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长安启源Q07这波操作,属于不装了,摊牌了。15万多起步,直接给你车顶上焊一个激光雷达,这已经不是卖车了,这是在对所有同行进行一场行为艺术式的羞辱。整个车圈现在就是个大型蛊盆,大家都在里面疯狂撕咬,长安这手不是为了活得更好,而是为了大喊一声:“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这价格一出来,就问你怕不怕?之前大家还在玩什么视觉方案、纯电续航,搞得文质彬彬的,像是在辩论会上讨论茴香豆的四种写法。长安直接把桌子掀了,掏出了一把激光枪,对着所有人说,来,我们聊聊物理超度。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用户的蛋糕端走了,那启源Q07这次就是连餐厅的桌子腿都给卸了,还顺走了老板的Zippo打火机。要么成仙,要么成盒,没有中间选项。
我们来看看这套装备,一个激光雷达,三颗毫米波雷达,十二颗超声波雷达,十一个摄像头。三体人看了都得打个报告申请调岗,这已经不是一台家用车了,这是一台移动的、带轮子的陆地小预警机。它存在的意义,已经超越了交通工具的范畴,变成了一种宣言。一种“你看我多牛逼”的宣言。什么高速领航、自动泊车、记忆泊车,这些功能听起来高大上,但你必须明白一个核心,那就是自动驾驶的终极奥义,根本不在于特斯拉的FSD,而在于你家小区门口乱窜的“老头乐”。
是的,你没听错,就是老头乐。你车上那堆价值连城的电子义眼,能算得清高速上前后车的距离,能模拟出停车场的每一个犄角旮旯,但它算不清一个大爷今天出门是想左转还是右转,以及他会在哪个意想不到的路口突然给你来一个闪电漂移。只要大爷躺得快,你的激光雷达扫描得再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所以,长安搞这套东西的真正目的,不是为了实现L4,而是为了在参数表上,用一种近乎暴力的方式,把你彻底砸晕。加大,加大,再加大,性能过剩就是正义。
我作为一个开了十几年车,在地下车库里能把车刮成抽象派画作的中年油腻男,对这些花里胡哨的功能一开始是嗤之以鼻的。直到有一次,我为了一个侧方车位,在众目睽睽之下揉了十五分钟,最后在保安大哥鄙夷的眼神中放弃了。那一刻我悟了。这些所谓的智能驾驶,它解决的不是驾驶问题,它解决的是我的“面子问题”。它就是我的金钟罩铁布衫。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没有。长安这次把这个“面子”直接做成了标配,还卖这个价格,同行看了除了骂娘,估计也没别的办法了。
再看看对手,比亚迪宋L,奇瑞风云T9,哈弗枭龙MAX,哪一个不是狠角色?这帮人是真的疯了!整个市场已经不是红海了,是血海,是硫酸海。大家都在用压缩毛巾的逻辑造车,看起来一小块,扔水里就变得巨大无比,配置堆到太阳都要一个趔趄。我最近在看一部讲公司斗争的剧,里面的手段跟这比起来,简直就是幼儿园过家家。长安Q07之前的视觉版卖得其实还行,一个月九千多台,不高不低,至少能活着。但活着还不够,必须得发疯。
为什么?因为在这个时代,品牌的价值正在被重构。过去你买奔驰,买的是那个三叉星徽,它是一种社交货币,是一种“我混得还行”的无声证明。这种品牌玄学,你跟用户讲性价比是没用的,那是信仰。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单纯地喜欢特斯拉,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但长安启源有什么?它没有这种信仰加成。所以它只能走另一条路,一条道诡异仙的路。
它不能让你产生信仰,但它可以让你产生“卧槽,这都行?”的惊叹。它把激光雷达这个过去三十万以上车型才敢聊的“修仙法器”,直接打到了15万。这就不是产品逻辑了,这是传销逻辑。让你觉得自己买的不是一堆钢铁和零件,而是一个“信息差”,一个“认知套利”的机会。(写到这里我得承认,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用力过猛,但你懂我意思就行。) 你开着这车,在等红灯的时候,可以轻描淡写地对副驾的朋友说:“看见我车顶那个小鼓包了吗?激光雷达,跟蔚来李斌老师同款精神状态的那个。”这种满足感,有时候比车子本身快零点几秒,重要得多。
所以,长安这波操作,看似是在卷技术,卷配置,实际上是在卷用户的心态。它在用一种近乎“自爆”的方式,去炸出一个新的生态位。它在告诉所有人,那个靠品牌溢价躺着赚钱的时代结束了。现在是掀桌子的时代,最好的防守不是做更好的产品,而是直接把对手的餐厅给点了。至于最后谁能活下来,谁知道呢,可能大家最后都得站着吃饭。但能掀,就是能掀。这本身就是一种胜利。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