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吃透一条产业链:小米汽车(核心公司盘点)

01 产业链全景

一天吃透一条产业链:小米汽车(核心公司盘点)-有驾

标的详解图:

一天吃透一条产业链:小米汽车(核心公司盘点)-有驾

资料来源:WIND

02 小米汽车简介

小米汽车是小米 2021 年成立的子公司,专门做智能电动车。他们把手机的智能技术和生态系统搬到了车上,首款 SU7 在 2023 年底发布,定位 C 级高性能轿车,车长近 5 米,轴距 3 米,和宝马 5 系差不多大。

这台车搭载双电机四驱系统,零百加速最快 2.78 秒,赛道性能媲美保时捷 Taycan。更厉害的是,SU7 Ultra 原型车在纽北赛道跑出 6 分 46 秒 874,刷新全球最速四门车纪录,比保时捷 Taycan Turbo GT 快了 21 秒。

生态方面,通过小米 CarWith APP 实现手机与车机无缝联动,支持远程控车、车家互联,比如在车内就能控制家里的灯光和空调。

一天吃透一条产业链:小米汽车(核心公司盘点)-有驾

目前,小米共有一下三款车型:SU7 是 “国民级性能轿跑”,性价比为王,覆盖大多数用户需求;SU7 Ultra 是 “性能怪兽”,为极致速度和高端体验而生,价格门槛高;YU7 (未售)是 “家庭全能 SUV”,以 800V超充、长续航和智驾为核心,精准打击家用市场。

一天吃透一条产业链:小米汽车(核心公司盘点)-有驾

03 上游产业链

03-1、三电系统

小米造车上手就抓核心技术 —— 三电系统,这相当于给车装心脏、大脑和血管。先说电机,官宣造车后第一个项目就是研发超级电机,而且直接玩「三代同堂」:同时推进三个版本技术研发,就像手机迭代一样,让技术储备一步到位。再说高压平台,自研的超级 800V 碳化硅平台,最高电压干到 871V,这相当于给车搭了一条「超高速充电高速公路」。电池包更狠,拉着宁德时代一起闷头干了两年多,量身定制小米 800V 高压电池包,就像给高速公路配专属加油站,充电效率直接拉满。

降本这块儿,小米自己全程研发了一体化压铸技术,照着特斯拉的路子走 —— 用巨型模具把车身零件「压」成一个整体,用大块组件代替零碎零件,零件少了、工艺简化了,成本自然往下掉。这种 all in 单一爆款的策略,和特斯拉 Model 3 的打法如出一辙,靠规模效应把性价比砸出来。

一天吃透一条产业链:小米汽车(核心公司盘点)-有驾

小米全栈自研一体化压铸,对比其他车型,降本优势显著

一天吃透一条产业链:小米汽车(核心公司盘点)-有驾

03-2、电池供应商

一天吃透一条产业链:小米汽车(核心公司盘点)-有驾

Pro 和 Max 版的「能量心脏」由宁德时代全程打造 —— 从电芯到整包(PACK)都出自它家,直接从宜春工厂「产地直供」,汽车的电力系统由一线大厂全程把控。

比亚迪的刀片电池走的是「结构创新路线」,把电芯做成细长条形状,就像把积木竖着码放,既省空间又撑得住结构,安全性和耐用性都拉满。其中标准版车型的电芯由比亚迪旗下弗迪电池提供,小米在北京工厂自己完成整包组装,相当于「采购核心零件 + 自主攒机」的模式。

03-3、电驱系统供应商

汇川技术就像「动力助推器」,深度参与了部分电驱系统的开发和供应,帮 SU7 把动力性能往上拔了一截;

富特科技则是「电力管家」,负责全系车型的车载高压电源系统,包括充电机(OBC)和电力转换器(DC/DC),给车上的电力流通搭好了「智能电网」,确保充电和用电效率在线。

一天吃透一条产业链:小米汽车(核心公司盘点)-有驾

小米在消费电子圈摸爬滚打多年,手里的产品线像一张大网 —— 手机、手表、平板、智能家居全涵盖。现在把智能座舱往这张网里一放,就像给生态系统搭了座「跨次元桥梁」,让原本用手机、家电的用户,很自然就想看看小米造的车什么样。

