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发现现在买车跟选对象似的——大家都在谈“理想”,都想找一个既有诗和远方又能下得厨房的伴儿。理想i6这次出来,真让人多想了几下:这玩意儿到底怎么回事,是不是又一款“诗和远方”?
理想这波操作,确实够猛,直接开卖不给你晃悠的小订,预售价也懒得搞,国庆前承诺就能开上,给人一种老子底牌你随便看,投几票都赢的样子。对自己的SKU和能定的价格,简直自信到飞起,说这不是“老大哥”风范?而且还把交付时间往前赶,好像是在抢买菜市场的头一捆葱。车企们要有这胆量,估计工会组织都得鼓掌。
配置这块,从目前看到的料来说,不低,甚至有人吐槽这别叫i6了,直接叫理想i7得了。价格嘛,现在压根也没官宣,但大家都瞎猜是不是在L6和L7中间,理想敢不敢给点惊喜?别又整出个“心理预期”,让大家对着朋友圈喝咖啡、抖抖机说“确实牛逼”,最后一看价格远超心理价,嘴上说接受,心里:嗯,下次一定。理想这年头大家都怕被“割韭菜”割习惯了,一个车企要是真能给出点适合大众的小心思,推送绝对一路飙。
说到这个拖车钩和尾部造型,大家都懂,谁没刷到ET5T那尾巴造型,理想又拉个原厂拖车钩过来,熟悉的配方,不一样的味道,对吧?理想显然不是把这车造给达官贵人专用,跑跑业务,接接孩子就完事了。而是看准了年轻人,尤其是那些家里住高楼偶尔想户外烧烤,周末追星看演唱会,赶个集的“新形态生活场景”群体。你说理想啥时候变得更懂年轻人了?咱倒是挺服气,这场景切割,精准得像微信按地区推荐好友。
还有理想最近流行“重新定义”,表面上很轻描淡写,背地里其实就是要和友商们对着干。别人出“大”,理想就做“小而精”:i8是空间不小,身板确实“缩”了点;i6又来“五座纯电SUV新形态”,别管你是特斯拉Model Y运动风还是小米SU7轿跑风,反正你们走不一样的路,理想偏要造个折中——不跟你们争着比电池,不追求你们那个跑车速感,硬是造个适合日常、接地气的车。
你想要舒适、有凝聚家的氛围,开着上下班不心虚,周末还能拉着家人去溜弯,小朋友觉得后排空间够大,老婆看了觉得安全感拉满,老人坐车也不觉得憋屈,这不就是现在多数人心中的“理想”车吗?不是那些动辄谈性能,谈科技堆料,把你脑子绕晕的东西,完全是可以捞着用的生活工具。
可问题也来了:理想i6到底能不能打动大家?这问题其实不光是给你问的,也是理想在问自己的。中国汽车市场,动不动新势力、造车黑马扑面而来,一个比一个声音大,“重新定义”,“降维打击”,听得你耳朵都长茧。但说到底,定义容易,细水长流难。你吹得再响亮,大家下次买车还不是看性价比、可靠性、一点舒适和实用?理想这些年被市场推着走,也有几个“神车”,但新形态敢不敢试,结果是不是大家都买账,真不是发布会拦得住的。
年轻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车?他们是不是只喜欢那些潮流科技感拉满的玩意儿?其实也未必。都说现在年轻人喜欢科技、喜欢炫技,但回头想一想,真到选车的时候,大部分人还是想找一个“好用到不踩坑,有点小个性但又不卡油门,不出毛病能多开几年”的家用车。潮流是一阵风,自己和家人满不满意才是根本。理想看懂了这个需求没?是不是只是在外观上调剂,实际用起来还是那些老一套?
