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四个月前那场引爆汽车圈的“超级合并”传闻吗?东风与长安两大央企的联姻剧本,在资本市场掀起层层浪花。而就在所有人都屏息等待“官宣”时,剧情却迎来惊天反转——合并暂停,长安突然升格为正牌央企!这记漂亮的“战术侧滑”背后,藏着怎样的战略棋局?
---
重组大变局:长安独立晋级“一级战队”
6月5日,随着兵器装备集团一纸分立公告,长安汽车的命运迎来高光时刻:国务院国资委正式批准将兵装集团汽车业务独立拆分为全新央企,由国资委直接履行出资人职责。这意味着长安汽车从“兵装二级子公司”一跃升为与一汽、东风平级的“国家队主力”,而东风则同步公告“暂不重组”,持续百日的合并计划按下暂停键。
资本市场对这一变动反应敏锐。公告当日,“兵装系”股票集体飘红:东安动力、湖南天雁涨停,长安汽车收盘涨3.34%;反观东风系股价受挫,东风集团港股跌幅达14.45%。市场用真金白银投出了对长安“单飞升级”的认可票。
重组暂停背后:战略路径的精准分岔
为何轰轰烈烈的合并突转方向?核心在于两家企业对转型节奏的差异化选择:
- 长安的“敏捷突围”:凭借新能源销量年增46.89%、阿维塔等新品牌爆发式增长(5月销量同比增179%)的亮眼业绩,长安急需更灵活的决策权。分立为一级央企后,可直接对接国家专项基金,优先享有新能源政策红利,加速推进“北斗天枢2.0”智能化战略——2026年实现全场景L3自动驾驶,2028年落地飞行汽车与人形机器人。
- 东风的“蓄势调整”:面对销量下滑压力(一季度销量同比降25.7%),东风选择暂缓重组,保留业务架构弹性。其2025年“百万新能源车+50万出口”目标未变,但需时间整合岚图等品牌资源,重构增长引擎。
升级红利:长安的“黄金发展窗口”
成为独立央企绝非简单更名,而是资源赋能级的跃迁:
1. 政策直通车:国资委明确要求央企“聚焦主责主业”,长安作为纯汽车业务平台,可优先获取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出口退税等政策支持,并直接参与国家级技术攻关项目。
2. 资本加速度:控股股东“中国长安集团”已更名为“辰致科技集团”,市场推测其将整合东安动力、湖南天雁等零部件企业,打造全产业链科技平台。知情人士透露,“新长安集团”筹备组已组建,预计8月正式落地。
3. 全球化跳板:按朱华荣规划,长安将推进阿维塔等子品牌融资上市,依托新央企身份加速海外布局(目标2030年出口150万辆)。上半年其海外销量已同比暴涨49%,泰国工厂、欧洲研发中心建设再添筹码。
行业新局:三足鼎立竞争加剧
长安晋级后,中国汽车央企正式形成“一汽、东风、长安”三强并立格局。三者虽同属国资委直管,但发展路径已然分化:
> 长安强攻智能化与新能源技术,东风深耕产业链整合,一汽发力高端品牌红旗。
正如盘古智库江瀚所言:“分立让长安甩开体制束缚,轻装上阵抢跑新赛道。”而国务院国资委的终极目标始终清晰——通过专业化整合,培育“引领智能网联变革的世界级汽车集团”。未来若长安与东风重启合作,也将是平等资源互补,而非此前的“谁吞并谁”。
结语
这场重组变局看似按下暂停键,实则为中国汽车工业升级埋下新伏笔。长安的独立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涟漪之下,是央企从“规模整合”向“精准进化”的战略转身。当企业敢对“大而全”说“不”,转而聚焦核心战场时,中国汽车冲击全球顶尖阵营的动能,或许才刚刚释放。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