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跟孙颖莎这波联动,瞅着挺来劲。一个扛鼎“中国制造”,一个横扫乒坛,咋看都是金风玉露一相逢,胜却人间无数。可细琢磨,这背后是不是也透着那么点儿“赶考”的劲头?
就拿红旗这天工06来说,恨不得把“金钟罩铁布衫”和“汉服高定”写在脑门子上。超高强度钢,硬核防护,恨不得告诉你,撞谁谁倒霉。“国潮”这事儿,又是东方意境,又是留白写意,恨不得把老祖宗的文化家底儿都搬出来。
可关键是,咱老百姓买车,图个啥?情怀这玩意儿,能当饭吃?安全当然是刚需,颜值也得在线,但最终掏腰包,还不得掂量掂量续航扎不扎实,操控溜不溜?
眼下这新能源车市,那就是个“绞肉机”。特斯拉舞起价格屠刀,比亚迪憋着新招,新势力们更是铆足了劲儿秀肌肉。红旗这厢猛吹安全和国潮,一方面是想搞差异化,找到自己的“根据地”, 另一方面,是不是也暗示着,在智能化、电池这些硬碰硬的赛道上,底气还稍欠那么点儿意思?
再说这“国潮”。这几年,“中国风”是真火,从运动品牌到文创周边,都喜欢往这上面蹭。可这“潮”到底是个啥?是把龙纹凤印往上招呼,还是真懂咱们老祖宗的文化精髓,再把这精髓揉进产品里?
天工06那30个储物空间,号称是中式智慧对功能美学的诠释。这话听着就有点...尬。难道外国设计师就不懂收纳?难道只有咱中国人需要放东西?这种把实用功能硬拗成文化内涵的操作,是不是有点用力过猛了?
还有那双层隔音玻璃和N多降噪技术,说是呼应“大隐隐于市”的人生哲学。这…是不是有点脑洞过大了?难道车里安静点,就悟道了?要是这样,那劳斯莱斯直接原地飞升了?
说白了,红旗想造好车,想弘扬传统文化,这想法挺好。但得讲究个“润物细无声”。不是光靠吆喝,也不是光靠堆砌辞藻,而是得脚踏实地,把产品打磨好,把技术搞上去。
说到技术,那全域900V高压快充,号称12分钟回血500公里。听着挺玄乎。可这“常温”得是多少度?要是搁在东北的数九寒天,这数据还靠谱吗?要是不靠谱,那这“超长续航”是不是就有点忽悠了?
还有那3.9秒破百的加速。说实话,对于一台SUV,加速快慢真那么重要?有几个车主会开着SUV去玩漂移?
所以说,红旗天工06想靠安全和国潮圈粉,方向盘没打错。但要真正占领市场,还得在产品力上加码,在用户体验上多花心思。
与其请孙颖莎站台,不如多听听用户的声音。摸清他们真正Care啥,想要啥。别光想着把“国之重器”的桂冠戴在自己头上, 而是要实打实地做出让咱老百姓都竖大拇指的产品。
说白了,最好的爱国,不是买个啥,而是把自己的活儿干漂亮。对于红旗来说,把车造好,比啥都强。这比喊破嗓子都管用。
话说回来,红旗这次的营销套路,也折射出一种挺有意思的社会心态: 咱既想力挺国货,又怕踩坑。这种纠结,也许正是“孙颖莎同款”能引起共鸣的真正原因吧。期望着,未来的红旗,能少一点心虚,多一些底气。让咱老百姓买得踏实,开得舒坦,这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