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售12.98万起,2026款零跑C10上市前夜实用体验碎碎念
明天就是2026款零跑C10的上市日子,朋友圈里已经有几个朋友开始盘算要不要下定金。有人说现在买新能源SUV就像抢手机新机首发一样激动,关键是这次改款确实有点料,不是那种只换个车标、加个贴纸的“缝缝补补又三年”套路。
先说价格,这波预售区间12.98-14.98万元,说实话对预算有限又想追点智能科技感的人挺友好。家门口小区楼下停着不少老版C10,这次新车外观没大变,但新增了曦露紫色漆面,看起来比以前多了点精致味道。我邻居王姐看见宣传图第一反应:“这颜色不怕显脏吗?”她家狗子天天往车上扑毛球,她最关心洗车频率和耐脏度。
隐藏式门把手还是那个设计,有人觉得高级,也有人吐槽冬天会不会冻住打不开。北方的哥们儿在群里直接问:去年冬天他开别家的隐藏把手车型,一到零下就卡壳,用热水浇都不顶事。这回官方有没有升级防冻细节,还真得等实际用过才知道。
内饰变化倒挺明显,中控台放进去了50W无线快充模块,我一听眼睛都亮了。平时手机导航+蓝牙音乐一开,经常电量告急,以前还得带根线,现在直接扔上去就能冲。不过身边用华为、小米、苹果啥都有,也不知道这个快充兼容性咋样。有网友调侃:“50W快充,你别光写参数,到时候我P40 Pro搁上去还掉电,那可真尴尬。”
方向盘换成双辐式造型,还配套座椅上的双缝线装饰,摸起来应该更舒服些。我试过上一代圆滚滚方向盘,高速打弯总感觉抓不牢,新造型是不是更贴合手感?老司机李叔评论:“你年轻人喜欢潮流,我还是认准粗壮圆形,好握!”果然习惯问题,各花入各眼吧。
技术升级部分最吸引我的其实是骁龙8295芯片和全新的3D桌面界面。现在谁还忍受半天才响应一次语音指令?官方说系统速度提升不少,还有双屏SR环境模拟显示,对导航党来说可能很香。我同事刚提了一辆现款,他抱怨每次切歌或者地图缩放都卡顿,“有时候恨不得自己掏出手机来导航”。希望这回真的不卡壳,否则高配置也是白搭数据而已。
智能驾驶硬件拉满,据说用了骁龙8650芯片加激光雷达,但具体功能啥时候能上线,目前一点消息没有。有位老司机发段子:“智驾系统再牛,不如媳妇副驾提醒‘慢点开’管用。”虽然搞笑但也扎心,大部分人其实更关注落地效果,而不是堆砌参数表上的“黑科技”。
动力方面分纯电和增程两种路线,其实适合不同需求的人群。纯电版这回电池容量从70kWh涨到74.9kWh,续航标称605公里,看着数字很美丽。但我身边一个老铁,每逢冬季必吐槽续航缩水。“去年春节高速路堵成狗,本来还能剩100公里,到服务区只剩30,多亏提前找桩。”所以理论值归理论值,要看实际表现如何。而且800V高压平台让快充时间缩短到16分钟(30%-80%),如果真能做到,比以前省太多时间。不过咱也知道,有些地方排队等桩比充电本身还慢……
增程版动力没怎么变,210公里纯电续航对城市通勤足够了,小县城一天上下班连头带尾60公里不到,一周两三冲妥妥滴。有朋友专挑增程,就是图远途不用焦虑补能问题。他爱旅游,每年夏天一家四口自驾西北大环线,“哪怕高速服务区全坏桩,加油站肯定在”,心理踏实多了。他老婆主要负责选景拍照,对什么驱动方式完全无感,只要求空调冷风够足、不晕车……
讲到这里差点忘记聊耗能数据。这代纯电脚踩出了14.1kWh/100km,比上一代15.3低了一截。如果日常通勤为主,每月省出来的钱也不是小数目。不过真实路况到底多少,还得看第三方测评出炉才能服众。不少网友留言:厂商公布的数据都是理想状态,下雨刮风堵个半小时红灯试试看?
市场定位这一块儿,说白就是继续走性价比路线。在15万级新能源SUV圈子里拼刺刀,不容易啊!虽然配置拉满、参数漂亮,可品牌认知度和渠道覆盖一直被诟病。我表弟大学毕业刚工作一年,看中这个价位纠结好久。“爸妈非让我买熟悉牌子的,说售后靠谱。”现实中很多家庭决策还是偏保守,就算产品力再强,没有完善服务体系,也是劝退因素之一。
至于选择哪种动力版本,其实完全取决于个人生活场景。如果你家附近遍地都是公共直流桩,又懒得维护发动机那些琐事,那605km续航的纯电脚踏实地。如果像我们老家这种三线城市,公寓楼底商只有一个7kw交流慢充,而且经常被燃油占位,那增程反而安心许多。一哥们总结经验之谈:“南方选纯电、北方靠增程,中部随缘。”
还有一些细节调整特别值得琢磨,比如隐藏式门把手防冻能力,上个月东北某市气温降到零下二十七度,一整排新能源SUV早晨全趴窝——不是没启动,是门把死活弹不开;无线快充模块据传支持主流品牌,但要是真遇见“特立独行”的型号,会不会出现‘摆设’属性?这些东西只有亲自摸过才能体会深浅。另外新方向盘到底顺不顺手,有没有影响长途驾驶疲劳程度,都建议大家去店里坐坐,多抓几圈再决定买单与否。
智能驾驶功能目前信息有限,只看到硬件规格堆到了行业主流水平,可算法成熟度、市政道路适应性以及后期OTA开放范围,全是一团迷雾。有句糙话讲:纸面性能终究敌不过马路牙子的考验!尤其是在魔幻交通环境复杂的大城市,如果不能及时跟进优化,再好的芯片也是摆设罢辽~
关于购车建议,如果你超级依赖自动辅助驾驶那类黑科技,可以等等媒体评测或者用户反馈出来之后再做决定;如果注重基础性能、省钱养护,以及偶尔想飙一下百米加速的小刺激,这波220kW功率+5.9秒破百的新版本确实蛮香。当然最终选哪一台,还得结合钱包厚薄、生活圈条件以及自己的喜好综合权衡一下哈!
最后抛个小互动梗:假如给你的座驾自由DIY一个“神操作”,你最希望它解决什么烦恼?比如东北司机盼望永远不卡冰霜的门把、西南司机梦寐以求永远不断网的导航……欢迎脑洞大开的神评论集合,让工程师看看真实用户的一万个“小执念”!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