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宣布“复活”!威马定下10万台小目标,能再次成功吗?

咱们今天得聊点大的,车圈里这几天跟突然刮起了大风,直接把一个曾经的“焦点人物”给吹回了人们眼前!

对,就是那个让不少人又爱又恨的威马!

“复活”?

这词儿听着就带劲,就跟古籍中描绘的凤凰浴火重生一样,而且这回还带着“大招”——明年目标10万台!

这可不是个小数目,想想当年那个风光无限的威马,再看看现在,这中间的起起伏伏,够写一本跌宕起伏的古卷了。

官方宣布“复活”!威马定下10万台小目标,能再次成功吗?-有驾

这事儿,得从头说起。

当年那会儿,造车新势力那叫一个热闹,蔚来、小鹏、威马,都是第一梯队里的“明星”。

威马EX5一上市,那流线型的车身,宛如水滴般凝练的轮廓,配合上沉稳而不失活力的车漆,简直是当时车市的一股清流。

我记得当时,街上偶尔能看到一辆EX5,那回头率,感觉就像是开着秦汉时的马车穿越到现代,带着一种别样的风采。

2021年那会儿,销量数据挺亮眼,4万多台,同比增幅不小,那时候谁能想到,这“高速行驶”的车会突然遇到“寒冬”?

时间到了2022年,情况就开始变得不一样了。

降薪、裁员,这些词儿像阴霾一样笼罩在威马头上。

到了2023年10月,直接来了一个“主动申请破产重整”,让不少期盼它东山再起的人心里一沉。

就这样沉寂了一年半,谁能想到,这“沉寂”是为了积蓄力量,为了“重新出发”?

最近这份《关于“新威马汽车”重组情况的说明》,可以说是给所有关注威马的人吃了一颗“定心丸”,而且还是一颗“充满希望”的定心丸。

法院批准了重整计划,翔飞方面也接管了,最关键的是,温州生产基地已经开始运转了!

我打听到,现在已经有十几台车“下线”了,车身上那些崭新的金属件在灯光下闪烁着金属特有的光泽,虽然主要是为市场“试水”,但这可是实打实的信号!

就像古战场上,号角已经吹响,士兵们正在集结,准备迎接一场新的战役。

“三步走”复兴计划:这野心,直追“鸿鹄之志”!

新威马这次提出的“三步走”经营发展规划,那叫一个“有志气”,简直是要把失去的时间和市场都给“追回来”。

第一步:复兴阶段(2025-2026年),目标10万台!

官方宣布“复活”!威马定下10万台小目标,能再次成功吗?-有驾

听着就让人振奋!

2025年9月,EX5和E.5这两款“功勋车型”将正式恢复生产。

我能想象,当这些熟悉的身影再次出现在生产线上,流水线上的机械臂精准地运作,车身上的每一个零部件都像是被赋予了新的生命。

年底前,产销目标定在1万到2万台,这个数字虽然不算惊人,但放在“复活”初期,绝对是个“好彩头”,就像是拨开云雾,看到了初升的太阳。

更重要的是,新威马瞄准了海外市场,要在泰国建立KD工厂!

这步棋走得相当有“战略眼光”,东南亚、中东,这些地方就像是一片片等待耕耘的肥沃土地。

等到2026年,年产销量直接提升到10万台!

这一下就拉满了,感觉像是久经沙场的将军,终于集结了足够的兵力,准备发起一场决定性的进攻。

第二步:发展阶段(2027-2028年),冲击40万台!

哇,这一下就从10万跳到了40万,这个跨度,相当可观。

但是,新威马说了,他们要实现高阶辅助驾驶车型的量产,还要全面引入人工智能技术!

我可以想象,未来的车,不再是简单的铁皮和轮子,而是像一个聪明的助手,能够感知路况,预测风险,让驾驶变得更加轻松和安全。

AI赋能研发、生产、营销,这简直是把“未来科技”的前沿成果,注入到了汽车的每一个环节。

而且,他们还准备“启动IPO”!

这说明什么?

说明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有信心,也说明他们有能力去吸引更多资金,为接下来的发展“加油”。

就像是朝廷下达了集结令,准备扩充军备,迎接更大的挑战。

官方宣布“复活”!威马定下10万台小目标,能再次成功吗?-有驾

第三步:跨越阶段(2029-2030年),挑战百万台!

我的天!

100万台年产量,1200亿营收!

