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深耕AI汽车,东软睿驰的技术底座让车企“轻装上阵”

垂直深耕AI汽车,东软睿驰的技术底座让车企“轻装上阵”-有驾

“早上好,今天天气转热,为您调低空调温度。根据您的日程,导航已避开早高峰拥堵路段,可以开启辅助驾驶模式……”

在传统汽车时代,用户习惯了用按键和触屏与车辆“沟通”;而AI时代的汽车,正在成为能预判需求、理解情感的出行伙伴。

车企已然洞悉这一方向,纷纷开始打造自己的“智能体”——个性化人车交互、个人助理、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等等。

在2025上海车展上,东软睿驰正式亮相了AI汽车全栈产品,包括面向AIDV(AI定义汽车)时代的AIOS——NeuSAR OS、AI+车云协同平台、开放灵活的组合辅助驾驶全栈产品、AI数据智能的EV产品方案等,围绕AI时代智能化全场景高效创新提供核心支撑,助力车企快速构建和落地AI应用。

东软睿驰总裁兼CTO杜强在接受《赛博汽车》访谈时表示,“在AI与汽车加速融合的背景下,我们提供了AI应用落地的系统级技术底座,通过开放、平台化的合作模式,助力车企整车智能化功能的开发效率能够大幅度提升。”

当车企们争相为汽车装上“AI大脑”时,东软睿驰更像是在为这场智能化竞赛铺设“高速公路”——既提供标准化的路基,又开放所有施工图纸,让车企可以专注打造自己的“智能赛车”。

这种“基建供应商”的定位,正在改变行业创新模式:过去需要自建赛道的高门槛竞赛,如今变成了在共享高速路上的差异化竞速。正如智能手机时代催生了安卓生态的繁荣,东软睿驰的开放策略或将加速AI汽车进入“千车千面”的普惠时代。

01

为什么需要AIOS?

新时代,智能汽车的“魂”依然是OS,或者说AIOS。

所谓AIOS,是专为智能设备设计的底层软件平台,它整合了AI能力,如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用于管理和优化硬件资源、驱动智能化功能,并提供开发者接口。

基于AI自我学习与不断进化的能力,在操作系统领域,AI与操作系统的结合将呈现三个阶段:分别是AI in OS,支持AI和大模型快速上车实现部分应用的Agent化;过渡到AI for OS,更多的AI应用共性服务系统化成为操作系统的底层服务;最终发展为AI as OS,由AI执行操作系统的任务调度和资源管理,AI内化为系统级能力支持Agent实现跨域调用。

“进入AI时代,操作系统的使命也发生了变化。早期操作系统的使命可能是解决单一的控制器的功能开发,后来扩展为支持整车跨域协同。在AIDV时代,操作系统又有了一个新的使命,要支持整车智能化快速发展,包括如何让上层应用快速接入AI。”杜强表示,过去传统软件开发需要一年甚至更久,现在基于车企对创新速度的需求,可能需要一个月之内开发出来。

垂直深耕AI汽车,东软睿驰的技术底座让车企“轻装上阵”-有驾

AIOS为AI汽车打造“仿生大脑”架构

为适应这种变化,东软睿驰推出面向AIDV时代的AIOS——NeuSAR OS,它是让车辆从“执行工具”到“思考伙伴”的质变引擎。

具体来说,NeuSAR OS以数千万套装车量产验证的基础软件NeuSAR cCore、NeuSAR aCore为底座,提供高可靠、高安全的底层能力;NeuSAR Service Framework中间件融合云仿真与微服务技术,打通AI Agent与整车开发生态,支持跨域应用灵活部署与高效迭代;NeuSAR AI Framework统一封装数据、模型、算力管理,极大提升Agent开发效率;创新性的NeuSAR Copilot智能化开发助手将AUTOSAR工具与AIGC深度融合,实现智能配置、智能编码、智能问答等流程自动化,降低软件开发门槛,加速生态共创。

