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在购入手机后,首要步骤是将手机电量彻底耗尽,再从0%充至100%,认为这样能激活电池。
然而,若用这种方式对待电动汽车,其电池恐怕很快就会面临报废风险。尽管电动汽车与手机均使用锂电池,但两者的管理系统存在差异,电动汽车电池更适合遵循浅充浅放的原则。
当前应用最广泛的是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至于未来可能出现的固态电池,暂不在今日讨论范围内。
今天我们主要探讨锂电池的保养问题,许多人之所以不知如何保护电池,实则是未能分清锂电池循环寿命与日历寿命的差异。
日历寿命易于理解,指的是电池整体的可用年限。
但循环使用寿命的概念却较难理解,部分车主误以为每充一次电就会消耗一次循环寿命,这种认知存在严重偏差。
循环使用寿命的正确计算方式为:假设第一次从30%充至80%,充电量为50%,第二次充电过程相同,两次充电量累计达到100%,才构成一次完整的循环寿命。
由此可知,频繁为车辆充电并不会缩短电池寿命。
多数车企建议,当电量剩余30%时开始充电,充至80%即可,无需将电池完全充满。
这是因为电池充满后,内部压力会升高,锂离子在高压环境下温度也会上升,进而影响电池寿命,导致电池性能衰减。
电池内部锂离子的活性特性决定了,使用快充方式充至80%的耗时最短。这也解释了为何许多车企宣传的是从30%充至80%的充电时间,而从不提及充至100%的时间。
实际上,使用相同的充电枪为同一辆汽车充电时,从80%充至100%的速度与从30%充至80%的速度相近,从时间效率角度考量并不划算。
上述内容在厂家说明书中均有明确说明,但有一点厂家未提及:将电池充至80%对电池状态最为有利。因此,不少厂家为电池设置了保护机制,当电量充至95%以上时便会停止充电,车主无法将电池充至100%。
此外,多数磷酸铁锂电池的说明书还明确要求,每月需使用慢充方式将电池充满一次。这样做的目的是让电池始终保持活性,类似人体需要适度锻炼但不可过度锻炼的道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