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现代最近整了个活儿,叫什么“国庆云展,亿万补贴”,听着就一股子双十一“最终解释权归我所有”的味道。说是搞了个“政策值”和“产品值”的双引擎战略,我一开始以为是啥高科技,后来一看,哦,就是降价和夸车。
讲真,这不叫双引擎战略,这叫双引擎自爆卡车,油门焊死,直奔悬崖,就问你怕不怕?在今天这个车圈,所有车企的精神状态都非常值得关心。不是在掀桌子,就是在去掀桌子的路上。不存在什么温良恭俭让的存量竞争,全都是黑暗森林,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现代这个“政策值”,坏了菜了,典中典。5块钱定金,送你进店礼,送你千元券,还补贴交强险。最骚的是抽奖,每卖100台抽2000块京东卡,每1000台抽一个iPhone 17 Pro Max。我看到这儿直接一个趔趄,iPhone 17?库克看了都得连夜给你发律师函,你这不光是价格战,你这是对时空管理局的闪电战啊。现代的营销部门是不是拿到了什么任意门,可以直接去未来搞批发?这种操作,属于典型的“用一个不存在的萝卜,去钓一群现实的驴”,突出一个玄学。
然后是“亿元消费金”,直减5888,置换补贴最高12000。听着挺唬人,但在这个动不动就“798交个朋友”、“998含泪甩卖”的时代,这种常规操作已经掀不起什么波澜了。这就好比在一群修仙者渡劫的战场上,所有人都已经开始引动天雷,召唤陨石了,你这边默默从怀里掏出了一把手枪。不是说手枪没用,而是气氛已经烘托到这儿了,你再不整点毁天灭地的大活儿,观众都觉得你是在不务正业。
现代的问题,从来不是产品不够好,而是它的“玄学”属性太低。你看看奔驰,车怎么样另说,那个三叉星标就是移动的印钞机,是社交硬通货。你再看看特斯拉,那不是车,那是教主马斯克发给信徒的移动神龛。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跟他聊三电系统,他跟你聊火星殖民。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现代呢?它总想跟你讲道理。你看它的产品值,全新途胜L,上来就给你整个“三省价值账本”。真省油、真省钱、真省心。我作为一个中年人,看到这三个词,DNA都动了。这不就是我这种钱包干瘪、发际线后退的人的梦中情车吗?
但问题就在这,你跟一群已经杀疯了的赌徒讲道理,说我这牌虽然不大,但打得稳,能细水长流。赌徒只会觉得你挡着他梭哈了。你看途胜L的卖点,27项ADAS智能驾驶辅助,双12.3寸大连屏,8AT变速箱,中配就给你拉满,直接对标RAV4顶配。这逻辑对不对?太对了。就是在用田忌赛马的思路,跟你玩降维打击。
可现实是什么?现实是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你在实验室里跑一百万公里模拟,不如去城乡结合部的菜市场开一圈。只要大爷躺得快,你那27项ADAS有一个算一个,全部都得宕机,最后还是得靠保险公司。什么NSCC智能巡航、SEW安全下车警告,听着都像是给三体人准备的。讲真,带娃出门真的是个体力活,上次去趟迪士尼,回来感觉自己元神都出窍了一半。我最需要的功能,可能就是一个能自动识别方圆五米内所有熊孩子的“结界生成器”。
现代反复强调的i-GMP平台,说是能提升操控,降低损耗,还支持OTA终身免费升级。这套逻辑,叫“一次买对,长期省心”。这是一种非常传统、非常工程师、甚至有点老实巴交的思维。他们坚信,只要我把产品做到极致,把你看得见看不见的地方都给你塞满料,你总有一天会“悟了”。
但他们忘了,现在的消费者,尤其是在信息茧房里泡大的年轻人,做决策的第一步,往往不是“这东西好不好”,而是“这东西酷不酷”。现代就像那个班里成绩最好的学霸,兢兢业G业写满了笔记,但全班同学都在围观那个上课睡觉、下课打球还能考及格的体育生。这他妈哪是卖车,这简直是在渡劫!
你看它介绍的另外几款车,逻辑都是一样的。库斯途,解决MPV第三排鸡肋的痛点,给你真三排,给你零重力座椅,主打一个“空间答案”。全新伊兰特,A级家轿“六边形战士”,油耗低空间大配置高,年轻人的理性之选。第十一代索纳塔,B级车的价格,C级车的配置,动力追雅阁,五年残值率还超60%。
每一款车,单拎出来看,都是那种让你挑不出大毛病的好学生。它们被放在一个叫i-GMP全球模块化方便面的生产线上。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别说,还真有点那个意思。就像方便面,底子都是那个面饼,上面加什么料包,就是途胜L还是索纳塔的区别。料包给的足,味道也不差。
这种清醒,在今天这个魔幻的市场里,简直是一股清流。现代就像一个苦口婆心的老父亲,掰着手指头给你算账:“你看,买我的车,你十年能省下多少油钱,少修几次车,这个配置在别的品牌要加多少钱……”
可消费者就像叛逆期的儿子,耳朵里塞着耳机,嘴里念叨着:“我不听我不听,隔壁的王叔叔(指新势力)都带他儿子去开机甲了!”
所以,现代的这套“三省价值账本”,逻辑上无懈可击,但在实践中,可能最大的作用就是感动自己。因为在这个癫狂的时代,消费者需要的不是省心,而是赢的感觉,哪怕只是幻觉。现代的“双引擎战略”,更像是一种行为艺术,它在用尽全力地证明一个朴素的道理,但这个道理,在充满“表演性”的舞台上,显得那么格格不入。要么成仙,要么成盒,中间状态,最是折磨。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