在此之下,NeuSAR OS可帮助车企实现AI应用创新开发范式与效率的全方位升级。

在多系统协同方面,NeuSAR OS可同时调度多个域控制器的算力资源,让跨域协同效率提升;面向AI在车内各类场景的开发,内置AI开发框架,避免重复开发相同的基础功能,支持车企1个月内完成从需求定义到AI应用落地。同时为车企提供接入DeepSeek的AI化开发工具,精准解决开发过程中的复杂问题,大幅提升AI应用开发效率的同时降低开发门槛,让更多生态伙伴能轻松参与整车智能场景共建。

垂直深耕AI汽车,东软睿驰的技术底座让车企“轻装上阵”-有驾

此外,东软睿驰车云协同平台支持车内场景的持续进化、常用常新,支持自然语言与系统“对话”生成丰富多样的车端场景,助力车企构建差异化智能体验。

在NeuSAR OS的系统级支持下,汽车可以实现“像智能手机一样OTA升级,但更懂安全”。AI+车云协同赋予车辆“理解语义、主动联动”的能力,让车“越开越聪明”,让未来的车不再是工具,而是能预判需求的出行伙伴。AI普惠不是技术炫技,而是让每一辆车都“买得起、用得好”。

02

从“能用”到“好用”的质变

如果说传统汽车像一台功能手机,需要用户输入明确指令。那么AI赋能的智能汽车更像具备人脑思维的“智慧生命体”,能通过学习用户习惯提供主动服务。

具体到为用户带来的体验上,可以观察到的是:人车交互更“懂你”,辅助驾驶更“安全”。

面向用户的场景开发方面,NeuSAR OS提供强大的系统级能力,有效支持车内基于认知感知、语义理解、多模态融合与执行调度等方面各类场景应用的开发落地。

垂直深耕AI汽车,东软睿驰的技术底座让车企“轻装上阵”-有驾

一方面,它可以实现语义驱动的主动交互。包括车内跨端协同,支持车机与移动终端之间的智能联动,让车内语音指令能够无缝调用手机生态服务;模糊意图识别与智能执行,系统可识别用户模糊表达的需求,自动解析并执行多步骤的控制操作,降低用户操作负担;人车家互联控制,打通车载系统与家庭IoT设备的连接能力,拓展汽车的服务边界。

另一方面,它也是情境感知的智能空间。可实现智能环境自适应调节,基于车内外环境感知、用户偏好数据与车况信息,实现自动化的车内环境调节;智能能源健康管理,通过感知“人-车-环境”的多源数据,主动监测电池健康状态,并基于用户行为动态推荐最优的使用策略。

同时,东软睿驰AI+车云协同平台基于NeuSAR OS释放的服务化能力,打造全链路自动化AIGC生成式场景应用模式,提供算力扩展、规则校验,深度接入车主偏好,实现“千车千面”个性化出行体验。比如,用户只需简单描述“周末露营模式”,即可触发座椅自动放倒、氛围灯调节为暖色、外放电启动等一系列跨域服务的联动。

辅助驾驶方面,则主要是为用户带来安全、安心、智能的出行体验,通过辅助驾驶功能的快速规模化落地,让平价车型也具备“老司机”体验。

垂直深耕AI汽车,东软睿驰的技术底座让车企“轻装上阵”-有驾

伴随大模型、无图等技术的加持,辅助驾驶规模化效应初显,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L2级辅助驾驶渗透率突破65%,较2024年同期增长12%,城市NOA功能覆盖城市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超200%。

市场、用户需求激增之下,比亚迪喊出“智驾平权”口号,吉利、零跑、奇瑞等车企也在纷纷发力走出自己的普惠路线。车企与行业上下游如何通过协同合作,提升高质量、高可靠、快速量产交付能力成为行业关注的重要课题。

在AI加持之下,东软睿驰走出了更安全、可靠且具有性价比的“技术平权”道路。

实际上,作为入门或者中等的端到端大模型,由于具备各种优化算法,对算力需求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垂直深耕AI汽车,东软睿驰的技术底座让车企“轻装上阵”-有驾

东软睿驰提供的辅助驾驶方案,基于全栈自研的端到端大模型架构,可以覆盖10万-15万元左右中低配车型,功能范畴已能够支持7大典型城区场景通行、22中特殊工况应对,覆盖高速和城市快速路领航场景、城市道路领航辅助、家庭和公共停车场的多层复杂记忆泊车等常见日常出行场景。今年8月量产落地的车型将涵盖部分城区场景、城区LCC增强;明年初将量产包含城区轻量化领航在内的场景。

