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i8以32.18万元的门槛开启了销售,按理说,这个价格还是比较讨喜的。就从“8”这个定义来说,它与理想L8就属于同级别车型,而按照惯例与生产研发成本来说,纯电车往往会比增程、插混车更高,但理想却选择让理想i8与理想L8同价销售,甚至顶配还比理想L8 Ultra便宜1万元。可让人没想到是,这新车刚发,理想的股价却掉下来了,难道理想i8就真的那么不被看好?
理想i8在设计上的创新的确很容易把它拉入到争议旋涡里,特别是在MEGA本身就有许多批评声的情况下,理想i8的一脉相承很难不让人觉得是理想太固执。不过,在官方的说法当中,理想i8不是拥有火车头,而是从游艇中衍生出来的车身,这才有了它与车头融合度极高的A柱倾角。但不管是货车,还是游艇,车辆能实现0.218Cd的低风阻,确实能够解决不少行车中如风噪、能耗一类的问题。
同时,达到5085/1960/1740mm的车身三围还有比理想L8更常年的3050mm轴距,也正是因为有了类似MPV的形体,才能让后两排的腿部空间都同时保持在0.9米左右。但比较可惜的是,理想i8虽说还是双排通风/按摩+三排电动/加热,但这二排右侧带腿托的零重力座椅在全系中都成了1.5万的选装包,后者还包含了二排遮阳与小桌板。这零重力与遮阳包含在选装里我能理解,可连小桌板也得花钱在这个价位里是不是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不过,我很乐意于看见理想i8对座舱布局的坚持,尽管方向盘上的驾驶安全交互屏还是有一定争议,但HUD抬头显示搭配流媒体后视镜还是有了更充分的准备。更重要的是,双15.7英寸3K联屏已经成为了一种潮流,包括门板上的扬声器罩、贯穿的副仪表台+扶手箱等等,都能感受到理想i8舱内的实在档次。
而对比理想L8等车型,新车所做的就是改变了出风口的具体造型,并将中控装饰面板与下挡板进行了更流畅的边缘融合,再加上门板扶手处所完成的L型拐角设计,这些细节上其实都要比L系列更精致了。
不过,8295智舱中的二排吸顶屏虽升级到了21.4英寸,但它还是只有Ultra车型才可获得,倒是高低配的氛围差异仅在于2个扬声器,标配其实也已经有20扬声器、7.3.4声道以及杜比全景声音效了,这出手还是很大气的。
理想i8的智能辅助驾驶硬件,跟我们的预期还是比较一致的。每一台理想i8都带有禾赛定制化的ATL全天候激光雷达,包括它在内的整套感知硬件数量都是27个。
但不同的是,车辆还是采用了分级策略,Pro车型标配地平线征程6M芯片,Max/Ultra车型适配英伟达Thor-U芯片,其实两套硬件的差别就在于对信号灯的识别反馈,毕竟这Pro车型年底前也将推送城市领航辅助了,仅从功能支持上来讲,差距并不大。
但比起过去只用比硬件、比算力的阶段,现在理想i8最出色的能力在于得到了VLA司机大模型支持,这是Pro车型也能支持城市NOA的关键,也是理想i8能在遇到突发情况时,更果断完成加减速、转向避让以及刹停等操作的底气。但这底气能不能在实际的用户体验中也给到呢?这也得用户开上实车后来回答。
三电绝对是理想i8的一大亮点,与增程的L系列一样,车辆全系都共享着电驱组合,双电机能带来400kW总功率与660N·m总扭矩,这都是比理想L8更高的,也能帮车辆在4.5秒内破百。你可以说这样的加速性能无法扯人眼球,但就我所能想象出的家庭SUV用车场景下,这性能就没有覆盖不了的。
而在续航方面,理想i8准备了两套电池组,90.1kWh电池组能带来670km(CLTC)纯电续航,而97.8kWh电池组则能带来720km(CLTC)纯电续航。在全系都支持800V高压平台的情况下,理想i8所支持的5C超充能实现充电10分钟、增加续航500km,这效率自然是不用我们再为能耗发愁。其实,之所以能实现这样的充电表现,一方面依托于理想的5C充电站建设,一方面得益于电池散热系统能在0-80%范围内持续支持300kW以上充电功率,至于说第三方充电桩是个怎样的表现,我还是很期待更多媒体去跑实测的。
不过,除了三电之外,理想i8的底盘也值得表扬。理想i8在硬件上均为前双后五的固定搭配,附加配置上也完成了双腔空气弹簧+单阀CDC可变阻尼减振器+智能魔毯悬架功能,它能利用空悬把离地抬升到最高196mm,可能这比我们预期中的“轻越野”标准还是有一定差距,但应付应付乡间的小道、山上通车的烂路等等,这台纯电SUV还是能办到的。
事实上,应该说理想i8是带着“流量”出生的,不管这流量是争议,还是高光,从最初按照MEGA的低风阻风格打造,到官宣时陷入油耗数据争议,再到发布会上把卡车撞腾空的测试视频,理想i8真的是没有一刻消停过。不过,就我们今天所见,不管这营销宣传方面的争议有多少,理想i8本身还是颇具实力的,特别当它做到了主打核心刚需、保留现款畅销设计与配置的情况下,这种左右逢源的做法还是比较讨喜的。只是像最开始理想i8所面临的问题一样,这种外观主体风格化的改变是不是真能熬过那些质疑声,成为下一代流行趋势?这恐怕还是得让交付量来说话。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