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断油器几百块,前车主远程要你命,谁在默许这场谋杀?

《一个断油器几百块,前车主远程要你命,谁在默许这场谋杀?》

一个断油器几百块,前车主远程要你命,谁在默许这场谋杀?-有驾

第一幕:钩子事件——油门突然失灵,方向盘自己打转 去年冬天,哈尔滨的网约车司机王师傅差点把车开进松花江。时速80公里的高架桥上,他的新能源车突然断油断电,方向盘锁死,刹车踏板硬得像块铁。后视镜里,大货车喇叭按得震天响。后来4S店告诉他:“前车主通过手机APP远程锁车了,你这车二手过户时没解绑账号。”

这可不是科幻片桥段。随便搜搜“远程锁车纠纷”,能炸出一堆毛骨悚然的案例:深圳车主被锁车后遭前车主勒索5000元“解锁费”;长沙二手车商发现库存车辆半夜集体“自杀式”撞墙——都是原车主通过云端搞的鬼。更绝的是某新能源品牌客服的经典回应:“建议您和前车主协商解决。”好家伙,这年头买辆二手车还得先拜把子?

第二幕:致命漏洞——谁给“电子绑架”开了后门? 拆开那个价值几百块的断油器,里头就一块电路板加个4G模块。技术原理简单到大学生毕设都能做:通过车载OBD接口接入CAN总线,相当于给车子装了“电子项圈”。但问题在于,车企的账号解绑流程比解开俄罗斯套娃还复杂。

一个断油器几百块,前车主远程要你命,谁在默许这场谋杀?-有驾

某品牌二手车过户需提交7份材料,其中3份要原车主亲笔签名。可要是遇上失联、离婚或债务纠纷的前车主呢?江苏消费者协会去年测试了12个主流新能源品牌,发现6家存在“过户后原账号仍可远程操控”的漏洞。更魔幻的是,某车企的解决方案竟是让现车主自己起诉前车主——为个APP权限打官司,成本够买辆新车了。

第三幕:沉默共谋——监管红线和资本套索 看过《速度与激情8》里“僵尸车”围攻的场面吧?现实比电影更荒诞。去年某车企被黑客攻破服务器,900多辆车在高速上集体急刹。事后调查显示,其车载系统用的还是2015年的加密协议。

按理说,工信部《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规定》明确要求车企必须提供账号强制解绑渠道。但执行起来就像用渔网拦沙子:某新势力品牌APP里,“车辆转让”选项藏在四级菜单的“高级设置-账户安全-其他”里,找这功能比中彩票还难。更黑色幽默的是,二手车商现在多了门生意——帮买家“黑客”前任车主账号,收费比4S店官方解锁便宜60%。

尾声:方向盘在谁手里? 当我们在APP上轻轻一点就能让十吨重的钢铁猛兽趴窝时,有没有人想过:这权力该不该毫无约束?车企把用户当数据奶牛时,记不记得方向盘后头坐着的是活人?下次看到“智能网联汽车”的广告,或许该问一句:这到底是个出行工具,还是绑着GPS的电子人质?

一个断油器几百块,前车主远程要你命,谁在默许这场谋杀?-有驾

(此刻你手机里是不是也有个能远程操控的“定时炸弹”?评论区聊聊那些年踩过的智能汽车坑——毕竟,没人知道下一次被锁在车里的是不是自己。)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