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刷到特斯拉美国官网挂出新款Model 3 Standard,标价36990美元,比原来那款后驱长续航便宜五千多块。乍一看挺香,细看心里咯噔一下——续航直接砍掉86英里,连全景天窗都给你抠了。
这操作,像极了那些把Logo当饭吃的牌子。衣服剪掉一半,价格没少多少,就指着胸前那个标让你掏钱。特斯拉现在,有点这个味儿了。
以前国内不少人愿意为“特斯拉”三个字多花几万,图的是那份科技感、先锋范儿。可现在呢?满大街跑的国产电车,二十来万,配置拉满:座椅能通风按摩,800V快充十分钟跑四百公里,智能驾驶连施工路段都能自己绕,连后排都给你塞个大屏。
你再看特斯拉这“廉价版”干了
Model 3续航从358英里掉到272,Model Y更狠,扬声器从14个砍到6个,方向盘电动调不了,后排屏幕直接消失。跑个长途?充电桩得掐着表找。日常通勤是够用,但谁买车只图上下班?
美国那边据说订单还不少,加州有人订了Model Y Standard,等车要排四到六周。可中国消费者早不是五年前那拨了。那时候Model 3进口卖43万,照样排队抢。现在?大伙儿拿它跟比亚迪、小鹏、零跑一比,立马清醒。
小鹏XNGP无图智驾已经覆盖243个城市,没高精地图也能自己变道、避障;特斯拉FSD呢?马斯克嘴上喊了快一年,中国车主至今没用上。有北京车主吐槽:“高速上人家国产车自动上下匝道,我这还得手扶着,像开上个时代的车。”
电池也拼不过了。比亚迪刀片电池安全又便宜,宁德时代新出的神行电池,充十分钟跑400公里,极氪001 FR已经用上了。特斯拉超充桩在中国铺得还没国家电网快。
销量更说明问题:2025年上半年,特斯拉在华卖了26万多辆,同比下滑5.4%;比亚迪纯电卖了138万辆,涨了15%。小米、小鹏月销都冲过4万。4S店销售直言:“现在来看特斯拉的,十个有八个最后选了国产。”
为因为中国人对“减配”特别敏感。今年光是“配置不符”的投诉,特斯拉就吃了23起。国产车呢?配置表写得明明白白,该给的一样不少。
背后是中国新能源产业链太硬了。长三角、珠三角,从电池到芯片,三天就能改出新配置。小米SU7 Max用自研870V平台,续航650公里,才卖24.99万——比美国那款Model 3 Standard折算成人民币还便宜。
而且咱们用户要的是大空间、多接口、带娃方便、后排能躺平。国产车立马安排7座SUV、儿童安全座椅卡扣、车载KTV。特斯拉呢?Model 3/Y卖了七八年,内饰还是那套极简风,后排挤得腿都伸不直。
特斯拉现在想靠品牌光环“下沉”收割,但在中国,这招不灵了。
消费者早醒了。没人再为一个标多花十万八万。技术不领先,配置还缩水,凭
我倒觉得这是好事。说明咱们不盲从了,车企也逼着往前跑。中国电车能反超,靠的不是口号,是一块电池、一行代码、一个座椅细节堆出来的实打实优势。
特斯拉要是还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迟早被甩得连尾灯都看不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