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燕大
前些天的一个晚上,上海一辆理想汽车在行驶中突然爆燃,不到10秒的时间内火势迅速蔓延至整车。
万幸,车内两人从听到爆炸声、闻到浓烟,停车,再到打开车门,短短十秒内与死神赛跑,于大火包围中窜到车外,逃出生天。
后车拍到的视频传上网之后,旁观者无不看得都心惊肉跳,因为火势起的实在太快了!如果后排座有老人和孩子,那简直不敢想,不到十秒钟的时间,从发现异常到逃生,这中间但凡多犹豫一秒,都可能葬身火海。
之前电车烧的不是一个两个,但每次只要出事故,盖篷布的、扣车标的,一些造车新势力比交警来的都快,第一时间不是端正态度查明真相给大众一个交代,而是法务团队出动,威胁警告+删帖。
解决问题难,但解决提出问题的人容易,几乎次次都是捂嘴当先,把观众当小白鼠和傻子糊弄。
理想这一烧,没有撞水泥墩、没有发生碰撞,开着开着就自燃了,没有任何可狡辩的地方。
那么问题也来了,这谁还敢坐这种车?
其他同款车主对此如坐针毡,开始练习“逃生术”,给自己做心理按摩。
另一边,长期以来因为电车起火被一直压抑的情绪,也有点按捺不住,就等着看理想怎么回应,但凡回答错误,百分百要迎来舆论的狂风暴雨。
昨天也就是31号,理想正式回应了。
回应很长,我捋了几点理想想要表达的核心意思:
第一,不管别的,先真诚致歉以表态度,然后表示事故还在调查,暂没有结论;
第二,虽然事故没出结论,但自查,发现:同批次车辆中,冷却液防腐性能不足,特定条件下会导致冷却铝板腐蚀渗漏,继而导致铝板后面的电池和前电机控制器出故障,极端情况下可能造成电池热失控,存在安全隐患;
第三,解决方案:对同批次的11411辆进行召回,进行安全监测和更换维修。表明只要发现存在风险,就绝不等待结论再去行动;
第四,歉意+解释来龙去脉+反思:起火前4个小时,理想云端系统就收到预警,也第一时间与车主和驾驶员联系,但之前没出现过未碰撞就起火案例、我们也未第一时间采取紧急措施,导致错过最佳介入时机;
第五,回应关切问题,例如电芯、车门,表明此次事故,根据预警记录和分析,排除电芯问题,二排车门自动解锁、同时还有配有应急机械拉手,完全可打开。
说实话,理想这次回应真的快,之前他也有过“捂嘴”那一套,现在风格来了个大变样。
就事论事,这次回应可以说是近年来大厂面对危机公关,少有的成功案例。
首先就是知错能改、真诚道歉的态度;接着委婉表明事故前系统就发出警示,也已人工通知车主注意,但自己也没特别重视以致没提前介入,表明不推卸责任。
接着,即使调查结果没出来,但自己先自查问题、解决问题,立即召回1万多辆车,更换和维修,而不是玩拖字诀又或骂水军。
最后,针对消费者关切的“以后如何避免此类事故”、“车门能否打开”等问题详细回应,主打一个态度良好。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之前某米车祸着火,虽说是高速车祸引起,但雷布斯的发声很让人诧异,在汽车大会上振臂高呼“共同抵制网络水军黑公关等网络乱象。”
这话本身没问题,任何企业对黑公关和水军都咬牙切齿,但是对方尸骨未寒,你不表示遗憾也就罢了,反而把矛头全转向黑公关和水军上,合时宜么?
还有之前给车前盖搞挖孔设计,号称该风道可提供部分气流导出和辅助散热,结果呢,几万块的东西实际是个样子货,引得一种车主要求退车,组团打官司。前几天这个官司还因对方提出管辖权异议、变相拖延,闹上热搜。
一直把用户智商按在地上摩擦,但一个回应都没有,全靠强大法务团队跟消费者们掰头。
我不是某米车主,也不是某米车主,但完全可以说,理想这次公关是非常成功的,巨大危机被转危为安,而且还获得好感,令人佩服之余,短短7、8天就出此良策,显然理想里头有高人。
另外,理想的这波成功公关,立马让它在友商中瞬间高大上,变相打击了对手。
毕竟,车企大佬们明面上都是朋友,更是竞争伙伴。
李想在朋友圈表示自己是“主动召回”,他什么要强调这个?
想起前不久有家友商就“被动召回”11万辆车,你猜李想是不是暗戳戳故意这么说的。
商场如战场,理想这次遭遇严重公关危机,但这波回应,安抚了用户、树立了自己勇于担当的flag,同时又暗戳戳背刺了一把友商。
至少一石三鸟。
不过话说回来,着火的那款车卖了1万多辆,难道之前就没发现那批冷却液防腐性能有问题?
从回应中看,理想在内部自查,并对云端预警数据进行分析复核,结果显示那批冷却液反复性能有问题,导致出现故障灯、动力受限及无法上电。
我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
在上海那辆车自燃之前,就已经有其他同款车出现故障并表明冷却液问题,存在安全隐患?只不过这次自燃事情太大,之前一直存在侥幸心理,现在出了大事故才不得不处理?
或许这两个问题永远不会有答案,但必须得说,造车新势力们都太过爱惜羽毛了。
修车师傅、用户反馈并不少,但为了羽毛,大厂往往直接法务开路,解决人而不是解决问题。
可站在消费者角度,你爱惜羽毛,在我驾车安全面前屁都不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