自带「米粉」大军这点很关键,就像华为靠「1+8+N」生态打天下,小米用同样的「生态闭环」思路和传统车企拉开差距 —— 别人卖的是车,小米卖的是「从手机到汽车的生活方式无缝衔接」。

03-4、智驾系统

智能驾驶这块,小米直接上了「新一代大脑系统」:底层算法用 BEV+Transformer + 占用网络组合,大模型技术全融入,给大脑开了「深度学习外挂」,越开越聪明;感知技术也玩了新花样,升级了高清摄像头和降噪麦克风,看得更清、听得更准。

一天吃透一条产业链:小米汽车(核心公司盘点)-有驾

03-5、智能座舱

直接把手机圈攒了多年的本事全搬过来了 —— 打通车、人、家三个场景。软件层面有俩硬货:一是手机和车无缝联动,比如用手机当车钥匙、远程查车况,甚至把手机 APP 直接投屏到车机;二是 IoT 生态能力,坐在车里能喊一句 “打开家里空调”,下车推门就是舒服室温,彻底把车变成 “移动的智能家居控制中心”。

一天吃透一条产业链:小米汽车(核心公司盘点)-有驾

03-6、智能驾驶芯片

Pro 和 Max 版直接上了「双大脑配置」—— 两颗 NVIDIA Orin-X 芯片并排工作,总运算能力达到 508 TOPS,相当于把几台超级电脑塞进了车头。

这套 “最强大脑” 专门支撑高阶驾驶辅助,像城市道路自动变道超车(NOA)、精准自动泊车这些复杂操作,全靠它实时算出路数。英伟达作为核心搭档,从芯片底层到软件架构都深度参与,相当于给小米高阶智驾系统 “Xiaomi Pilot Max” 量身定制了一套 “神经中枢系统”,让车越开越懂路况。

一天吃透一条产业链:小米汽车(核心公司盘点)-有驾

03-7、智能座舱芯片

小米 SU7 全系标配高通最新的 8295 芯片,这颗专门为汽车设计的 “大脑” 可不简单 —— 车规级 NPU 算力达到 30 TOPS,相当于把手机端顶级的 AI 处理能力搬进了车里。

它就像座舱的核心引擎,支撑着小米澎湃 OS 流畅运行,让语音交互响应更快(喊一声 “小爱同学” 秒级反馈)、多屏联动更丝滑(导航信息拖到仪表盘不用等加载),整个座舱的智能化体验就像用最新旗舰手机一样顺手,是小米打通 “人 - 车 - 家” 生态的关键硬件基石。

一天吃透一条产业链:小米汽车(核心公司盘点)-有驾

03-8、激光雷达

Max 版车头藏着一颗禾赛 AT128 激光雷达,128 线高精度扫描就像给车装了一双 “超高清远视眼”—— 既能看清 200 米外的障碍物(比如远处突然变道的卡车),又能精准识别路边的交通锥、隔离桩这些细节。

这套硬件让城市 NOA 系统在复杂路况下更 “聪明”,比如早晚高峰跟车时能提前预判加塞车辆,路口右转能精准避开突然窜出的电动车,相当于给高阶智驾系统配上了 “物理外挂”,大幅提升复杂场景下的环境判断和决策能力,禾赛的技术在这套方案里相当于核心 “感知眼睛” 的角色。

一天吃透一条产业链:小米汽车(核心公司盘点)-有驾

03-9、车身结构件

车身结构件供应商这块,祥鑫科技、模塑科技、常熟汽饰等企业就像汽车骨架的 “基建队”—— 给小米 SU7 提供车门防撞梁、副车架、保险杠骨架等核心 “骨骼部件”。他们用铝合金这类轻量化材料,既保证碰撞时的安全性,又能减轻车身重量,让整车能效和性能双提升,跑起来更省劲、操控更灵活。

