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咱们老百姓买车,想法跟以前可大不一样了。
过去,我们看的是发动机排量大不大,空间坐着宽敞不宽敞,外观够不够气派。
可现在,尤其是在新能源电车这个圈子里,大家越来越关心一个新东西,那就是这车“聪不聪明”,买回家以后还能不能“长本事”。
这就像我们用智能手机一样,隔三差五系统更新一下,就多出好几个新功能,感觉像是换了个新手机。
汽车也开始走这条路了,通过网络进行远程升级,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OTA,让车子越开越新,体验越来越好。
最近,比亚迪就给旗下的热门车型2025款宋L EV智驾版来了一次非常重磅的OTA升级,可以说是给这台车注入了新的活力,特别是对那些购买了高配车型的车主来说,这次升级带来的驾驶体验变化是实实在在的。
这次升级的版本号是2.1.0,目前还处在一个叫做“内测”的阶段。
什么叫内测呢?
简单来说,就是比亚迪先挑选了一小部分真实的车主,让他们提前用上最新的系统,当一回“体验官”。
比亚迪的工程师们会根据这些车主的反馈,看看新功能好不好用,有没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小问题。
等这一个月的测试期结束,把所有问题都修改完善了,再向国家工信部进行正式报备,审批通过之后,才会分批次地向所有符合条件的车主进行推送。
所以,如果您是宋L车主但是还没收到升级提醒,不用着急,这说明厂家正在进行最后的打磨,确保把最稳定、最好用的版本交到您的手上。
这次升级的内容可以说是干货满满,总共新增了13项功能,同时还优化了8项已有的体验。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智能驾驶方面的巨大进步。
咱们重点聊聊几个最有代表性的变化。
首先,也是技术含量最高的一项,就是城市领航辅助和高快领航辅助系统,现在搭载了所谓的“端到端大模型”。
这个词听起来可能有点复杂,咱们用个大白话来解释。
以前的智能驾驶系统,更像一个严格执行程序的机器人,你给它设定好规则,比如红灯停、绿灯行,它就一步一步照做,有时候会显得有点呆板,反应不够灵活。
比如在复杂的路口,它可能会犹豫不决,或者变道的时候动作比较生硬,坐在车里的人会感觉不那么自然。
而“端到端大模型”就不一样了,它更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傅。
比亚迪不是给它设定死板的规则,而是让它学习海量的人类真实驾驶数据,让系统自己去理解和模仿一个好司机是怎么开车的。
升级之后,宋L在处理一些复杂场景,比如通过红绿灯路口、连续超车、应对突然加塞的车辆等三十多种情况下,表现会变得非常像一个真人驾驶,整个过程更加平顺、果断,也更符合我们的驾驶习惯,让坐在车里的人感觉更踏实。
除了这个核心技术的升级,还有几个非常实用的新功能。
比如新增的“领航辅助车流限速”功能。
这个功能特别适合在高速公路上开车。
以前我们用自适应巡航,设定一个速度,比如120公里每小时,车子就会尽量保持这个速度。
但实际高速上,经常会遇到整个车道车流量都很大,大家的速度普遍在100公里每小时左右。
这时候你的车如果还非要往120冲,就会导致频繁地加速和刹车,不仅乘坐体验不好,也更耗电。
现在,宋L变得会“看眼色”了,它能通过传感器判断周围车流的整体速度,然后自动把巡航速度调整到和大家差不多的水平,平稳地融入车流中,这样开起来就舒服多了,也更安全。
另一个让很多人拍手叫好的改进,是关于自动泊车功能的。
相信用过自动泊车的车主都有过这种体验:车子正在自己倒车入库,你因为想看清楚一点,下意识地踩了一下刹车,结果整个自动泊车过程就直接退出了,还得你重新操作一遍,非常麻烦。
这次升级后,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
在自动泊车过程中,你可以随时踩刹车让车辆暂停,系统会很有耐心地等你。
等你观察好情况,松开刹车,它就会继续完成剩下的泊车动作,这个体验就人性化多了。
而且,它还学会了更多停车的“花样”,比如在一些比较窄的垂直车位或者斜向车位,可以支持车头先进去;还能在有停车限位块(就是车轮后面那个水泥墩子)的车位里停进去再开出来;甚至你还可以选择让车子停得偏左一点还是偏右一点,给旁边的车留出更多空间。
这些细节的完善,让自动泊车从一个偶尔炫耀一下的功能,变成了一个日常生活中真正好用、可靠的帮手。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上面提到的这些最核心、最先进的智能驾驶功能,比如端到端大模型、更聪明的领航辅助等等,总共有11项是只有搭载了激光雷达的车型,也就是指导价更高的662KM激光雷达卓越型和602KM激光雷达四驱型才能享有的。
这是因为激光雷达就像是汽车最高级的“眼睛”,它能非常精确地感知周围的环境,建立一个三维的立体地图,这是实现高阶智能驾驶必不可少的硬件基础,没有这个硬件,软件功能再强大也无法实现。
除了这些大的功能新增,一些细节优化也体现了比亚迪的用心。
比如手机UWB无感钥匙的兼容性和体验都提升了,靠近解锁、离开锁车的反应更快更稳定;全景影像的弹出逻辑也改了,减少了不必要的打扰;在你开启辅助驾驶模式的时候,车辆的大灯会自动调节到最高的高度,帮你把前方的路照得更远更亮,提升了夜间行车的安全性。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改动,恰恰是提升日常用车幸福感的关键。
回顾2025款比亚迪宋L EV这款车本身,它作为一款纯电中型SUV,凭借着轿跑风格的动感外观、无框车门、可升降的电动尾翼等设计,在市场上吸引了很多年轻消费者的目光。
它的车身尺寸和轴距也保证了车内有足够宽敞的乘坐空间。
动力和续航方面,提供了多种选择,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不过,它所处的市场竞争也异常激烈,像小鹏G6、深蓝S07,还有刚刚上市的乐道L60等,都是实力强劲的对手。
根据公开的数据,今年6月份,宋L的销量是1608辆,在一个如此“内卷”的市场环境中,这个成绩虽然不算差,但显然还有很大的提升潜力。
因此,这次大规模的OTA升级,对比亚迪来说意义重大。
它不仅是给老车主送上的福利,更是向市场发出的一个明确信号:比亚迪在智能化领域的投入和追赶速度是非常快的。
通过软件的持续升级,让汽车的价值在售出后还能不断增长,这正是中国汽车品牌如今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