点已经覆盖众多城市,门店数量也相当可观。
再加上华为品牌带来的光环,“尚界”有望在竞争激烈的市场,掀起一场从产品定义到用户体验的深刻变革。
所以,别把“尚界”仅仅看成是个新品牌。
它代表着一种新的可能性,一种用科技与用户至上的理念,重新界定汽车市场的力量。
这股力量,值得我们拭目以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