一天吃透一条产业链:小米汽车(核心公司盘点)-有驾

03-10、底盘系统

拓普集团、凯众股份、万向钱潮等供应商相当于汽车的 “腿脚工程师”—— 负责提供减震器、衬套、控制臂等关键 “关节零件”,还深度参与底盘一体化设计。这套高性能减震系统过坑洼路面时能快速吸收颠簸;轻量化材料则让底盘更 “轻盈敏捷”,转弯时侧倾更小、高速行驶更稳,既保证操控精准度,又让乘坐体验像坐高级沙发一样平稳舒适。

一天吃透一条产业链:小米汽车(核心公司盘点)-有驾

04 中游产业链

制造基地

小米的造车 “心脏地带” 是北京亦庄工厂,这是自家盖的超级制造基地 —— 规划每年能造 30 万辆车,第一期 15 万辆的生产线已经在 2024 年正式开动。工厂里全是高度自动化的智能生产线,从冲压车身零件到焊装、涂装、总装,再到电池车间,整个造车流程就像被精密编程的机器人军团承包了,是小米把控品质和快速交付的核心底气。

一天吃透一条产业链:小米汽车(核心公司盘点)-有驾

二期工厂紧挨着一期东侧,最快今年 7 月就能落地,等二期投产,小米汽车年产能直接冲上 35 万辆。2024 年已经卖了 14 万台,2025 年满产后预计能达到 15-20 万台,随着二工厂火力全开,到 2026 年产能预计会突破 30 万台大关,相当于给造车速度装了 “涡轮增压”,一步一步把规模效应砸出来。

一天吃透一条产业链:小米汽车(核心公司盘点)-有驾

05 下游产业链

05-1、销服渠道

小米汽车销服渠道采用「1+N」直营模式:「1」为核心交付中心,「N」为授权体验店与服务中心,提升购车服务效率。目前全国布局 280 + 门店(覆盖 74 城)、132 家服务网点(覆盖 79 城),用户可通过「小米汽车 App」实现线上选配下单。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购车流程。

一天吃透一条产业链:小米汽车(核心公司盘点)-有驾

SU7 2024 年批发销量 14.04 万辆,提车周期较长下仍保持稳定订单。虽与 Model 3 存在差距,但稳定交付后超年化 24 万辆的表现,已接近比亚迪汉(纯电 + 混动)销量水平。

一天吃透一条产业链:小米汽车(核心公司盘点)-有驾

05-2、二手交易平台:瓜子二手车

瓜子二手车作为国内头部二手车电商平台,为小米车主提供一套「线上卖车工具箱」:支持 SU7 等车型在线估价(好比给车做「价格体检」)、车况专业检测(类似给车出「健康报告」)、车主自主挂牌以及买卖双方牵线服务;通过全国车源信息实时同步,就像把小米车型放进「全网二手车橱窗」,加速其在二手市场的流通和曝光。

一天吃透一条产业链:小米汽车(核心公司盘点)-有驾

05-3、充电服务商:能链

充电服务方面,小米选择「借力第三方网络」策略 —— 与能链集团等头部充电平台合作,直接对接全国充电资源。

能链旗下「能链快电」平台接入超 40 万个公共充电桩,覆盖主流城市核心区域和高速枢纽,相当于在全国铺了一张「高密度充电地图」。这种轻资产合作模式让小米无需自建充电桩,就能快速搭建起覆盖广、效率高的充电网络,就像用「共享充电宝」思路解决用户补能需求,成为其服务能力的重要延伸。

一天吃透一条产业链:小米汽车(核心公司盘点)-有驾

06 发展趋势

技术投入:小米 2024 年计划在智能电动车领域研发投入 240 亿元,聚焦超级电机、智能驾驶、大模型算法及座舱交互系统。通过 CTB 一体化电池、V8s 超级电机、9100T 一体化压铸等技术提升整车性能与制造效率,自研 Xiaomi Pilot Pro/Max 系统并计划 2025 年推进城市 NOA 全国落地。

供应链:全球电池、芯片等原材料价格波动下,供应链稳定性成竞争关键。小米绑定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供应商,通过产业链投资强化关键零部件掌控,提升国产化率以稳产能。

一天吃透一条产业链:小米汽车(核心公司盘点)-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