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疯了。
不装了,摊牌了,6万9千8,秦Plus冠军版直接开走。
讲真,我看到这个价格的时候,第一反应是比亚迪哪个管事的喝多了,把回车键当成计算器了。这个价格不是降价,这是直接往所有合资车的ICU里推了一张病床,还亲切地问你,要不要加个果篮。
过去我们怎么聊车?聊朗逸,聊轩逸,聊卡罗拉,聊的是什么?聊的是皮实耐用,是品牌沉淀,是那个标带来的虚无缥缈的“体面”。那时候买个合资车,跟朋友吃饭都敢多点俩菜。现在呢?现在你开个十万的朗逸出门,人家开个6万9千8的秦,一脚油门下去能跑两千公里,你连个中控大屏都没有,导航全靠吼,就问你尴尬不尴尬?你那点所谓的体面,在人家不到3升的油耗面前,脆弱得像一张餐巾纸。
这就是典型的掀桌子式竞争。什么叫存量市场?什么叫错位竞争?都是体面人说给体面人听的。现在的车圈,就是一锅道诡异仙,大家都在修仙,有的人想飞升,有的人只想拉着所有人一起历劫。比亚迪这一招,属于修仙小说里的自爆金丹,在敌人老家门口引爆,威力说大不大,但侮辱性极强。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餐厅的蛋糕端走了,那比亚迪这次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走的时候还顺便把老板的电瓶车骑走了。
我作为一个被社会毒打多年的中年人,以前也迷信过品牌玄学。觉得奔驰那个三叉星,自带一种“老子很有钱”的金钟罩铁布衫。觉得开个大众,就有一种“我很懂车”的德味儿光环。直到有一天,我开着我的破合资,在加油站排队,看着旁边一辆绿牌车插上充电枪,车主优哉游哉地去便利店买了瓶可乐,我才悟了。什么品牌,什么沉淀,在每个月实打实的油费面前,都是狗屁。
合资车企现在的心态,估计比三体人面对逻辑武器的时候还要崩溃。他们还在那儿琢磨,怎么把后排的空调出风口偷偷减配掉,怎么把车机的芯片换成十年前的库存,用户才不会发现。结果一抬头,比亚迪直接把餐厅给爆了,告诉所有食客,隔壁新开的自助餐不要钱,还送小龙虾。这仗还怎么打?没法打。太阳看了都得一个趔趄。
有人说,比亚迪这么搞,技术含量在哪里?自动驾驶呢?智能座舱呢?
诶,这就是典型的被营销话术洗脑了。我跟你说,中国最牛逼的自动驾驶,不在特斯拉,不在蔚小理,在中国广袤大地上奔腾不息的“老头乐”里。你那些L2、L3,在路上遇到一个逆行、漂移、并且对交通规则有自己独到理解的大爷,你的算法当场就得宕机。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你那几十个摄像头,几百个T的算力,在大爷朴素的物理学圣剑面前,一文不值。所以别扯那些花里胡哨的,对于一个6万9千8的家用车,用户需要的是什么?是省钱,省钱,还是TMD省钱。
这车号称一箱油跑2000公里,百公里油耗不到3升。这是什么概念?这意味着你从北京开车到上海,中间可能都不用进服务区。这对那些常年跑业务,或者节假日想带家人出去玩,又被油价搞得心态爆炸的人来说,简直就是任意门。它解决的不是“能不能”的问题,是“想不想”的问题。我昨天晚上点了个外卖,那个麻辣烫都比这百公里油耗贵。真是活久见。
当然,肯定会有人跳出来说,这么便宜,质量能行吗?配件是不是都用的最差的?
是是是,你说的都对。但问题是,这个价位,它把你的预期管理得死死的。你买个劳斯莱斯,门把手有点异响你都想投诉。你买个6万9千8的车,它能跑,能遮风挡雨,能让你老婆孩子少遭点罪,空调还挺凉快,你还想怎样?要它会飞吗?坏了菜了,它要是真会飞,第一个抓的就是你。能过,就是能过。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把比亚迪比作自爆金丹的修仙者,可能有点蠢。人家明明是雷电法王杨永信,手持两个电极,对着整个合资车阵营大喊:“来,给各位传统车企免费治疗一下网瘾!”
所以这波降价潮,与其说是比亚迪的技术胜利,不如说是对比亚迪对人性的精准拿捏。它看透了,在绝对的性价比面前,所有的品牌信仰都是装点门面的压缩毛巾。现在,比亚迪把水泼上去了,毛巾膨胀了,露出了里面“省钱真香”的四个大字。同行看了也得傻,哭晕过去都没用。
这帮精神合伙人,真的,活该!
所以最后的结论是什么?不是说比亚迪天下无敌,也不是说合资车马上就完蛋。而是整个游戏规则,彻底变了。以前是打牌,大家轮流出牌,比谁的牌好。现在是打架,谁先发疯,谁先把板砖拍对方脸上,谁就赢了。就问你怕不怕?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