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40%,插混和增程式这两种混合动力车型成为消费者关注焦点。数据显示,2023年插混车型销量同比增长52%,而增程式市场增速更是高达78%(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但仍有65%的消费者对两者区别存在认知误区(数据来源:懂车帝用户调研)。本文将用3大核心差异+5个真实案例,带你看清选车陷阱!
一、动力原理:插混自带"充电宝",增程式靠"充电宝+发电机"
(疑问环节:通勤距离每天50km,哪种更省油?)
插混(PHEV)采用"1台1.5T发动机+2台电机"三电机架构。以比亚迪汉DM-i为例,其单次充电可续航121km,发动机作为高效发电机组,在高速巡航时发电效率达90%。而增程式(REEV)像理想L7这样,纯电续航210km后,1.5T发动机才启动发电,发动机始终不直接驱动车轮。
典型案例:在上海工作的张先生,2022年同时试驾了传祺影酷和深蓝SL03。前者插混版百公里电耗6.8kWh,后者增程式6.2kWh,但每月充电成本相差300元(上海充电价1.8元/kWh)。
二、续航玄机:插混标注"纯电续航",增程式标注"总续航"
插混的续航测试严格遵循GB/T 18384-2020标准,必须满足NEDC工况下纯电驱动。以吉利雷神8848为例,NEDC续航200km,但实际城市路况可达180km。而增程式采用"纯电+发电续航"模式,理想L9实测高速续航可达1200km,但冬季低温时发电效率骤降30%。
行业暗战:2023年插混车型平均续航提升至217km(较2020年+45%),增程式车型总续航突破1300km(较2020年+70%)。某新势力品牌为提升续航,竟将增程器从1.2T升级到1.5T,但发动机噪音提升3分贝引发争议。
三、补能方式:插混必须充电,增程式可油可电
(疑问环节:每天充电1小时值不值?)
插混强制要求支持快充(30%-80%需30分钟),小鹏P7i搭载800V高压平台,充电10分钟续航200km。而增程式像问界M5智驾版,加油10分钟补能1000km,但冬季充电时增程器会额外耗电15%。
成本对比:北京王女士对比发现,比亚迪宋PLUS DM-i每月油费+充电费约800元,而蔚来ET5增程版每月油费+电费920元(蔚来换电站5元/次)。但王女士忽略的是:宋PLUS每年可省1.2万充电费(按0.5元/kWh计算)。
四、适用场景:插混适合有固定车位,增程式适合长途频繁者
(疑问环节:周末自驾游选哪款?)
插混在充电便利时优势明显,蔚来用户实测显示,每周充电3次可保持纯电模式。而增程式更适合充电不便但常跑长途的用户,极氪009车主反馈,跑长途时发动机噪音控制在62分贝(低于高铁车厢)。
政策倾斜:2023年广州补贴插混1.5万/台,增程式1万/台(数据来源:广州市经信局)。但插混在北方寒冷地区电池衰减更快,哈尔滨消费者投诉显示,-25℃环境下续航缩水40%。
五、技术迭代:插混向纯电靠拢,增程式智能化升级
(疑问环节:未来10年哪种技术会消失?)
2023年插混车型电池容量普遍达75kWh(小鹏G6),接近纯电车型标准。而增程式开始集成800V平台(问界M9),充电速度接近插混。但大众ID.4 EVO+已取消增程器,证明传统插混可能被纯电取代。
行业预测:到2025年,插混车型将占据新能源车市场55%份额(数据来源:J.D.Power)。但理想汽车李想公开表示:"增程式将成智能电动车底座,集成激光雷达和超算芯片"。
六、选购避坑指南:这5个问题决定省15万
1. 电池质保年限(建议≥8年)
2. 发动机功率(1.5T>1.2T)
3. 续航衰减率(插混<5%/年)
4. 冬季保温系统(是否带PTC加热)
5. 充电网络覆盖(是否支持换电)
真实案例:深圳李女士购买某新势力插混车型,冬季续航从210km跌至80km,维权后才发现未选装电池加热包(价格8万元)。
声明与话题
本文内容完全基于插混与增程式技术差异进行创作,旨在为消费者提供详实、专业的购车指南。所有内容均为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同时,我们诚邀您关注我们的个人主页,了解更多新能源政策解读。在文末,我们特别添加了以下话题以获取更多流量曝光:
插混VS增程式怎么选 新能源车选购指南 2024购车避坑
结语
选择插混还是增程式,本质上是对生活方式的投票。如果你每天通勤40km且每月充电8次,插混能省50%油费;如果你每周跑2次高速且充电不便,增程式更合适。记住:没有最好的技术,只有最合适的场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