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万级国产车来了!江淮新旗舰叫板迈巴赫,但敢买吗?

百万元豪车市场要变天? 江淮突然甩出王炸,预售价100万起的尊界S800,搭载华为黑科技,连玻璃都能当屏幕用! 但网友吵翻了:新牌子敢卖百万,是真有料还是割韭菜?

一、华为技术堆到天花板

尊界S800的卖点全写在名字里,华为。 车顶的激光雷达和摄像头阵列,能实时扫描前方200米内的坑洼、掉落的异物,甚至提前3秒预警爆胎风险。

华为的鸿蒙座舱更绝:中控台六块屏幕联成一片,后排乘客能直接投影电影,车顶还能一键切换“星空模式”。

一块智能光幕玻璃,手指头轻轻一滑,车窗就能从全透明变成磨砂,还能自动过滤刺眼阳光。

二、价格玩心跳,老牌豪车慌了?

预售价100万起,但业内消息透露:正式售价可能压到80万。 这价格直接杀进迈巴赫S级、宝马7系的腹地。

对比传统豪车,尊界S800的增程版充电10分钟能跑200公里,比燃油车加油还快。 后排座椅带按摩、加热,连空气系统都能吸附分解甲醛和细菌。 有网友调侃:“这哪是买辆车? 分明是买了间会跑的五星级病房。

三、新品牌最大的软肋:没人信它值这个价

翻翻评论区,质疑声扎心:“江淮以前造的是五菱宏光同款面包车,凭啥卖百万? ”“没有百年历史,连车标都没人认识,土豪会买账?

问题摆在那:蔚来ET9用自研芯片,仰望U7有四电机黑科技,尊界S800的核心技术全是供应商方案。 就算堆料猛,真能说服“面子至上”的豪车买家?

四、细节卷出新高度,但劝退实用党

电子后视镜取消物理后视镜,全靠屏幕显示,下雨天会不会卡顿? 后排投影仪看电影是爽,但日常通勤根本用不上。 更鸡肋的是智能光幕玻璃:白天强光下透光率自动降低,但实测显示透光不均匀,反而影响视线。

增程版用800V高压电池,充电快是快,但全国适配的超充桩不到10%,普通小区根本装不了。 网友辣评:“科技感拉满,落地三个月就变砖头。 ”

五、百万豪车市场的隐形门槛

迈巴赫卖的不只是车,手工缝线、专属管家、百年品牌故事,这才是溢价核心。 尊界S800敢对标,却连定制服务都还没成型。

用户群体:开百万车的老板们,未必愿意在商务场合被问“这牌子是不是新出的电动车”。 有汽车博主直言:“花100万买国产车,相当于穿鸿星尔克去米其林餐厅约会。 ”

六、对手的降维打击

仰望U7直接掏出自研四电机,零百加速2秒级;蔚来ET9用自研激光雷达,算力碾压同级。 尊界S800引以为傲的华为技术,反而成了“供应商贴牌”的把柄。

传统车企也没闲着:奔驰刚发布能自动泊车的EQS,宝马i7加推后排办公模式。 尊界S800的六屏座舱看似酷炫,实际多数功能要靠手机App操控,体验割裂。

七、销量是生死线

江淮内部人士透露:年销2000辆才能回本。 但现实很骨感,全国月均卖出1000辆的百万豪车,全是靠品牌溢价硬撑。 尊界S800就算技术达标,没有用户愿意当“第一个吃螃蟹的冤大头”。

有经销商吐槽:“现在有钱人都认门第,开国产百万车出门,会被问是不是代步车。 ”一旦销量扑街,80万的定价会直接坐实“廉价高端”的标签。

八、争议背后的行业变局

尊界S800的尴尬,折射出国产车冲高的集体困境:技术能砸钱,品牌积淀却要靠几代人。 比亚迪用汉EV撕开BBA防线,但均价始终卡在30万。

华为的强势介入,让尊界S800成了试验田,如果这都能成,那问界、智界们离百万级也不远了。 但硬币的另一面是:一旦失败,华为的豪华车野心可能被按暂停键。

九、普通人该不该等这车?

务实派劝退:同样的钱能买顶配保时捷Taycan,或者两辆理想L9。 科技爱好者心动:鸿蒙座舱的生态互联确实香,但日常用起来未必比苹果CarPlay省心。

最纠结的是科技发烧友:“华为技术确实牛,但花百万买个‘期货’,万一明年技术就过时?

十、结局未定,但时代变了

不管尊界S800成不成,这场仗已经打响。 当国产车开始用堆料和价格挑战传统豪强,说明市场规则真的在改写。 或许十年后再看,今天的争议就像当年吉利收购沃尔沃一样,当时觉得疯狂,现在已成常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