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车企“变卦”,中国电车崛起
2021年11月,梅赛德斯奔驰、通用等多家车企承诺2035年在全球主要市场停售内燃机汽车,奥迪还计划2026年新生产车型纯电化,2033年逐步停产内燃机。然而,不足4年,奥迪、奔驰等欧洲车企就“变卦”了。奥迪CEO暂停全面电气化,奔驰CEO宣布延长燃油车寿命。
欧洲车企“毁约”电动化,一方面因欧盟政策调整。欧盟新提案允许车企碳排放超标后有时间找补,这让奥迪、奔驰有了缓冲,不急着电动化。另一方面,欧洲车企在电动化市场本就分歧,奥迪、奔驰电动化普及不如预期,更多是因环保政策才被迫承诺。
反观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迅猛发展。国家补贴、乘用车双积分政策等推动车企生产电动汽车,免税和绿牌政策也吸引消费者。工信部不断发布新标准,倒逼车企技术升级。中国车企三个阶段同时推进,快速迭代,在全球扩张。
欧洲车企在燃油车领域有存量优势,面对中国新能源车企的冲击,选择回归燃油车缓冲转型阵痛。而中国抓住了全球汽车产业转移机遇,在汽车电气化领域占据先发优势。在新时代,中国车企和欧美车企各有优劣,中国车企技术更新快、政策支持足,但品牌影响力还需提升;欧美车企品牌知名度高,但转型较慢。未来,这场汽车产业的变革还将继续,让我们拭目以待。
#汽车资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