这已经不是“复活”,这是“王者归来”,是“重新定义”!

构建智慧出行生态圈,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新标杆,这愿景足够远大,也足够“燃”。

这就像是制定了一个宏伟的蓝图,要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全新的王国,成为引领时代的标杆。

产品线全面拓展:纯电和增程,老将新兵齐发力!

这次新威马的产品规划也让人眼前一亮。

纯电动和增程式两种技术路线并举,这大大增加了用户的选择空间。

未来五年推出10款以上的新产品,这节奏,比当年还要快!

而且,他们要把产品线铺得更广,从A00级到C级,从轿车到SUV、MPV、跨界车,几乎要把市面上常见的细分市场都给“覆盖”到。

焕新版的EX5和E.5当然是重点,但新车型才是未来的“主力”。

我可以想象,未来的威马展厅里,不再是寥寥几款车,而是琳琅满目,像一个精心布置的古代市集,各种风格、各种价位的车辆陈列其中,总有一款能打动你。

这背后,是对市场的深刻理解,也是对用户需求的细致洞察。

人员到位,生产线重启:这“发动机”已经启动!

听内部人士透露,温州生产基地已经有了400多名员工,他们有的穿着整洁的工装,有的在进行精密的设备调试,从基础工人到车间主任,生产体系已经“开始运作”。

官方宣布“复活”!威马定下10万台小目标,能再次成功吗?-有驾

他们还在积极招聘新员工,并且给老员工发了“回归邀请”。

这说明什么?

说明新威马是在“认真”地推进项目,不是“做样子”。

就像是战鼓擂动,军队正在集结,号召着曾经的勇士回归,共同迎接新的征程。

不过,这“重返之路”,也不是一帆风顺。

我听到一些前威马员工说,虽然接到了回去的邀请,但不少人还在考虑。

原因很简单:“回去的稳定性令人担忧”。

这种顾虑,很真实。

毕竟,谁也不想在一家“风雨飘摇”的公司里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重建信任,这比什么都重要。

就像是经历过一场战役的士兵,虽然渴望回到熟悉的阵营,但对未来的战场,仍有几分疑虑。

市场格局已变,威马能否“脱颖而出”?

我们得承认,这几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早已不是当初那个“新手村”了。

比亚迪已全面转型,吉利等传统车企也火力全开,蔚小理、小米这些新势力更是“卷”得飞起。

威马想在这片“竞争激烈”的市场里杀出一条血路,并不容易。

供应链能不能快速稳定?

销售渠道能不能重新铺开?

官方宣布“复活”!威马定下10万台小目标,能再次成功吗?-有驾

最关键的,消费者对品牌的信心如何才能恢复?

这些都是摆在新威马面前的“挑战”。

就像是曾经的诸侯争霸,如今已变成了几大势力的角逐,威马需要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但是,换个角度看,威马这次重组成功,也给市场带来了新的变量。

也许,正是因为经历过低谷,他们才更懂得如何“把握”机会,如何“应对”挑战。

他们的“三步走”战略,也展现了这种“不甘落后”的精神。

就像是饱经风霜的智者,虽然曾跌倒,但更能看清前方的道路。

想想看,如果威马真的能按照计划,在2025年实现10万台的销量,甚至在2026年达到10万台,那绝对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一件大事。

如果他们能继续保持这种势头,冲击40万,挑战100万,那可就真是“咸鱼翻身”了,就像是沉寂多年的英雄,终于再次登上历史的舞台。

最后,咱们也得说说,当年那些开着威马的车主们,现在的心情是怎样的?

或许有些人还在默默地支持,看着它“重新出发”;或许有些人已经“选择了其他品牌”,但看到老朋友重新站起来,心里还是会有些触动。

就像是老友重逢,虽然各自的人生道路不同,但曾经的缘分,依然在心中留存。

这新能源汽车市场,就像一场永无止境的“长跑”,每一次的重组、每一次的新车发布、每一次的销量竞赛,都充满了故事。

威马的“复活”,无疑是这场大戏中,一个引人关注的“新篇章”。

至于他们能否实现目标?

这就像是问一个身处历史洪流中的人物,能否成就一番伟业,只有最终的尘埃落定,才能知晓。

但至少,他们给了我们一个“期待”的理由,一个“关注”的焦点。

你说呢?

当初你有没有关注过威马?

有没有觉得,如果它真的回来了,你会不会考虑?

这件事,挺有意思的,你说是不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