再说拖车钩和尾部造型,追的是浪漫自由的生活范儿,但你真买了,你敢不敢周末自己挂个房车去溜达?还是等哪天一切都能合规、自己预算也富裕才敢折腾?理想硬件到位了,场景会不会沦为“偶尔用一次,日常收起来”?别又变成了买车时多花的钱,用车时压根就没用上的库存装备。
中国汽车市场现在已经变了,从以前的拼参数,拼价格,到现在开始拼场景。厂商知道大家懒得看配置表、比算法、研究座椅按摩有几档,反而喜欢说“你看这车,带孩子出去自驾不用担心空间,车载露营都没问题”;又或者“你开着去公司,不丢面子”;再就是“家里有老人小孩都放心”。这些点抓住了,销量就飙上去了。理想i6敢不敢在这些具体场景上真给你一锤定音,而不是说几句“我们重新定义”,发布会上灯一暗、词一亮,结果开出去一看,还是常规SUV那套。
其实所有车企都在“重新定义”,但真正被用户认可的,还是那些认认真真站在用户角度上做产品的家伙。理想这波直接开卖,确实一副自信样。看着是放大招,不怕市场冷风吹,咱要干就干到家。可产品真过硬吗?还是一时兴奋?我身边有朋友买理想的,当然也有人吐槽——价格拉高了,堆料是没错,实际用起来感觉也就那么回事。i6要真能抄到底,每个细节都能抠到需求点,制造出来“诗和远方”不是说说而是能过日子的,绝对能赚个好口碑。办不到也别糊弄。
是不是每个人都需要“诗和远方”?说白了,现在生活压力这么大,多少人真的有心情天天在朋友圈发车尾和拖钩照片,喊自己在逐梦?更多人的远方其实就是一个能够平安、舒心、偶尔偷懒的家和自由的空间。理想这波营销把“诗和远方”提出来,没准是找市场的共鸣,但真要扎根下来,还得让远方伸手可及,不是高不可攀。每个人的“远方”可能是骑电动车去菜市场,也可能是带家人去郊游,不是每次都要诗意满满,主要还是日子过得去,车能好用,修理简单,出保也不心慌。
理想的自信来自哪里?这两年市场上的确混得不错,但“重新定义”不能太自恋。“市场是最好的答案”,消费者每天都在用“钱包选票”给你打分,你吹得天花乱坠,最后买车用车一体验,问题多到让人怀疑人生,这种“理想”谁都不要。消费者需要的是靠谱不是口号,是用心不是花架子。理想要是能把这些扎实做好,不管你怎么重定义,都能站住脚。如果只是顶着“理想”两个字,满嘴诗和远方,结果落地还是一辆常规车,那对不起,这波“理想”又只能排队站在大流里。
现在问大家选车到底咋考量?配置、性价比、用户评价,售后服务,口碑,实用性,这些才是真正的“诗和远方”。以客户为中心,产品靠谱,售后耐心,敢于责任,这才是新时代车企的真远方。理想i6这次,估计会引发一波“真香”尝试,大家都等着看实际车出来到底怎么样,真能交付,真能好用,价格也给惊喜,那就服气;如果只是“营销大于产品”,说得天花乱坠,结果开上去就是普通SUV,那就只能再排一茬队等下一个“理想”了。
理想的野心不小,风格上也越来越会找市场共情。可买车不是看发布会,是看路上用不出问题,服务有保障,用得舒服。诗意真的存在于生活之中,不在发布会灯光下。理想这次敢于自信满满直接开肆,不知道是真底气还是“冲动消费”,到时候看消费者用脚投票。生活已经很难,“远方”不能沦为牌坊,还是踏踏实实的四个轮子带着一家人朝前走,这比啥都硬气。理想i6到底是不是“诗和远方”,其实每个买车的人自己心里最清楚。
大家没必要被各种定义左右,看实际才能决定。等26号发布会开完,瞅瞅车,看看价格,摸摸配置,看大家伙是不是能抄底买到一款平民的“诗和远方”,要是有,那就买呗;要是又挂个理想标签,里面还是普通那一套,顺便让钱包多掏出去点,那就当理想是一次直播带货的秀场吧。选车这事儿,理想给的诗和远方到底存不存在,不是厂家说了算,是你每次拉着一家人上路的时候,心里有没有那个理想的感觉。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