同时,在技术“上限”的突破背后,是东软睿驰高效的量产交付技术平台支撑,现已将符合高级辅助驾驶安全要求的功能安全机制、预期功能安全机制和安全开发全流程质量体系,赋能至所有L2级别辅助驾驶产品,同时基于构建的辅助驾驶云平台、集成平台,能够确保工程化落地的可靠性,让用户“放心用、持续用”。

可以理解为,在助力车企实现“智能化普惠”这一战略目标上,东软睿驰全系辅助驾驶产品不仅覆盖10万元级车型的安全、可靠的辅助驾驶功能普及,还正与车企共同探索基于更高阶乃至L3的高端市场联合研发。

垂直深耕AI汽车,东软睿驰的技术底座让车企“轻装上阵”-有驾

显然,在AI与汽车产业深度融合的当下,东软睿驰的差异化优势在于,既提供符合车规级安全的底层AI能力,又通过模块化设计将开发效率大幅提升。依托提供的灵活多样的AI原生辅助驾驶应用、安全可靠的辅助驾驶体验以及开放灵活的合作模式、精准细分的市场定位,东软睿驰通过生态协同放大规模效应,满足车企打造更个性化的价值需求,覆盖更多用户多元驾驶场景。

03

AIDV时代,东软睿驰的定位

汽车和手机行业类似,有类似苹果的垂直整合生态,也有安卓这样的水平整合生态。东软睿驰的定位就是在水平整合的生态基础之上,寻求竞争力和服务对象。未来随着产业链成熟,更多功能会回归产业链,水平整合会是成本更优方式。

实际上,在软件定义汽车兴起之际,为保证给用户带来更丰富的驾驶体验,以及确保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很多主机厂提出了“全栈自研OS”的战略。

但在逐步深入研发后,车企们越发发现,单打独斗背后很难平衡技术、成本、效率等各种因素。

于是,除了极少部分车企能依然坚持“芯片+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全栈自研,绝大多数主机厂选择的还是综合性价比更高的路径,即与芯片、操作系统厂商深度定制合作,保障开发效率的同时,也保证自己开发的个性化软件可以顺利和通用化软件耦合。

其中,车企主要负责车内的系统集成和场景应用创新,科技公司提供AI和技术支持,而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则提供软件技术平台底座和软硬件一体化产品方案。

垂直深耕AI汽车,东软睿驰的技术底座让车企“轻装上阵”-有驾

东软睿驰建立了广泛操作系统底层生态体系

截至目前,东软睿驰与国内大多数一线主机厂都建立了紧密合作,商业模式上也非常灵活。据悉,NeuSAR OS可以助力车企实现降本增效30%-50%。

基于此,东软睿驰在AIDV赛道上,更像是“智能化加速器”,通过开放、标准化的技术底座,帮助车企在智能化竞争中实现“快人一步”。

整体来看,东软睿驰核心定位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

技术普惠的推动者。NeuSAR OS为核心,将AI应用开发门槛从“全套自研”降低到“模块化调用”。通过预置AI框架和AI化开发助手,车企可在一个月内完成传统需耗时一年的功能开发,综合成本下降30%-50%。

生态协同的“连接器”。坚持AUTOSAR+扩展架构,兼容芯片、算法、应用层多方供应商。这种“乐高式”方案既避免车企被单一技术绑定,又很好地解决了大多数跨车企、车型协作效率问题。

各类场景的“方案库”。通过服务60+车型的量产经验,沉淀出覆盖辅助驾驶、人车交互、车身控制、底盘、动力、能源管理等场景的各类成熟案例。车企可专注差异化创新,而非重复“造轮子”。

垂直深耕AI汽车,东软睿驰的技术底座让车企“轻装上阵”-有驾

东软睿驰的目标十分明确:构建面向智能汽车时代的水平化开放生态,让每一家车企都能以更低的成本、高效地接入AI时代的核心技术红利。

未来,凭借技术优势、经验沉淀和市场地位,东软睿驰有望成为汽车赛道下半场智能化战役中最多红利获得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