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起,电动车新规施行,这四件事千万别做

最近,大家可能会感觉到,路面上关于电动车、三轮车的管理似乎一下子严格了起来。

尤其是在进入十月份之后,不少地方都出台或者开始严格执行一些新的规定,这让许多每天依赖这些“小电驴”出行的市民感到有些不适应,甚至有些疑问:这到底是怎么了?

好端端地骑着车,怎么就可能被拦下来,甚至面临罚款扣车的风险呢?

其实,这背后并不是突然的“找麻烦”,而是咱们国家交通安全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和升级的体现。

10月1日起,电动车新规施行,这四件事千万别做-有驾

这些新规矩,归根结底是为了大家的安全着想,咱们有必要花点时间,把其中的门道给弄明白了,这样才能既方便自己出行,又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首先,一个最普遍也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就是很多人家里那辆骑了好几年的老款电动车。

您不妨现在就去看看您的车牌,如果上面挂的是那种白色的、写着“临时”或者“备案”字样的牌子,那就要特别当心了。

这些牌照,其实是一个“过渡期”的产物。

早在2019年,国家就推出了电动自行车的新国标,对车辆的时速、重量、电池电压等都做了严格规定。

那么,在新国标出台之前市面上流通的大量不符合标准的“超标车”怎么办呢?

总不能一夜之间全部不让上路,那会影响太多人的生活。

于是,各地就采取了一个人性化的办法,给这些车辆发放临时牌照,并设定了一个三到五年的过渡期,让大家有充足的时间来更换或者淘汰旧车。

然而,这个过渡期并不是无限的。

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全国很多地方的过渡期都已经陆续结束了。

比如在江苏南京,大量的白色临时牌照在2023年底就已经失效;在江西抚州,规定得更细,2019年上的临牌和2023年备案的车辆,也都在今年正式“退休”。

这意味着,从10月1号开始,再骑着这些挂着过期临时牌照的非标车上路,就属于明确的违法行为了。

前段时间,南京有位市民骑着他那辆用了五年的白牌电动车出门,就被交警拦下并暂扣了车辆。

他当时很不理解,觉得车子还能跑,没出任何问题,为什么就不让骑了。

10月1日起,电动车新规施行,这四件事千万别做-有驾

其实道理很简单,这些非标车在安全性能上存在着天然的短板,比如刹车系统可能不达标,车架强度不够,特别是电池部分,老化后更容易引发短路和火灾。

根据国家消防救援局的统计,仅2023年一年,全国接报的电动两轮车火灾就高达2.1万起,比前一年上升了超过17%。

很多事故的源头,都指向了这些安全标准较低的非标车。

所以,淘汰它们,是为了从源头上减少马路上的安全隐患,保护每一个交通参与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如果您家里的车属于这一类,还是尽早考虑置换成符合新国标的车辆,这笔钱,花的是一份安心。

其次,咱们再聊聊车辆的使用问题。

电动车和三轮车因为成本低、灵活性高,被一些人当成了赚钱的工具,比如在地铁口、商场门口招揽乘客,或者用来拉货送货。

这种想法可以理解,但做法却有很大的法律风险。

这种行为在法律上被界定为“非法营运”。

它和普通的交通违章,比如闯红灯、逆行,性质完全不同。

普通的违章可能只是罚款扣分,但非法营运一旦被查处,后果要严重得多。

不久前在广州,一位刚到城市打拼的年轻人,为了谋生买了一辆二手三轮车在火车站附近拉客,结果被交通执法部门当场查获。

他本以为最多罚几百块钱,没想到车辆被直接没收,罚款金额高达数千元。

因为涉及非法营运,处理程序也相当复杂,让他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最终是得不偿失。

10月1日起,电动车新规施行,这四件事千万别做-有驾

为什么对此处罚如此严厉呢?

关键在于安全责任。

从事营运的车辆和驾驶员,都需要有相应的资质和保险。

您用私家电动车拉客,一旦发生交通事故,乘客的医疗和赔偿由谁来承担?

车辆没有营运保险,个人又往往无力承担巨额的赔偿费用,最终会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所以,执法部门对此是“零容忍”的态度。

如果您确实想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正确的途径是去相关部门办理营运许可,考取从业资格证,让一切都在合法的框架内进行,这才是对自己和他人负责任的做法。

再有一个非常关键,也特别容易让人混淆的点,就是“无牌无证”上路的问题。

很多人觉得,我考了汽车的C1驾照,开个小小的两轮电动车还不是小菜一碟?

这个想法是完全错误的。

现在的电动车,不能一概而论都叫“自行车”。

根据新国标的划分,时速超过25公里的两轮电动车,在法律上就已经被归为机动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电动摩托车或电动轻便摩托车。

既然是机动车,那么上路就必须遵守机动车的管理规定:车要上正式的摩托车牌照,人也必须持有相对应的摩托车驾驶证(通常是D、E或F证)。

C1驾照是开汽车的,和摩托车驾照并不通用,拿着C1驾照去骑电动摩托车,就构成了“准驾不符”。

10月1日起,电动车新规施行,这四件事千万别做-有驾

这在交通法规里是相当严重的违法行为,一旦被查到,不仅要罚款、扣车,还会直接扣除您C1驾照里的9分。

上海就有一位阿姨,为了接孙子方便买了辆电动轻便摩托车,她觉得自己有汽车驾照就万事大吉了,结果因为一次小小的交通违法被交警拦下,一查证件,最终导致汽车驾照被记了9分,真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所以,在您骑车之前,一定要先弄清楚自己这辆车的属性,到底是电动自行车还是电动摩托车。

如果是后者,就必须老老实实地去上牌、考证,千万不要心存侥幸。

最后,还有一个和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那就是电动车的停放和充电安全。

这个问题看似是个人习惯的小事,但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公共安全风险。

现在很多小区里,最让人头疼的就是“飞线充电”和电动车进楼入户。

所谓“飞线充电”,就是从自己家窗户里甩一根长长的电线或者插线板到楼下给车充电。

这种做法极其危险,电线在户外风吹日晒雨淋,容易老化破损,引发漏电;而电池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长时间充电,极易因过充而发热、短路,最终导致燃烧甚至爆炸。

不久前,北京一个小区半夜就发生了一起因“飞线充电”导致的电动车起火事故,虽然火势不大,但产生的有毒浓烟瞬间充满了整个楼道,如果不是发现及时,后果不堪设想。

事后,车主不仅要赔偿公共设施的损失,还受到了消防部门的处罚。

将电动车停放在楼道、安全出口等公共区域,同样是消防法规明令禁止的。

因为这些地方是火灾发生时的生命通道,一旦被堵塞,后果不堪设想。

如今,绝大多数正规小区都建设了集中的、带有安全保护装置的充电棚或充电桩。

为了自己和邻居们的安全,我们都应该自觉遵守规定,在指定区域停车、使用专用设施充电。

这不仅是遵守规则,更是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总而言之,这些新规矩的背后,都指向了“安全”和“规范”这两个关键词,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多一份理解和责任心,我们的出行环境才会变得更加有序和安全。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