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场 “荷兰抢厂反翻车” 的大戏简直比电视剧还刺激!前脚荷兰刚搬出冷战老法条,把中国花 340 亿救活的芯片厂给抢了,后脚自家 23 家企业就濒临倒闭,德国汽车巨头哭着求中国供货。
更讽刺的是,德国经济官员斯文·舒尔茨还嘴硬说,荷兰接管安世半导体“非常明智”?干得漂亮”,结果转头就被自家车企的亏损单狠狠打脸。
这事儿从头到尾全是反转,咱们今天就把来龙去脉扒清楚!
故事得从六年前说起。2019 年那会儿,安世半导体早就不是啥风光企业了,资金链断得叮当响,眼看就要破产清算。就在这时候,中国的闻泰科技伸手拉了它一把,掏出 340 亿真金白银把这家欧洲老牌企业给收购了。
谁也没想到,这一收购直接把安世从鬼门关拽了回来。中资不光注资,还带去了成熟的管理团队,更把中国庞大的市场铺开给它用。短短五年时间,安世就跟开了挂似的:年收入飙到 147 亿,给荷兰贡献的税收每年都超过 1.3 亿欧元,直接冲进全球车规级芯片前五名。86% 的欧洲制造业龙头、近半数欧洲车企,甚至 95% 的机械制造企业,都得靠它吃饭。
可就在安世风光无限的时候,荷兰却上演了一出 “农夫与蛇” 的戏码。2025 年 3 月,荷兰牵头德法等国搞了个 “欧洲半导体联盟”,嘴上喊着 “强化本土产业”,暗地里却在为抢企业铺路。9 月 30 号,荷兰直接翻出 1952 年冷战时期的《物资供应法》,二话不说就冻结了安世全球 30 家关联公司的资产,总值高达 147 亿,还把中方管理层全给赶了出去,99% 的股份强行交给第三方托管。
这操作简直离谱到家了!就像你花全款买了二手房,住了好几年,房产证都在手里,突然物业冲进来换锁,说 “你家有治理问题,这房子归我了”。网友说得一针见血:“这哪是维护安全,分明是明火执仗抢东西!”
荷兰抢完厂子估计还美滋滋,觉得这下攥住了芯片核心技术。可没等高兴几天,他们就发现自己闹了个天大的笑话 —— 手里的就是个空壳子,真正的命脉全在中国。
安世早被中资打造成了 “中国根”。70%-80% 的封装测试全在东莞的工厂完成,那可是占地超 1000 亩的制造基地,年产芯片超 1000 亿颗,全球 70% 的市场份额都靠它撑着。更关键的是,生产芯片的核心原料氮化镓,95% 都来自中国。而且超一半的市场都在中国,等于安世的 “饭碗” 直接端在中国手里。
荷兰总部那边还想耍横,10 月 17 号突然把安世中国员工的工作账号全锁了,连工资都停发,想逼中国团队就范。结果人家根本不吃这一套,安世中国第二天就发了公开信:“咱们只听中国法定代表人的,外部瞎指挥一概拒绝!” 员工工资自己发,业务结算改用人民币,连 ERP 系统都换成了国产的,直接跟荷兰总部划清界限。
最打脸的是,荷兰总部后来还想搞破坏,给全球客户发警告,说 “中国工厂的芯片质量没法保证”。安世中国直接回怼:“纯属造谣!所有产品都符合标准,欢迎随时检验!” 客户们用脚投票,该下单的照样下单,荷兰总部彻底成了没人理的摆设。
荷兰本以为能拿捏中国,结果才 21 天,自己就先崩了。安世中国一限制对欧出口,欧洲汽车产业立马炸了锅,简直像被抽了筋一样瘫在地上。
德国大众首当其冲成了 “冤大头”,沃尔夫斯堡工厂直接宣布停产,高尔夫、途观这些主力车型全停了。要知道大众每天能损失 1.5 亿欧元,数千工人要么减工时,要么就得卷铺盖回家。宝马更惨,一个月直接亏掉 10 亿欧元,奔驰的电动车型也因为缺芯没法交付,生产线近乎停滞。
荷兰本土企业更是倒了大霉。23 家给飞利浦、ASML 供货的企业,订单直接暴跌 60%,仓库里的货堆成山,现金流断了,眼看就要倒闭。之前有荷兰网民在红迪网上嘴硬:“中国人不敢闹大,怕丢面子!” 结果这话刚说完,德国网友就怼了回去:“现在大众停产、工人失业,最先丢人的是我们吧!”
更讽刺的是,大众高管被逼得没办法,居然放出话来:“考虑从中国进口大众汽车回本土卖”。合着荷兰费尽心机抢来的技术,最后还得靠中国产的芯片、中国造的汽车反哺欧洲市场。这波操作,把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演绎得淋漓尽致。
就在欧洲车企哭爹喊娘的时候,德国经济部长舒尔茨居然跳出来背书,说荷兰这波操作 “非常明智”。这话一出来,不光中国网友炸了,连欧洲网友都看不下去了。
有人直接晒出宝马的亏损单:“10 亿欧元的窟窿,请问明智在哪?” 还有人扒出舒尔茨的底细:“他嘴里的明智,就是让德国工人失业?” 要知道德国汽车业可是支柱产业,直接关系到上百万家庭的饭碗,现在因为缺芯闹到停产,舒尔茨这话说得简直像站着说话不腰疼。
更让人看透本质的是,荷兰这出戏根本不是自己编的。文件曝光显示,美国早在 2024 年底就把闻泰科技列入实体清单,2025 年 6 月还逼着荷兰换掉安世的中方 CEO,甚至出台 “50% 穿透规则” 铺路。说白了,荷兰就是美国的 “提线木偶”,替人家出头抢东西,最后还得自己扛雷。
眼看自家产业要崩,荷兰的态度 180 度大转弯。接管刚过 21 天,经济大臣就急着联系中国商务部,求着要 “沟通解决”。之前的嚣张气焰全没了,活脱脱一副 “求放过” 的模样。
这场风波闹到现在,早就超出了商业纠纷的范畴。荷兰以为靠强权能抢来技术安全,结果却把自己的产业链捅了个大洞;德国部长嘴硬撑场面,却掩盖不了本土产业的脆弱。
其实网友说得最在理:“芯片不是土豆,想种就能种;产业链也不是积木,想拆就能拆。” 现在全球早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欧洲靠中国的原料和市场,中国靠欧洲的技术和渠道,本来是互利共赢的事。非要搞 “零和游戏”,信奉 “抢来就是自己的”,最后只能是自食其果。
希望这一记耳光,能让某些人清醒:真正的安全,不是靠强取豪夺,而是靠合作与互信。否则,下一次“明智”的决定,可能砸中的就是自己的脚。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