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奇瑞风云 A9L 驶完从雪域高原到滨海地带的 2500 公里征程,这场跨越千米海拔落差、耐受 25 摄氏度温差的极限挑战,不仅刷新了行业对混动续航的认知,更成为鲲鹏超能电混 CDM 6.0 系统实力的最佳注脚。
回溯 2024 年,风云品牌已先后创下 1624 公里、2000 公里、2169 公里等多项续航纪录,而此次 2500 公里的突破,绝非简单的里程叠加,而是奇瑞全栈自研技术体系的集中爆发。
如果说续航是混动车型的 “耐力值”,那么发动机热效率就是决定耐力上限的核心指标。风云 A9L 搭载的第五代 ACTECO 1.5TGDI 高效混动专用发动机,以 45.79% 的综合热效率稳居全球第一梯队,极限热效率更攀升至 47%,将本田 i-MMD(40.6%)丰田 THS(41%)等远远甩在身后。
这一成绩的取得,源于四项关键技术的协同发力:深度米勒循环通过提前关闭进气门减少泵气损失,让热效率提升 0.5%;15:1 的高压缩比设计进一步挤压燃油能量,再增 0.32% 热效率;30% 的低压冷却 EGR 率降低燃烧温度,贡献 0.27% 提升;3.8 的高滚流比让油气混合更充分,额外获得 0.2% 增益。
发动机产生的能量能否高效传递到车轮,直接影响续航表现与驾驶体验。
风云 A9L 搭载的无级超级电混 DHT Pro,用 160kW 峰值功率、310N・m 峰值扭矩的输出,以及 98.5% 的 EV 最高传动效率,给出了行业最优解。这套系统的核心优势在于 “集成化” 与 “智能化”:双电机与双电控 MCU 高度集成,减少了机械部件的能量损耗;同级独有的动态储油专利技术,既符合欧盟标准,又能根据工况智能调节润滑油量,避免无效能耗。
在城市通勤场景中,它可实现纯电驱动,让每一度电都转化为行驶里程;在高速巡航时,发动机直驱模式通过高效传动链降低油耗;在急加速瞬间,电机与发动机协同发力,带来 4 秒级的零百加速体验。这种 “全场景自适应” 的特性,让能量在各种工况下都能得到最优利用。
长续航离不开大容量电池,更离不开安全可靠的电池技术。风云 A9L 搭载的鲲鹏方刀电池,用 “41 层防护 + 0 自燃” 的硬核表现,解决了用户对长续航车型的安全顾虑。
电池采用前沿纳米高温涂层技术,使电芯热稳定性提升 10%,配合 2 毫秒极速断高压电技术,能在危险瞬间切断能量输出;10 层底部防护(含超 1300MPa 热成型钢护板)、15 层侧边防护与 16 层内部绝缘保护,构成全方位安全堡垒。
同时,5000 次的循环充放电寿命,意味着即使每天行驶 100 公里,电池也能稳定使用超过 13 年。
2500 公里的续航奇迹,并非单一部件的功劳,而是整车系统协同优化的结果。风云 A9L 采用 0.23Cd 的超低风阻设计,相当于在高速行驶时减少了近 30% 的空气阻力,这对续航的提升效果不亚于一次动力系统升级。
雪豹四驱 AI 数字底盘 2.0 通过智能调节悬挂软硬,减少车身起伏带来的能量损耗;前双叉臂与后高阶五连杆的悬架组合,既保证操控性,又降低行驶阻力。
在智能控制层面,整车控制器能根据导航信息、驾驶习惯与路况,提前规划能量策略 —— 比如预判前方下坡时,自动开启能量回收;识别拥堵路段时,优先保留电池电量。这些细节之处的优化,如同为续航 “添砖加瓦”,最终汇聚成 2500 公里的惊人成绩。
全部评论 (0)